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专家:全球南方正积极参与国际秩序演变
中评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 海涵 助理记者 许思悦 梁夏欣 叶佳怡)7月4日上午,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第三场大会“全球南方与世界和平繁荣”举办,印度原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印尼前外长哈桑·维拉尤达、前埃及外长纳比勒·法赫米、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艾萍出席大会并发言。会议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主持。
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表示,当前,全球南方在国际体系中有了更大的能动性,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几个全球南方国家在他们本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就,这是他们可以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物质基础。二是,全球架构是破碎的,更为趋向地区化,大国竞争使全球南方国家面临的地缘政治空间得到了拓展。所有的跨国问题,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气候变化、能源革命、恐怖主义等等,都需要全球南方的参与。三是,西方“伪君子”的态度也在使全球南方团结起来。比如,西方国家对于以色列的态度和他们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双标做法团结了全球南方。“全球南方不一定是反西方的,但是西方的所作所为使得全球南方看起来像是反西方的。”谈及全球南方当下能做什么,他指出,在政治上,全球南方在塑造地区秩序方面发挥了作用,东盟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希望推动多边体系,就要让全球南方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经济上,全球南方经济在增长,并在不断地朝着更少等级制、更多元化的方向塑造经济秩序。
印尼前外长哈桑·维拉尤达在讲话中重点阐述了全球南方的崛起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他指出,当前国际关注点集中在西方主导秩序的挑战上,如美欧分歧、全球贸易逆风等,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由130个国家和经济体组成的“全球南方”的崛起。这些国家占全球人口的3/4,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大部分,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机遇。维拉尤达强调,全球南方并非正式组织,而是涵盖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通过多边联盟和自贸协定建立联系。全球南方更注重务实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目标。其核心诉求是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这使得它在当前国际对抗中保持相对中立。在地缘政治方面,维拉尤达认为全球南方已超越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的作用,通过战略投资、技术谈判等方式参与大国竞争。他以印度为例,说明其通过平衡政策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同时与美国、俄罗斯、中国都保持良好关系。东盟作为全球南方成功案例,已成为第五大经济体。因此,尽管全球南方尚未形成正式组织架构,但其通过经济合作和地缘政治平衡,正在重塑国际格局。
埃及前长纳比勒·法赫米在发言中指出,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系统性挑战,其根源在于1945年建立的制度框架。该框架由二战战胜国设计,其核心目标是维持大国实力平衡,但未能充分容纳其他国家发展需求。法赫米分析称,多极化趋势与新兴国家崛起导致现行秩序与现实力量分布脱节,引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关切。他主张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全球南方”更积极参与多边机构改革,核心是推动联合国安理会结构性调整:重新评估席位地域分配以反映现实力量变化、规范否决权行使范围、实质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决策中的代表性。法赫米援引万隆会议及不结盟运动的协商一致原则为经验,建议全球南方协调立场、明确诉求并联合共识国家增强影响力。他强调维持现状将削弱多边机制效力及全球治理原则的普遍性,需通过渐进式革新——如优化联合国机构规则与代表机制——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架构,回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最后他认为国际秩序有序革新符合各方长期利益,全球南方发挥建设性角色具有必要性。
关于中国为“全球南方”国家作出的贡献,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艾平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中国愿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一道共筑安全之基,为维护和平安宁注入南方力量。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支持和认同,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中国愿共谋发展之道,为促进繁荣进步贡献南方智慧。全球南方为发展而起,因发展而兴,是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全球南方积极推动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第三,中国愿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变革之潮,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南方方案。当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困境时,全球南方正以崛起者的姿态在联合国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等关键领域发出响亮声音,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完善的重要力量。此外,全球南方正通过机制创新编织出更具包容性的治理网络,让多边主义这艘巨轮始终保持公平正义的航向。第四,中国愿共兴文明之光,为深化交流互鉴彰显南方价值。“全球南方”国家多元多样的文明既是国际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促进文明互鉴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次大会指出,全球南方国家凭借经济规模扩大与机制建设,正积极参与国际秩序演变。与会者认为需深化区域合作、推进联合国机构改革、增进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并借鉴历史经验协调共同立场。会议进一步号召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与发展伙伴关系等实践路径,支持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多边体系。
中评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 海涵 助理记者 许思悦 梁夏欣 叶佳怡)7月4日上午,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第三场大会“全球南方与世界和平繁荣”举办,印度原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印尼前外长哈桑·维拉尤达、前埃及外长纳比勒·法赫米、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艾萍出席大会并发言。会议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主持。
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表示,当前,全球南方在国际体系中有了更大的能动性,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几个全球南方国家在他们本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就,这是他们可以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物质基础。二是,全球架构是破碎的,更为趋向地区化,大国竞争使全球南方国家面临的地缘政治空间得到了拓展。所有的跨国问题,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气候变化、能源革命、恐怖主义等等,都需要全球南方的参与。三是,西方“伪君子”的态度也在使全球南方团结起来。比如,西方国家对于以色列的态度和他们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双标做法团结了全球南方。“全球南方不一定是反西方的,但是西方的所作所为使得全球南方看起来像是反西方的。”谈及全球南方当下能做什么,他指出,在政治上,全球南方在塑造地区秩序方面发挥了作用,东盟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希望推动多边体系,就要让全球南方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经济上,全球南方经济在增长,并在不断地朝着更少等级制、更多元化的方向塑造经济秩序。
印尼前外长哈桑·维拉尤达在讲话中重点阐述了全球南方的崛起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他指出,当前国际关注点集中在西方主导秩序的挑战上,如美欧分歧、全球贸易逆风等,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由130个国家和经济体组成的“全球南方”的崛起。这些国家占全球人口的3/4,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大部分,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机遇。维拉尤达强调,全球南方并非正式组织,而是涵盖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通过多边联盟和自贸协定建立联系。全球南方更注重务实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目标。其核心诉求是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这使得它在当前国际对抗中保持相对中立。在地缘政治方面,维拉尤达认为全球南方已超越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的作用,通过战略投资、技术谈判等方式参与大国竞争。他以印度为例,说明其通过平衡政策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同时与美国、俄罗斯、中国都保持良好关系。东盟作为全球南方成功案例,已成为第五大经济体。因此,尽管全球南方尚未形成正式组织架构,但其通过经济合作和地缘政治平衡,正在重塑国际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