长沙湾组合屋“喜信” 明起接受申请
中评社北京10月10日电/据大公报报道,住房难问题困扰万千港人,上周出炉的施政报告,提出过渡性房屋“加码”5000个单位,令整体供应增至两万个单位,短期解决一批轮候公屋家庭的经济和住屋压力。九龙乐善堂预期,在未来两年内,乐善堂提供至少1542个新的过渡性社会房屋单位。而市区首个提供四至六人大单位的长沙湾英华街组合屋项目“喜信”,明日(11日)开始接受申请,下月15日截止,预计明年二月初入伙。
70多岁邓婆婆和患有眼疾的丈夫,以及就读小学的孙儿一家三口,过去住在九龙城土瓜湾唐楼一个100多平方呎的天台屋,月租5000元。2018年台风山竹袭港时,全个屋顶被狂风吹起致全屋水浸,无奈下,三人用捡拾到的废弃帆布横额和塑胶广告展板,搭建“临时屋顶”以避风雨。
邓婆婆每日接送孙儿上学放学,有时要陪丈夫覆诊,每次出入行足九层楼,导致她双膝和全身骨痛。而且天台屋环境狭窄,孙儿在家中,食饭、学习、玩玩具等都只能在上下格床进行,社交和学习能力都受影响。
“乐屋”搬公屋 如中两次六合彩
一家三口其后经社工协助,迁往乐善堂营运、以象征式一元租金向恒基地产租用福佬村道唐楼全幢改装的全港首个过渡房屋“乐屋”,其后再迁往乐善堂另一个以校舍改装的“乐善堂小学乐屋”。
近日邓婆婆一家更实现“上楼梦”,获房屋署安排入住深水埗公屋。她说入住过渡屋后,月租减半,空间大了一倍,孙儿变得有心机读书,又认识了一班朋友,有如中一次六合彩。现在能再上公屋,简直如中第二次六合彩,非常幸运。
至于由社区组织协会营运的“喜信”,位于长沙湾英华街一幅社区闲置地上,以组合货柜屋模式兴建,提供140个一至六人单位,包括35个四至六人两睡房大家庭单位,为市区首个设有大单位的组合屋项目。社协说,单位着重房屋自然采光,具通风的窗,租金按居民经济能力而定,让基层家庭可真正享有“家”的感觉。
中评社北京10月10日电/据大公报报道,住房难问题困扰万千港人,上周出炉的施政报告,提出过渡性房屋“加码”5000个单位,令整体供应增至两万个单位,短期解决一批轮候公屋家庭的经济和住屋压力。九龙乐善堂预期,在未来两年内,乐善堂提供至少1542个新的过渡性社会房屋单位。而市区首个提供四至六人大单位的长沙湾英华街组合屋项目“喜信”,明日(11日)开始接受申请,下月15日截止,预计明年二月初入伙。
70多岁邓婆婆和患有眼疾的丈夫,以及就读小学的孙儿一家三口,过去住在九龙城土瓜湾唐楼一个100多平方呎的天台屋,月租5000元。2018年台风山竹袭港时,全个屋顶被狂风吹起致全屋水浸,无奈下,三人用捡拾到的废弃帆布横额和塑胶广告展板,搭建“临时屋顶”以避风雨。
邓婆婆每日接送孙儿上学放学,有时要陪丈夫覆诊,每次出入行足九层楼,导致她双膝和全身骨痛。而且天台屋环境狭窄,孙儿在家中,食饭、学习、玩玩具等都只能在上下格床进行,社交和学习能力都受影响。
“乐屋”搬公屋 如中两次六合彩
一家三口其后经社工协助,迁往乐善堂营运、以象征式一元租金向恒基地产租用福佬村道唐楼全幢改装的全港首个过渡房屋“乐屋”,其后再迁往乐善堂另一个以校舍改装的“乐善堂小学乐屋”。
近日邓婆婆一家更实现“上楼梦”,获房屋署安排入住深水埗公屋。她说入住过渡屋后,月租减半,空间大了一倍,孙儿变得有心机读书,又认识了一班朋友,有如中一次六合彩。现在能再上公屋,简直如中第二次六合彩,非常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