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学者谈台海新形势:严峻复杂但可控可塑
中评社常州11月10日电(记者 海涵)全国台湾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11月9日在江苏常州举行,有学者在会上围绕两岸关系新形势分享看法,他们普遍表示,当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由此导致两岸关系面临新形势。总的来说,我们既要看到两岸关系更加复杂严峻的一面,也应看到两岸关系变化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台海局势总体可控可塑。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严安林表示,两岸关系新形势首先表现在制约和影响两岸关系的三大因素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赖清德的“台独”理念和“台独”政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最大破坏性因素;特朗普上台为两岸关系增添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家统一政策不断优化,是稳定两岸关系的积极性因素。
严安林分析了未来四年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的三个值得注意的特征。他表示,第一,特朗普个人不看重台湾的利益,但是其团队会看重台湾在制衡中国大陆中的作用;第二,特朗普个人不看重台湾的“民主制度”,但是其团队会看重台湾的战略地位;第三,特朗普个人不看重哪个政党在岛内当政,但比较看重台湾的产业能力。严安林表示,我们既要看到台湾问题外部环境所引发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特朗普与赖清德两个冲击叠加所带来的影响,但同时也要看到正在不断增长的有利因素。对于中美关系的塑造,我们要积极主动,此外,也要持续做好两岸融合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彭维学分析,有四大结构性变局推升台海高危风险螺旋上升:一是,赖清德推动“准法理台独”更猛,加剧两岸对抗摩擦风险;二是,三党不平衡竞斗政治生态更险,加剧蓝白政党遏制民进党长期执政难度;三是,美国聚焦台海“备战拱战”更凶,加剧台海冲突风险;四是,日本右翼“台湾心结”更深,加剧日“独”深度勾连风险。
彭维学表示,总体看,四大结构性变局及其消极影响,导致台海局势更加严峻复杂。但更应看到,中国推进国家统一的战略实力、决心意志前所未有,“锁独控台制美”新手段、新格局前所未有,岛内民意“疑美弃台、预期被统、担心武统”心理波动前所未有,台湾在“两制台湾方案”中筹码流失前所未有,美、日、台岛不敢公开与中国大陆摊牌,台海局势总体可控可塑。未来一段时间,台海局势将呈现“对抗螺旋升级、总体可塑可控、发展趋势利陆”的特征。随着强国建设的持续推进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统”“加速统”态势将更加明显。
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海良表示,赖清德上台以来,先后抛出了“落地生根说”、“互不隶属说”、“无权代表说”以及赖式“祖国论”,还发表了若干相关延申性言论,可归纳为赖版“新两国论”,其文攻谋“独”之势呼之欲出,“赖清德路线”已初见雏形,其影响不可低估。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自命不凡,野心勃勃,绝不满足于过去8 年的“台独”踯躅不前,定要迈出实质性步伐。尽管“新两国论”只是赖清德谋求“台独”进程中的阶段性工具手段,但其作用和影响却不可低估。可以肯定的是,赖的主要动机是谋求在“赖清德时代”(他一定会争取执政8年)形成并执行“赖清德路线”。
王海良认为,赖当局打着“中华民国”招牌借壳上市,但“台独”本质和险恶用心是掩盖不住的。藏在赖版“新两国论”幌子后面的是先维持现状、后着力谋“独”,并在实现连任后放手一搏,留下赖时代政治遗产。针对赖当局的“务实台独”及其对我们的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举措行动,进行坚决斗争打击,压缩“赖清德路线”在岛内外的负面影响和运作空间。
中评社常州11月10日电(记者 海涵)全国台湾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11月9日在江苏常州举行,有学者在会上围绕两岸关系新形势分享看法,他们普遍表示,当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由此导致两岸关系面临新形势。总的来说,我们既要看到两岸关系更加复杂严峻的一面,也应看到两岸关系变化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台海局势总体可控可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