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台湾代表团开放回应两岸热点问题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台湾代表团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海涵)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台湾代表团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十三位代表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进行审议。会后,多名代表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两岸交流、在陆台商台企发展、台青发展等两岸热点议题回答记者提问。

  要让台商台企“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副会长、江苏省台联会长邹振球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就如何促进台商更好融入大陆经济发展分享观点。他指出,要让台商台企“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首先,要让台商台企愿意来。要让台商瞭解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台商到大陆投资充满信心。其次,要让台商台企留得住。要继续落实好同等待遇,优化营商环境,及时解决企业难题,让台胞安心扎根大陆。第三,要让台商台企发展好。通过政府部门和台资企业共同努力,促进台商台企更好融入整个大陆、共同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

  邹振球呼吁台胞来大陆走走看看、投资兴业、生活发展。他指出,中国大陆创造了两个奇迹——社会长期稳定安定、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台胞来到大陆,投资经营能得到保障、能在这里安居乐业、能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更美好的未来,因为大陆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台湾代表团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中评社 海涵摄)

  祖国大陆积极推动两岸交流正常化和常态化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副会长颜珂表示,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反中抗中”“倚美谋独”,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但祖国大陆始终顺应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意愿,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这充分表明祖国大陆促两岸交流、谋融合发展的诚意和善意。

  颜珂谈到,尽管民进党当局以各种方式阻挠设限,但2024年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仍然十分活跃,祖国大陆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往来的正常化和常态化,支持两岸各界以多种形式开展交流合作,两岸各领域交流持续恢复和扩大。台商、台企也纷纷抢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升级,优化布局,扎根大陆,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两岸同胞要来往、要交流、要合作,是民进党当局所干扰阻挠不了的。

  望台当局回到民意基础上看待两岸交流重要性

  对于台当局上月宣布禁止岛内大学与大陆三所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或合作一事,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委员陈云英在答问时表示,“不相信这会对想来大陆的台湾青年产生多大影响。”她提到,现在大陆有292所高校招收台湾学生,各省举办的高校学术研讨会也有不少台湾年轻人参加。台湾青年只要心中怀有对自己人生的一份梦想、只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期待,他们还是会陆续来的。陈云英表示,祖国大陆有大量的机会和财力支持人才的成长。两岸是乡亲,血浓于水,希望台湾子弟也能获得成才的机会。

  被问及大陆方面早前宣布恢复福建和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但台当局称大陆旅客到台观光事宜应先通过所谓观光“小两会”沟通一事,陈云英表示,台湾的旅游业者、零售业者,包括很多交通业者都在期待相关事宜,但台当局不想开放,害怕开放,提高了开放的门槛。她提到,台湾岛内信息闭塞,存在对大陆抹黑污蔑的信息,担心一旦开放,过去的谎言就会被戳破。台当局行径背离原有政治互信基础。福建人口是台湾两倍,开放组团旅游,有利于推动台湾经济、文化等产业,希望台湾旅游业界维护自己权益。“希望台湾当局能够回到民意的基础上来看来两岸交流的重要性。希望2025年两岸的交流更顺畅,同胞们的往来更加不受阻碍。”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台湾代表团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中评社 海涵摄)

  更好帮助两岸年轻人实现梦想 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台盟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省台联副会长兼秘书长陶骏谈及如何帮助台青朋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认为,大陆新质生产力发展得很快,低空经济、AI等新业态与台湾的芯片制造、生物科技、创意传媒等产业很契合和互补。但是两岸存在信息不对称,台湾年轻人在岛内比较难获取到大陆相关动态,也就很难参与到大陆的创新创业中。他建议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壁垒,支持两岸青年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生物医药、数字管理等领域携手打拼,比如在厦门、杭州、昆山等台胞台企较为积聚的地方,在青创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两岸青年创新社区,配套人才公寓、众创空间、共享实验室等资源,更好帮助两岸年轻人实现梦想,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

  他还提到,台湾青年朋友自身也要展开胸怀积极融入融合发展大局。岛内有些人不愿意看到大陆发展得好,例如DeepSeek这么火爆,但是岛内的相关部门以所谓的“安全”因素阻碍台湾同胞下载使用。其实两岸青年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想证实或是证伪都不难,关键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有兴趣、有勇气来感受祖国大陆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业创新氛围。

  台湾的光复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胜利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面对民进党当局频频操纵“去中国化”,应如何引导台湾青年树立正确历史观?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台联会长周琪表示,台湾同胞讲闽南话、客家话,敬拜妈祖、关公等神灵,这些神灵的祖庭皆在大陆。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刻在台湾同胞的骨子里,这些都是两岸的历史和文化连接,是两岸人民共同历史记忆的基础。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也是台湾正式建省140周年。1885年清廷设立了“福建台湾省”,安徽人刘铭传作为第一任巡抚,在台湾大力发展交通、矿山、邮政各个产业,为台湾的近代化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一段两岸同胞共同建设台湾的历史不应遗忘。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台湾代表团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中评社 海涵摄)

  周琪也说,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民众奋起抗争,无数抗日志士为保卫家园献出生命。在50年反殖民斗争中,两岸同胞相互支援,共同抗日。台湾的光复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胜利。在今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上,希望能有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看一看,相信他们瞭解真正的历史后必定会有所触动、有所改变。

  中华文化是两岸青年交流最好的切入点和融入点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台联会长曾力群表示,游戏《黑神话·悟空》和电影《哪咤之魔童闹海》分别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的角色,他们的形象和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两岸熟知,哪咤还幻化为台湾同胞很崇拜的“三太子”在岛内被供奉。这充分说明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共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一直以来,台湾同胞都是在中华文化的浸润中繁衍生息,也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力群说,台湾社会有很厚实的中华文化根基,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大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能跨越时空、跨越海峡、冲破台当局的阻碍,在台湾流行。大陆文化产品在台湾流行,对于“去中国化”教育下的台湾年轻人瞭解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化是两岸青年交流最好的切入点和融入点,是两岸青年交流的最佳议题,交往的情感纽带。

  打造台湾青年安家、成家、兴家的筑梦家园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青岛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林青表示,青年是两岸的未来,是祖国和平统一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台胞特别是青年群体踏上了祖国大陆的热土。他们在交流交心中成长成才成功,在走近走亲中互亲互爱互信,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各地在探索青年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区、青年发展型县域、青年发展型楼宇、青年发展型企业等青年优先发展的创新实践,这些创新也融入了我们的台湾青年,共促两岸融合发展,打造台湾青年安家、成家、兴家的筑梦家园。

  她呼吁,“台湾青年才俊们,大陆的舞台已铺就,这里机遇无限,很多选择一旦错过就永远错过,要在最好的年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你一定会收获自己最好的未来!”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副会长、江苏省台联会长邹振球(中评社 海涵摄)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副会长颜珂(中评社 海涵摄)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委员陈云英(中评社 海涵摄)

全国人大代表、台盟浙江省委会副主委陶骏(中评社 海涵摄)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台联会长周琪(中评社 海涵摄)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台联会长曾力群(中评社 海涵摄)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青岛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林青(中评社 海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