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访华 李大中:避免台海节外生枝
中评社台北8月29日电(记者 杨腾凯)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8月27日至29日访华,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兼所长李大中向中评社表示,美国的目标还是要避免有意外状况发生,要避免战略误判,这其中一定会牵涉到台湾议题,美国希望避免节外生枝。
李大中为美国塔夫兹大学佛莱契尔法律暨外交学院(The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Tufts University)国际关系博士,研究专长包括美中台关系、美国与亚太安全等。
李大中表示,目前中美就是全方面的战略竞争,美国用战略竞争对手形容北京,但他们同时也很在乎美中要有风险控管,要有防护栏,从去年底中美领导人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峰会以来,美国还是想把各领域的对中沟通管道给接回来,这在中美两军的互动也很明显,2022年8月因为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访台被中断的军方沟通管道也慢慢再接回来,中美两军的沟通管道最为敏感,不过也已慢慢恢复正轨。
李大中指出,总体来说,从沙利文访华看来,美国的目标还是要避免有意外状况发生,要避免战略误判,这其中一定会牵涉到台湾议题,对台湾议题美国大概还是重申过去的立场,强调美国遵循过去以来的一中政策,接着就说明一中政策的意涵,以及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分歧,不愿单方面改变现状。美国有时候也会加上不支持台独,但这句话不一定会拿出来,有些场合会有,有些则不会,但整体看下来,能感觉到美国拜登政府想释出的讯息是,他们的政策是有持续性的。
李大中表示,所以沙利文会提到的除了台湾以外,也会包括中美在各领域的互动,从双边到区域到全球都会。也有讨论认为,此次沙利文访中可能将铺陈拜登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见面,但这还不得而知,毕竟距离美国大选时程上也已相当接近。
李大中指出,至于拜登是否在寻求任内对中关系的成绩单,从拜登角度来说,他可能会想铺陈一张外交政策的成绩单或是遗产,但中美关系的面向复杂,双方关系可受控管是拜登的一个成就,但共和党有些人也会以此批判拜登,他们认为可控管的美中关系不是重点,重点是美国要能从对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中胜出,要赢过对手才是关键,光是可受控管稍嫌被动。
李大中表示,照理说拜登应该要交出来的成绩是一个可控的美中关系,而在这个战略竞争当中,不论是科技、晶片、伙伴、联盟等问题,美国都在其中保有优势。
美国不愿意被台湾卷入纠纷?
李大中指出,应该不是说美国担心被卷入纠纷,而是在这个关键阶段里面,美国希望避免节外生枝,而台湾议题只是其中之一,在美中复杂的互动当中,双方能够维持通畅的沟通管道,大选前美国一定会审慎检视美中互动。
李大中表示,从最近一个月的动态看来,台湾议题并没有如预期成为民主党、共和党的攻防焦点议题,因为两党对中国大陆的态度都算强硬,这方面颇为一致,民主党攻击共和党的还是特朗普的行事风格,特朗普则诉求如果是他执政,俄乌战争也不会发生。
那么美国也会要求台湾不要引发擦枪走火?
李大中指出,对美国来说,他们会希望掌握、理解台湾的一举一动,这是很合理的,希望台湾是在他们划定的范围轨道之内,一方面是支持台湾,但这也是在做风险控管。
中评社台北8月29日电(记者 杨腾凯)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8月27日至29日访华,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兼所长李大中向中评社表示,美国的目标还是要避免有意外状况发生,要避免战略误判,这其中一定会牵涉到台湾议题,美国希望避免节外生枝。
李大中为美国塔夫兹大学佛莱契尔法律暨外交学院(The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Tufts University)国际关系博士,研究专长包括美中台关系、美国与亚太安全等。
李大中表示,目前中美就是全方面的战略竞争,美国用战略竞争对手形容北京,但他们同时也很在乎美中要有风险控管,要有防护栏,从去年底中美领导人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峰会以来,美国还是想把各领域的对中沟通管道给接回来,这在中美两军的互动也很明显,2022年8月因为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访台被中断的军方沟通管道也慢慢再接回来,中美两军的沟通管道最为敏感,不过也已慢慢恢复正轨。
李大中指出,总体来说,从沙利文访华看来,美国的目标还是要避免有意外状况发生,要避免战略误判,这其中一定会牵涉到台湾议题,对台湾议题美国大概还是重申过去的立场,强调美国遵循过去以来的一中政策,接着就说明一中政策的意涵,以及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分歧,不愿单方面改变现状。美国有时候也会加上不支持台独,但这句话不一定会拿出来,有些场合会有,有些则不会,但整体看下来,能感觉到美国拜登政府想释出的讯息是,他们的政策是有持续性的。
李大中表示,所以沙利文会提到的除了台湾以外,也会包括中美在各领域的互动,从双边到区域到全球都会。也有讨论认为,此次沙利文访中可能将铺陈拜登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见面,但这还不得而知,毕竟距离美国大选时程上也已相当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