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方率无人机业者访台 拟组非红色供应链

反辐射无人机。(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9月23日电/美国商务部22日率领26家无人机相关厂商抵台,寻找可代工的零附件台厂,纳入美方供应链,包括“总统府”、台“国防部”与“经济部”都很重视该参访团,台“经济部”并订出至2028年,月产1万5000架无人机的目标。不过,台“国防部长”顾立雄上周表示,“我们不适合用自己的品牌”,是否意谓军用无人机将以向美国军购为优先,而非采用中科院或台湾生产?业者与相关官员认为,台湾不能只做美国军火商的代工,也应发展台产无人机。

  由于国际市场的无人机产制,大陆排第一,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据指出,这26家美商是首次由美国官方安排来台考察“国防”产业,主因是俄乌战争后,无人机需求大增,但供应链赶制不及,加上很多零附件都是大陆制造,美方想打造一个“非红色供应链”,台美双方磋商多时,萧美琴在幕后出力甚多,台湾在4天行程中,安排台美业者座谈会,并在台北宾馆设宴款待,过去罕见政府邀请美国武器制造商进入台北宾馆。

  访团成员包括生产“弹簧刀”自杀无人机的空境公司(AeroVironment)、反无人机系统供应商Dedrone,以及想大举进军台湾市场的“国防”承包商诺斯洛普格拉曼,也有美国商务部、“国防部”官员随行。

  据指出,美商是想找适合代工的无人机零附件业者,甚至是由台方量产,而由美方厂商“贴牌”销售。顾立雄上周与媒体茶叙时透露,台、美双方先互相理解各自无人机的生产量能,再进一步讨论交流合作,或是共同生产。

  基于国情因素,顾立雄说,台产无人机可能不适宜以台湾品牌,但可成为国际供应链的一环,特别台湾握有半导体晶片的强项,美方现特别强调“去中化、去红化”,这对台湾而言,是一个机会。

  台“国防部”自今年起至2028年,已向本地厂商采购“微型无人机”等6型,计3422架,已经决标。但顾立雄说“我们不适合用自己的品牌”,颇令台湾业者不解,包括中科院、汉翔公司与无人机业者指出,打入西方供应链是重要商机,业者都希望能参与,但若是循军售管道向美采购的无人机,重要零附件是由台湾代工,为何不直接向台湾下单?

  据瞭解,此行美国访团将至中科院参访,深入瞭解中科院无人机发展状况,以及美方可以移转的技术。美方对“剑翔”反辐射无人机系统,有很高兴趣。由于中科院并没有生产线,若产制无人机零附件,将技转予台湾厂商代工。   赖清德今年3月尚未就职前,参访嘉义县的无人机AI创新应用研发中心时,他就曾说,台湾无人机发展现在是天时、地利及人和,盼台湾成为无人机民主供应链的亚洲中心。“经济部”即往这方向推动,“经济部长”郭智辉本月10日宣示成立“台湾卓越无人机海外商机联盟”,联盟主席是汉翔董事长胡开宏,政府设定的产业目标是在2028年前,达成无人机月产能1万5000架,将带动整体产业产值达300亿元,与目前相比成长10倍。

  无人机海外商机联盟包括神耀科技、亚洲航空、雷虎科技、中光电智能机器人、经纬航天、长荣航天、佳世达集团等,这次都会与美访问团会面讨论供应链合作议题。无人机联盟并将于10月中旬组团赴日、美及立陶宛争取国际合作。

  由于国际市场的无人机产制,大陆排第一,相关官员指出,美国官方组成的无人机访团来台,就是希望无人机市场,能有非红色零附件供应链,但期望台湾不仅是为美国军火供应链代工,也应一并发展台产无人机。

反辐射无人机。(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9月23日电/美国商务部22日率领26家无人机相关厂商抵台,寻找可代工的零附件台厂,纳入美方供应链,包括“总统府”、台“国防部”与“经济部”都很重视该参访团,台“经济部”并订出至2028年,月产1万5000架无人机的目标。不过,台“国防部长”顾立雄上周表示,“我们不适合用自己的品牌”,是否意谓军用无人机将以向美国军购为优先,而非采用中科院或台湾生产?业者与相关官员认为,台湾不能只做美国军火商的代工,也应发展台产无人机。

  由于国际市场的无人机产制,大陆排第一,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据指出,这26家美商是首次由美国官方安排来台考察“国防”产业,主因是俄乌战争后,无人机需求大增,但供应链赶制不及,加上很多零附件都是大陆制造,美方想打造一个“非红色供应链”,台美双方磋商多时,萧美琴在幕后出力甚多,台湾在4天行程中,安排台美业者座谈会,并在台北宾馆设宴款待,过去罕见政府邀请美国武器制造商进入台北宾馆。

  访团成员包括生产“弹簧刀”自杀无人机的空境公司(AeroVironment)、反无人机系统供应商Dedrone,以及想大举进军台湾市场的“国防”承包商诺斯洛普格拉曼,也有美国商务部、“国防部”官员随行。

  据指出,美商是想找适合代工的无人机零附件业者,甚至是由台方量产,而由美方厂商“贴牌”销售。顾立雄上周与媒体茶叙时透露,台、美双方先互相理解各自无人机的生产量能,再进一步讨论交流合作,或是共同生产。

  基于国情因素,顾立雄说,台产无人机可能不适宜以台湾品牌,但可成为国际供应链的一环,特别台湾握有半导体晶片的强项,美方现特别强调“去中化、去红化”,这对台湾而言,是一个机会。

  台“国防部”自今年起至2028年,已向本地厂商采购“微型无人机”等6型,计3422架,已经决标。但顾立雄说“我们不适合用自己的品牌”,颇令台湾业者不解,包括中科院、汉翔公司与无人机业者指出,打入西方供应链是重要商机,业者都希望能参与,但若是循军售管道向美采购的无人机,重要零附件是由台湾代工,为何不直接向台湾下单?

  据瞭解,此行美国访团将至中科院参访,深入瞭解中科院无人机发展状况,以及美方可以移转的技术。美方对“剑翔”反辐射无人机系统,有很高兴趣。由于中科院并没有生产线,若产制无人机零附件,将技转予台湾厂商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