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港智库论坛:纪硕鸣论大融合走向海峡湾区
中评社香港12月11日电(记者 束沐)《超讯》总编辑纪硕鸣在近日举行的“思想者论坛: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的闽港经验”上表示,闽台大融合加上港澳,则如虎添翼;大融合走向海峡湾区,则成就和平统一;海峡湾区就从和台湾地方政府合作开始。
由闽南师范大学、香港两岸智库联谊会主办,闽南师大两岸一家亲研究院承办的思想者论坛11月22日在闽南师范大学举行。十余位来自福建和香港两地的两岸关系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探讨。
港澳助力 闽台融合前景可期
纪硕鸣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实施金门居民在厦门同等享受当地居民待遇,打造厦金“同城生活圈”,马祖居民在福州也同等享受当地居民待遇等。这意味着两岸新的融合模式,以经济便利推进生活优化,做到我中有你,试行的是两岸居民生活的和平统一。从和平统一的战略出发,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这让执政的民进党感受到釜底抽薪的痛,说明这一步走的及时,走对了。
他指出,福建与台湾自然有大融合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除此之外,与台湾最相通的就是香港与澳门了。港澳与台湾不仅仅同样有相同的人文,而且制度相同,都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台湾民众也更能接受两地多方位这样的融合。台湾除了是一个香港人很喜欢去旅游的地方以外,亦是来港旅客的第二大来源地。根据2016年3月的数据,蔡英文上台执政前访港的台湾旅客在2016年第一季就有50万人次,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区排名第一。对很多台湾旅客来说,香港又是一个饮食和购物的好地方。
他表示,港台两地有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即使在民进党蔡英文执政的2020年,台湾是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港产品出口市场﹔第五大转口市场﹔以及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另根据台湾的统计资料,在2020年,香港是台湾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以及第二十七大进口来源地。香港是海峡两岸间接贸易的一个重要转口港。香港是台湾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和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通过在香港建立桥头堡,便利台湾企业开拓庞大的中国大陆和国际市场。
他认为,香港优良和蓬勃的专业服务,可以协助台湾企业在全球开拓无限的商机。香港独特的营商优势,包括资金自由流动、高效的金融服务、健全的法律制度、市场资讯发达、保护智慧财产权,以及优良的港口设施及货运服务等,能支援福建及台湾企业的全球业务。在2020年,超过350家母公司在台湾的企业在香港设有办事处,其中28家以香港为地区总部。在香港的台湾企业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活跃于金融保险、贸易服务、电子产品、饮食旅游、文化创意及批发零售等多个领域。近年香港投资推广署亦协助多家台湾企业落户香港及扩展香港业务,例如诚品书店、富邦人寿及国泰证券等。2017年全球航班班次最繁忙的国际航线,竟是只有短短个多小时航程的香港至台北航线,共有29494次来回航班。
纪硕鸣说,香港有百万福建籍港人,有超过3万台湾人,闽港及港台之间的特殊关系,让香港完全有条件,按照中央关于“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参与闽台大融合之中,为大融合提供香港及澳门的服务,也融入其中。
闽台港澳四地联手 海峡大湾区奏响和平统一前曲
纪硕鸣认为,大融合的工作目标是“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大融合产生的发展示范区,实际上也是迈向了中国的又一个大湾区————海峡大湾区的开始。他说,所谓湾区,是指由环海城市组成的港口群和城市群,湾区内各个城市发挥不同功能,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促进区内的经济发展。现时世界级的湾区分别有东京湾区、纽约湾区以及三藩市湾区,还有就是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
他指出,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实现跨境协同创新,推进区域深度合作的探索属世界首创,意义非凡,那么海峡大湾区的意义更甚。由闽台加港澳组成该地区将出现一个中国(台湾尚未统一)、两种制度、四个关税区、四种货币的跨境协同、区域合作。其中港台两个地区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属于亚洲的发达地区,港澳台三个地区都属外向型的国际区域。而福建由于历史原因则留下了更大的开发空间和市场。
他认为,闽台港澳这四个地区的联手,经济实力强劲。2018年四地合计GDP总计约1万5千3百多亿美元,同期中国大陆GDP总量为13.6万亿美元,这四地占超过百分之十强。闽台港澳四地人口7805.76万,超过粤港澳大湾区。2021年四地的进出口贸易总值为24370亿美元,也远远超过粤港澳大湾区。
他强调,大湾区之“湾”,谓其向海而生、包容开放、连接国际、对标一流。这是一个全面地域性的经济合作模式,以突显不同地域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如果以融合为基础走向海峡大湾区,福建和台港澳一盘棋,以致和平统一都可以活起来。海峡湾区将为两岸提供了整合融入的机遇。融合形成海峡湾区合作经济区域,是把一些零散的优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纪硕鸣表示,闽台港澳各有优势,制造业基地、科技研发、金融物流及先进服务业及人才优势。融入整合以海峡湾区为目标,综合产业优势更为突出。有人说,未来世界的60%GDP集中在湾区及其腹地,湾区凭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连接全球市场的节点作用,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如今,世界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纽约湾区、三藩市湾区、东京湾区四大湾区并驾齐驱的局面。如果中国再有一个海峡湾区,其尤势和特点可能更胜一筹。
纪硕鸣表示,有金门人士认为,金门角色不容小觑,很多台湾不能做的,金门都可以作为试点,包括服贸、货贸等都可以金门先行。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台海战争的历史重演,金门和中国大陆都在极力争取金门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特区,因为金门有天然条件做离岸中心。可以做到你中有我,为和平统一起步确定方向。他说,自然,闽台融合主要是大陆方单方面操作提供方便即可以实施,更多的是你融入我。湾区作为区域性的合作,需要双方及各方,特别是政府出力。让你融入我中我也融入你的存在。可以有这样的预期,当海峡湾区初见雏型时,和平统一基本可期。
他指出,当然可以预估,在民进党执政下,既使有明显的两岸经济利益与和平双赢,民进党政府也绝不愿意配合。但台湾当局不愿意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可能。虽然民进党在台湾有“中央”执政权,但在2022年底九合一地方选举中失利,仅拿下5席地方首长,是创党以来最低纪录。这是因为地方政府要看政绩,台湾领导人选举操弄两岸关系。过往,大陆往往把重点放在民进党支持者的转变中,考虑南部民进党老巢农产品、水产品的入口等伸出橄榄枝。但效果不彰。未来,应该把重点放在对泛蓝阵营地方政府的支持上,让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善意有感。争取台湾地方选举中没有绿营的执政机会,以达到即使民进党不愿意,但让地方政府参与到海峡湾区的目的。
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跳开台独当局,直接与泛蓝阵营的地方政府合作,摸索建立海峡湾区的经验。2022年九合一大选国民党大胜夺13县市,且有11县市具执政优势;民进党首长仅拿下5席。台湾当局不积极配合下,可以考虑与泛蓝地方政府实施合作,比如就从金马开始,可以互动合作的经贸、文化、社会交流等,慢慢扩展至台中、新北、台北等泛蓝执政的都县市。不仅做到我中有你,也要力求在对岸做到你中有我;二是迈向海峡湾区,仅允许参与湾区合作的台湾县市,其产品、服务享受两岸湾区的优惠,与参与海峡湾区的台湾地方政府签订互助协议,闽台港澳互认。如大陆不少学历台湾当局不认,地方可以互认。三是举办两岸其它的姐妹或兄弟县市论坛,目标就是经济产业协同发展,争取非常高的同城化程度,且互动性很强。
纪硕鸣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网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城市群已经逐步取代单一型城市,成为国家或区域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主流空间地域单元,加速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由于政治因素,两岸遥遥相望的城市有着很深的隔阂,这也是台独和民进党执政所希望的。从金厦、马福开始再扩展岛内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
他强调,建立海峡湾区,以你中有我的架构定能压缩台独空间,也是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中评社香港12月11日电(记者 束沐)《超讯》总编辑纪硕鸣在近日举行的“思想者论坛: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的闽港经验”上表示,闽台大融合加上港澳,则如虎添翼;大融合走向海峡湾区,则成就和平统一;海峡湾区就从和台湾地方政府合作开始。
由闽南师范大学、香港两岸智库联谊会主办,闽南师大两岸一家亲研究院承办的思想者论坛11月22日在闽南师范大学举行。十余位来自福建和香港两地的两岸关系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探讨。
港澳助力 闽台融合前景可期
纪硕鸣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实施金门居民在厦门同等享受当地居民待遇,打造厦金“同城生活圈”,马祖居民在福州也同等享受当地居民待遇等。这意味着两岸新的融合模式,以经济便利推进生活优化,做到我中有你,试行的是两岸居民生活的和平统一。从和平统一的战略出发,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这让执政的民进党感受到釜底抽薪的痛,说明这一步走的及时,走对了。
他指出,福建与台湾自然有大融合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除此之外,与台湾最相通的就是香港与澳门了。港澳与台湾不仅仅同样有相同的人文,而且制度相同,都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台湾民众也更能接受两地多方位这样的融合。台湾除了是一个香港人很喜欢去旅游的地方以外,亦是来港旅客的第二大来源地。根据2016年3月的数据,蔡英文上台执政前访港的台湾旅客在2016年第一季就有50万人次,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区排名第一。对很多台湾旅客来说,香港又是一个饮食和购物的好地方。
他表示,港台两地有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即使在民进党蔡英文执政的2020年,台湾是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港产品出口市场﹔第五大转口市场﹔以及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另根据台湾的统计资料,在2020年,香港是台湾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以及第二十七大进口来源地。香港是海峡两岸间接贸易的一个重要转口港。香港是台湾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和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通过在香港建立桥头堡,便利台湾企业开拓庞大的中国大陆和国际市场。
他认为,香港优良和蓬勃的专业服务,可以协助台湾企业在全球开拓无限的商机。香港独特的营商优势,包括资金自由流动、高效的金融服务、健全的法律制度、市场资讯发达、保护智慧财产权,以及优良的港口设施及货运服务等,能支援福建及台湾企业的全球业务。在2020年,超过350家母公司在台湾的企业在香港设有办事处,其中28家以香港为地区总部。在香港的台湾企业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活跃于金融保险、贸易服务、电子产品、饮食旅游、文化创意及批发零售等多个领域。近年香港投资推广署亦协助多家台湾企业落户香港及扩展香港业务,例如诚品书店、富邦人寿及国泰证券等。2017年全球航班班次最繁忙的国际航线,竟是只有短短个多小时航程的香港至台北航线,共有29494次来回航班。
纪硕鸣说,香港有百万福建籍港人,有超过3万台湾人,闽港及港台之间的特殊关系,让香港完全有条件,按照中央关于“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参与闽台大融合之中,为大融合提供香港及澳门的服务,也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