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美国“震慑战争”时代一去不复返
中评社华盛顿8月5日电(记者余东晖)航母进逼,战机轰鸣,万炮隆隆···这种美国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曾经出现的“震慑战争”场面一去不复返了。这是美国权威专家的最新论断。他们认为,未来战争将被大量的无人机、机器人所主导,人工智能战争的时代正在到来。美国必须进行改革,保持在这个领域的领导地位。
去年9月刚从美军参联会主席任上退役的米利(Mark A.Milley)与谷歌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Eric Schmidt)联名在权威外交期刊《外交事务》9/10月号上发表题为“美国没有为未来战争做好准备”的长篇专文,谈人工智能未来战争的意涵,以及美国军队改革的必要性。其中多处提到中国军队对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以及中美合作控制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重要性。
米利和施密特开篇指出,战争总是刺激创新。但今天的转变异常迅速,而且将产生更大的影响。未来的战争将不再是关于谁能聚集最多人员或部署最好的喷气式飞机、船只和坦克的问题。相反,它们将被日益自动的武器系统和强大的算法所主导。
他们承认,不幸的是,这是美国尚未做好准备的未来。美军还没有完全做好在遭遇突然袭击的环境中的战斗准备,它的喷气式飞机、舰艇和坦克没有装备来抵御无人机的攻击。美军尚未接受人工智能。五角大楼没有足够的举措来纠正这些失败,而且目前的努力进展太慢。
他们强调,如果美国想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就必须迅速转变方向,需要改革武装部队结构。美国军队需要改革其战术和领导力发展;它需要新的方式来采购设备;它需要购买新型装备;它还需要更好地训练士兵操作无人机和使用人工智能。美国必须改造其武装部队,以便保持决定性的军事优势,并确保以合乎道德的方式使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这篇文章重点阐释了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对于未来战争的意涵。文章指出,到目前为止,自动化主要集中在以海上和空中无人机形式出现的海军和空中力量,但很快就会转向陆战。未来任何战争的第一阶段都可能由具有从侦察到直接攻击等各种能力的地面机器人主导。
下一代机器将由人工智能系统主导,该系统使用机器人的传感器来绘制战场地图并预测攻击点。即使人类士兵最终介入,他们也将由第一人称视角的无人机引导,这可以帮助识别敌人(乌克兰已经发生了这种情况)。他们将依靠机器清除雷区,吸收敌人的第一波齐射,并暴露隐藏的对手。
战争自动化对于拯救平民生命至关重要。军队必须在街道上部署小型机动机器人(例如机器狗),并用无人机布满天空,以控制城市阵地。他们将受到算法的指导,这些算法可以处理视觉数据并做出瞬间决策。这在以哈加沙冲突中已经得到体现。
作者指出,使用无人武器至关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很便宜。与传统军用飞机相比,无人机是一种更实惠的武器。一架MQ-9 Reaper无人机的成本大约是一架F-35战斗机的四分之一;一架简单的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仅需花费500美元。过去几个月里,乌克兰击毁的俄罗斯坦克中,有超过三分之二被小型廉价无人机摧毁。这种可负担性让各国无需担心地派遣成群的无人机用于侦查和攻击的消耗问题。
这篇文章谈论美国眼中的对手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俄罗斯军方在乌克兰部署了许多人工智能无人机。今年四月,中国宣布了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重组,新的重点是建设技术驱动的力量。美国的对手在很多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主导着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大疆创新控制着全球商用无人机产量的约70%。中国军队在推动变革和采用新概念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其中一种被称为“多域精确战”,需要解放军使用先进的情报、侦察和其他新兴技术来协调火力。
作者指出,中国军队已经打造出在大型虚拟战争游戏中具有最高权威的人工智能指挥官。尽管北京禁止人工智能系统在现场情况下做出选择,但它可以从许多虚拟模拟中吸取教训,并将其提供给人类决策者。中国最终可能会像其他国家一样,赋予人工智能模型做出选择的权力。
文章还谈论在台海战争中的无人武器应用。他们宣称,如果中国大陆对台发动两栖攻击,台湾及其盟友必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攻击大量敌方攻击舰。陆地、海上和空中的无人系统可能是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法。与主要在陆地和空中作战的乌克兰人不同,台湾人将依赖可以在战斗中快速移动的水下无人器具和自动水雷。他们的无人机必须能够在更大的海洋上飞行更长的时间。
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导地位,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但作者有危机感:在人工智能方面,美国仍然拥有最高质量的系统,并且在这些系统上花费最多。然而中国和俄罗斯正在迅速取得进展。华盛顿拥有继续超过他们的资源,即使保持这种领先地位,美国也可能难以克服在战场上部署其发明的官僚和工业障碍。结果,美国军队可能会面临一场战争,其一流的训练和先进的常规武器将失去效力。
即使在海上,美国也很容易受到对手的进攻。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很快击沉美国航空母舰;中国已经在部署人工智能驱动的监视和电子战系统,这可能使其在整个印太地区拥有相对于美国的防御优势。在空中,功能强大但成本高昂的F-35可能会与成群的廉价无人机作斗争,地面上的重装甲坦克也可能如此。作者说,鉴于这些不幸的事实,美国军事规划者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美军可以用压倒性的火力消灭对手“震动与威吓”(shock and awe)战役的时代已经结束。
文章最后谈到人工智能的安全风险,以及大国合作控制这种风险的重要性。文章承认,在最坏的情况下,人工智能战争甚至可能危及人类。使用OpenAI、Meta和Anthropic的AI模型进行的战争游戏发现,与人类进行的游戏相比,AI模型往往会突然升级为动态战争,包括核战争。如果真正使用这些人工智能系统,不需太多想象力就可以看出事情会如何变得严重错误。
作者表示,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和美国似乎认识到他们必须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合作。旧金山峰会两国领导人承诺共同讨论人工智能风险和安全问题,第一轮会谈于5月在日内瓦举行。这次对话是必要的。即使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合作从小规模开始,也可以为更大的事情奠定基础。北京有动力与华盛顿合作控制新武器。美国和中国有着不同的全球愿景,但两国都不希望恐怖分子拥有危险的机器人,他们可能还想阻止其他国家获取此类技术。拥有强大军事技术的大国几乎总是有重叠的利益来保留这些技术。
米利和施密特指出,美国应该确保自己的军事人工智能受到严格控制;应该确保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区分军事目标和民用目标;必须让人工智能处于人类的指挥之下;应该不断测试和评估系统,以确认人工智能在现实条件下按预期运行。他们称,美国应该向其他国家(无论是盟友还是对手)施压,要求他们采取类似的程序。如果其他国家拒绝,华盛顿及其合作伙伴应该利用经济限制来限制他们获得军事人工智能。
中评社华盛顿8月5日电(记者余东晖)航母进逼,战机轰鸣,万炮隆隆···这种美国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曾经出现的“震慑战争”场面一去不复返了。这是美国权威专家的最新论断。他们认为,未来战争将被大量的无人机、机器人所主导,人工智能战争的时代正在到来。美国必须进行改革,保持在这个领域的领导地位。
去年9月刚从美军参联会主席任上退役的米利(Mark A.Milley)与谷歌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Eric Schmidt)联名在权威外交期刊《外交事务》9/10月号上发表题为“美国没有为未来战争做好准备”的长篇专文,谈人工智能未来战争的意涵,以及美国军队改革的必要性。其中多处提到中国军队对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以及中美合作控制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重要性。
米利和施密特开篇指出,战争总是刺激创新。但今天的转变异常迅速,而且将产生更大的影响。未来的战争将不再是关于谁能聚集最多人员或部署最好的喷气式飞机、船只和坦克的问题。相反,它们将被日益自动的武器系统和强大的算法所主导。
他们承认,不幸的是,这是美国尚未做好准备的未来。美军还没有完全做好在遭遇突然袭击的环境中的战斗准备,它的喷气式飞机、舰艇和坦克没有装备来抵御无人机的攻击。美军尚未接受人工智能。五角大楼没有足够的举措来纠正这些失败,而且目前的努力进展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