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庆:改善中日关系有期待不幻想
中评社香港12月14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前中国驻日大使馆参赞吕小庆日前在北京参加了以“石破茂当选首相与中日关系未来走向”为主题的中评智库思想者论坛,并进行了发言。吕小庆表示,改善中日关系有理由对石破茂给予期待,但不宜对石破茂政权持过多幻想,应以我为主开展工作。
近期以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暨新任首相选举,受到我国内民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此前不被看好的自民党非主流石破茂,胜选自民党总裁并出任新一届日本政府首相,令人刮目相看。石破茂于10月1日新任首相仅仅一周,即根据其首相特权决然宣布解散国会举行众议院选举,虽然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联盟在这次“大选”中大败,但由于其它在野势力极为散乱无法联合,石破茂依然比较轻松地保住了首相之位,成为日本宪政史上任期最短并连任最快的首相。石破茂政权是否能保持稳定,其内外政策特别是对华外交会发生什么新变化,引发国内学界和对日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等层面的高度重视,这也折射我们对日本政局动荡的敏感和对中日关系大局稳定的普遍期待。
习近平主席11月15日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期间,与石破茂首相举行的正式会谈中指出,“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日互为近邻,同为亚洲和世界重要国家,两国关系具有超越双边的重要意义。中方愿同日方一道,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原则和方向,坚守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习主席讲话,展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对日关系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和积极向前看的宽阔视野,为纷繁复杂和敏感多变的中日关系大局锚定了方向。
一、石破茂首相的强人与弱势
这次执政的日本自民党总裁选,参选者多达九人,人数之多是1972年来首次出现。这次选举虽然人数不少,但从参选者的党内政治背景、威望高低和实力强弱等具体情况看,似乎更多是一种弱者的联合参选,因为参选者之间不是势均力敌,除高市早苗、小林鹰之等个别人对华持极端右翼主张外,其它候选人在内外政策上分歧不明显,政客在选举时常见的相互攻讦行为几乎没有发生,可以说这次自民党总裁选表面上是一场混战,实质上是“矮子里拔将军”的碰运气选择战。从两轮选举过程和最终结果看,既有自民党选举政治力学权衡的影子,也反映了自民党派阀遭受黑金事件影响势衰背景下,自民党成员多数希望保持内外政策稳定的共识。
这次自民党总裁选举的一个突出焦点是自民党右翼势力领军人物麻生太郎高调力挺支持的极右政客高市早苗败选,宣示着长期影响和左右日本自民党政权“安麻体制“(即: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的结束。石破茂能够从此纷乱局面中胜出,更突显了其长期在日本政界特立独行的强人一面。
吕小庆认为,石破茂作为自民党资深议员,先后五次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此次虽以微弱多数胜出,但绝不会甘于保住弱势首相地位而无所作为。石破任首相后不足月,即宣布解散众议院于本月底举行大选,反映其图谋以“问政于民”方式强化政权和首相权威,谋求长期执政的决心。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日本国会势力朝野倒置的困局和自民党内根深蒂固的派阀政治生态,石破茂无疑处于属于弱势一边。如何应对来自在野党国会势力的抵抗,和平衡自民党内反对势力的掣肘,既是石破茂面临的现实挑战,也是决定其执政是否稳定的重大考验。从日本选举机制上预判,石破茂政权至少可以维持到明年7月参议院选举之前。当然,在这期间作为跛脚政权和弱势首相的石破茂,在内政外交上如无显着成就或有重大失误,其相位也将难以为继。
吕小庆指出,2018年中日政府首脑实现互访,2019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来访中国与习主席见面并赴成都参加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中日关系出现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但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不久,日本追随美欧等西方国家假借疫情抹黑中国,使刚刚回暖的中日关系蒙上新的阴影,特别是2021年底虽已卸任但幕后实际操纵日本自民党及政府内阁的安倍晋三前首相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严重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动摇和破坏了中日关系基础,暴露了安倍对华改善关系并非诚意的表面双重性和实质策略性。其后的菅义伟、岸田文雄两任首相在对华政策上,逐步将“台湾有事论”变成了一种朝野共识,并积极配合美国拜登民主党政权对中国全方位围堵和遏制,使中日关系面临滑向质变的危局。
吕小庆注意到,石破茂这次上台前后,在对华态度和政策方面与自民党主流“安麻体制”的明显不同:一是上台前即在历史问题上明确表态不会参拜靖国神社;二是上台后在与中国政府领导人第三国会面中,就台湾问题上明确表态坚持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确定的“一中原则”;三是在近期的APEC会议期间,石破茂首相在与习近平主席会谈中,重申积极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特别是对中方近年来坚持双方要遵守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四个政治文件予以积极回应,为近十多年来所仅见;四是在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的候任总统特朗普即将上任之际,石破茂首相明确向习主席表态不会与中国“脱钩断链”,这一点无疑值得肯定。
第一,石破政权将更多地注重本国利益,注重中日关系与美日关系的平衡。美国拜登政权上台强化盟友关系对华进行全方位围堵,日本岸田文雄政府与之密切互动,在对华关系上作出一些损人且不利己的蠢事。在对外关系方面主张更加自主的石破茂上台之后,对华政治外交政策应该会有所调整。
第二,石破政权在对华经济政策方面将向理性回摆。在近年的中美经济摩擦和对峙中,中国并没有落下风,反而日本的利益受到了没有必要的损害。在经济方面,事实上日本已经认识到跟随美国与中国“脱钩”既不现实也可能,石破茂借政权更替,在对华经济政策方面,不得不做出一些积极正面的调整。这一点值我们密切关注和积极引导推动。
第三,石破茂大胆地提出了“日美对等”,这和我们也有密切关系,但我觉得风险很大。我个人曾长期在中国驻日使馆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深刻体验到美日关系具有特殊的物理性结构,而不是单纯的双边外交关系结构。简而言之,当下的美日关系基础依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波茨坦公告所定础的主次与上下关系,美国军事存在与特殊地位的关系。石破茂作为日本资深防卫专家,对日美的利害关系是清楚的,但是他在大选之前说这个话,有获取选票利益的考量,根子是日本自民党致力于修改和平宪法以取得对美更加外交自主权的政治舆论需要下,在美国大选前见缝插针试探的真实意图。这对我主动作为发展正常的中日双边关系,无疑利大于弊。
鉴于网络上盛传石破茂在选前表示不会参拜靖国神社,愿意推动中日关系稳健发展等积极信号,我国内民众对石破茂当选日本首相给予正面评价和较高期待。但其当选首相后,依然沿用前几任“献真榊”的做法,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变相参拜了靖国神社,加之网上揭露石破茂在今年八月率一众“防卫组”政要窜访台湾,与“台独”大佬蔡英文、赖清德等人会面,高调表示愿协助台湾共同防御,我国民众对石破茂的质疑日渐多议。
对此,吕小庆强调指出,基于对日本对华政策的长期观察和基本研判,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日本对华政策和中日关系有三点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第一,日本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对手的国策不易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政治外交精英层因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其内在历史沿革与现实利益需要,朝野经过长期谋划,特别是安倍两次执政长达近十年的顶层设计与政治、经济和外交等重要领域的实施推进,于2022年底以国家最上位法律形式制定“国家安全保障三文件”(安保三文件),明确将中国作为日本最重要的战略对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对华关系政策上颠覆性突破。以日本自民党为核心、辅之党外极右翼势力的不断煽动,以及日渐势衰的左翼政治势力绥靖妥协,由整个统治集团长期形成的国家战略,不会由于首相更替轻易改变,石破茂既不想改变,也不会改变。
第三,日本对华政策右倾化蜕变和社会舆论的不断引导,日本国民普遍对华持负面认知,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思潮,这中现象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转。因此,面对石破当选后的中日关系,我们应该依然保持高度警惕和妥善应对。
吕小庆最后强调指出,不同于安倍内外政策延续的岸田政府,我们对石破茂既要积极而有适度期待,因势利导推动中日关系稳中有进,又要深刻认识和面对中日关系的严峻现实,不宜对石破茂首相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我为主开展工作。
中评社香港12月14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前中国驻日大使馆参赞吕小庆日前在北京参加了以“石破茂当选首相与中日关系未来走向”为主题的中评智库思想者论坛,并进行了发言。吕小庆表示,改善中日关系有理由对石破茂给予期待,但不宜对石破茂政权持过多幻想,应以我为主开展工作。
近期以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暨新任首相选举,受到我国内民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此前不被看好的自民党非主流石破茂,胜选自民党总裁并出任新一届日本政府首相,令人刮目相看。石破茂于10月1日新任首相仅仅一周,即根据其首相特权决然宣布解散国会举行众议院选举,虽然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联盟在这次“大选”中大败,但由于其它在野势力极为散乱无法联合,石破茂依然比较轻松地保住了首相之位,成为日本宪政史上任期最短并连任最快的首相。石破茂政权是否能保持稳定,其内外政策特别是对华外交会发生什么新变化,引发国内学界和对日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等层面的高度重视,这也折射我们对日本政局动荡的敏感和对中日关系大局稳定的普遍期待。
习近平主席11月15日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期间,与石破茂首相举行的正式会谈中指出,“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日互为近邻,同为亚洲和世界重要国家,两国关系具有超越双边的重要意义。中方愿同日方一道,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原则和方向,坚守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习主席讲话,展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对日关系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和积极向前看的宽阔视野,为纷繁复杂和敏感多变的中日关系大局锚定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