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良答中评:报告涉台内容展现战略自信

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海涵)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就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予以解读。他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目标,主观上没有因形势变化或困难增加而主动放弃和平或放任两岸关系走向负面甚至恶化的意念,并为此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这充分展现了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清晰。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及台湾问题,他表示,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王海良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有三个重要意涵。第一,首先申明坚持“两反”,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反对外部势力干涉,表明这是两大无可回避或轻视的重要任务,其现实性与紧迫性显而易见,保持坚定原则性和高度警惕性是必须的和一贯的。

  第二,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目标,主观上没有因形势变化或困难增加而主动放弃和平或放任两岸关系走向负面甚至恶化的意念,并为此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这充分展现了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清晰。

  第三,对台湾同胞关切与照顾的真心实意,体现在“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中,是在其中做到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是“两岸一家亲”的政策表现。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去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调整。王海良分析,“从主观视角看,今年不是换届年,没有重要政策梳理与设计的需要,对台政策贯彻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总体方略即可,故没有必要做大的政策调整。”他进一步指出,从客观视角看,今年以来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处于相对比较平稳和缓态势,未再呈现风高浪急、兵凶战危险恶情状,两岸交流虽然障碍重重,但来往不断,连绵不绝,呼声强烈,加之外部环境相对稳定,中美关系形势好转,也没有调整对台政策的压力。王海良也提到,从工作布局上看,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全国的中心任务是振兴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建设,对台工作应该并且可以与中心工作相向而行并服务中心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提出“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王海良分析说,这说明我们还没有完善这些制度和政策,有些还在探索和试行中,例如在福建开展的很多活动,已产生一定效果,但还没有推广到其他省份。其实,各地情况和条件不同,需要因地制宜,通过摸索实践,制订合理的具体制度和政策。此外,经济与文化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各有各的发展规律、现实背景和要素条件,需要分别设计、应对和处理。还有,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所面对的情况尤其是对岸的政策、态度和举措也很不一样,困难和障碍显而易见,要促进很不容易,更不用说加以完善了。可以说,两岸在经济交流领域已有长期合作经验,无论投资、办厂、贸易、金融等都不乏成绩,但近年来台湾有战略性脱钩和政策性收缩,台企则有个体调整,造成了不利影响。还有,所谓敏感技术限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另外长期单向投资和经营,大陆资金和企业不能入岛,人为阻挡了两岸双向经济交流合作,这就大大减少了经济流与整体规模,这一不利局面亟需改变。

  “在文化交流方面,虽然各领域交流未断,但局面和规模远远不及2008至2015年的水平,一个《哪咤2》的遭遇就足以说明问题,制度约束与市场需求反向而行,完全违背岛内民意。如果把旅游也纳入两岸文化交流范畴的话,情况也类同,限制太严重。”王海良认为,这需要本着两岸一家、造福于民、求同存异精神,充分协商,互谅互让,寻求共识,从而达成一致,携手建立相关制度。我们呼吁并期待两岸相关部门和业界做出努力,消除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不利制度限制,推动两领域交流合作正向发展,造福于两岸社会与民众。   对比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段落结尾处由“同心”共创改成了“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这个微小的用词变化有何意涵?王海良认为,“同心”与“携手”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也可以并用。不过,后者比前者明显更进了一步。所以,这里用“携手”替代“同心”应该有用行动取代意愿的意味,强调两岸同胞不仅要心往一处想,还要劲往一处使,要行动起来,一起干就行了。毕竟只有意愿是不够的,要有行动才行。可见,用词上的小变化不无大意涵,因为这事关民族复兴伟业。

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海涵)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就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予以解读。他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目标,主观上没有因形势变化或困难增加而主动放弃和平或放任两岸关系走向负面甚至恶化的意念,并为此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这充分展现了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清晰。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及台湾问题,他表示,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王海良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有三个重要意涵。第一,首先申明坚持“两反”,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反对外部势力干涉,表明这是两大无可回避或轻视的重要任务,其现实性与紧迫性显而易见,保持坚定原则性和高度警惕性是必须的和一贯的。

  第二,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目标,主观上没有因形势变化或困难增加而主动放弃和平或放任两岸关系走向负面甚至恶化的意念,并为此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这充分展现了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清晰。

  第三,对台湾同胞关切与照顾的真心实意,体现在“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中,是在其中做到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是“两岸一家亲”的政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