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贤:两岸关系呈现“短空长多”态势
中评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李子宁)以“未来四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在论坛上表示,短期而言,民进党塑造两岸“肃杀”气氛、美国政客炒作“反中”气氛,给台海形势造成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但是两岸关系的客观情势不随“倚外谋独”及“以台制华”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两岸的地缘政治、经济纽带、历史文化、民族感情等关系,乃至于世界的东升西降、南北平衡趋势,都决定了大陆掌握两岸关系时与势的主导权与主动权。两岸融合发展既要着眼大局大势,又要注重落实落细,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融合发展成果将成为和平统一坚实基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陆自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实现两岸同胞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则祖国实现完全统一将指日可待。
黄清贤指出,影响未来四年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
第一,赖清德是否仍激进“台独”:自诩为“务实台独”工作者的他愈来愈激进,520讲话中大谈“新两国论”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滥用了“宪法”的第二条主权、第三条“国籍”概念,逐渐往“法理台独”推进,对两岸关系产生重大伤害。
第二,民进党内鹰派是否仍当道:在“倚外谋独”歪风甚嚣尘上的现在,民进党内的鹰派势力当道,尤其面对朝小野大的政局,不但不准备妥协,而且还拉高对抗,鼓动民众走上街头,打算用“释宪”、公投、罢免,以及“反中”的政治策略,凝聚基本盘,为2026年选举先期造势。
第三,在野党两岸立场是否正确:国民党虽然支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可是不但不提党章强调的“统一”,而且在“国防”“外交”等立场屡屡与民进党接近;民众党内更是对两岸关系政策分歧。
第四,美国是否冒险用台湾棋子:美国在中美博弈中,屡屡利用廉价的台湾问题作为棋子,例如赖520的讲话内容有“新两国论”,但美国坚持事先不知,且也不认为有改变现状;同时,AIT理事主席也质疑联合国2758号决议文,颇有支持 “一中一台”甚至“两个中国”意涵。
第五,大陆掌握主导权与主动权:大陆在6月21日由两高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22条,对“台独”顽固分子采取缺席审判与严惩,同时,两岸融合发展措施包括福建示范区21条继续推进,这些都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赖清德当局的两岸政策取向
黄清贤表示,赖清德当局的政策取向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至少有三个:
其次是“倚外谋独”的危险:赖清德的“和平四大支柱行动方案”包括强化“国防”力量、建构经济安全、展现两岸关系能力、推动价值外交,跟全球的民主国家肩并肩,发挥威慑力量,靠实力达到和平,其实就是军事武装、产业断链,与“反中”国家围堵大陆,进而“倚外谋独”,这样的措施与和平背道而驰。
其三是“文化台独”的危机:赖清德说只要认同台湾,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皆是我们“国家”的名称。事实上,推出了郑丽君为“行政院”副院长、李远(小野)为“文化部长”、郑英耀为“教育部长”、刘世芳为“内政部长”,就是要想切断两岸关系连结,从1624年起算从台南出发的台湾史。
台湾的主流民意
黄清贤说,要和平与发展、要交流与合作是台湾的主流民意。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安居乐业是最一般也最重要的生活期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到底就是实现两岸同胞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两岸面临“新两国论”的冲击,有过半数(53%)民众对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没信心,近半数(49.9%)民众对两岸未来关系不乐观。
外部因素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黄清贤分析道,世界经济形势、外部因素特别是美国年底大选,也会对未来的两岸关系造成影响:
首先,台湾中小企业面临大冲击:世界经济形势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余绪仍在,美联储的大幅降息对全球经济带来压力,地缘政治冲突造成了经济与社会的不稳定,日渐恶劣的极端气候伤害了不发达国家。两岸方面,因为台湾地区对于2500多项的大陆产品出口采取了歧视性贸易限制,所以大陆已中止ECFA关税减让产品累计达146项,共占早收清单的28%产品,影响金额近120亿美元;涉及机械、石化、纺织、金属制品、汽车零元件等,对中小企业冲击大。
其次,美国政坛“反中”造成高风险:令人担忧的是当今美国政坛“反中”氛围浓厚,加上蠢蠢欲动的军火掮客,争相支持民进党走激进“抗中”路线,遂行“以台制华”的图谋。当然,执政的拜登政府不希望11月大选前,在俄乌、巴以冲突外,再增加台海、南海冲突;可是大选后的中美结构性问题依旧,台湾棋子被推上冲突前线的几率可能大增。
黄清贤表示,在前述内外因素影响下,未来几年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一,两岸关系“短空长多”:短期而言,民进党塑造两岸“肃杀”气氛、美国政客炒作“反中”气氛,对于台海造成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但是两岸关系的客观情势不随“倚外谋独”与“以台制华”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两岸的地缘政治、经济纽带、历史文化、民族感情等关系,乃至于世界的东升西降、南北平衡趋势,都决定了大陆掌握两岸关系时与势的主导权与主动权。
第二,两岸融合发展继续迈开步伐:大陆近年已经陆续推出31条、26条、助力台企11条、农林22条,以及福建示范区21条的两岸融合发展措施,但却由于民进党当局的不当阻碍与抹黑宣传,有些台湾民众还是会不明就里的误信不好。但只要如习近平书记所说,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既要着眼大局大势,又要注重落实落细,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则两岸融合发展成果将成为和平统一坚实基础。
第三,引导台湾民意共创民族复兴:台湾主流民意要求和平与发展、交流与合作,透过接地气的宣传,让台湾同胞瞭解,两岸关系可以回到和平稳定发展的局面,关键就是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核心是对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事实有共同的认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陆自身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功,加上说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大陆故事,实现两岸同胞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则祖国完全统一将指日可待。
中评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李子宁)以“未来四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在论坛上表示,短期而言,民进党塑造两岸“肃杀”气氛、美国政客炒作“反中”气氛,给台海形势造成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但是两岸关系的客观情势不随“倚外谋独”及“以台制华”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两岸的地缘政治、经济纽带、历史文化、民族感情等关系,乃至于世界的东升西降、南北平衡趋势,都决定了大陆掌握两岸关系时与势的主导权与主动权。两岸融合发展既要着眼大局大势,又要注重落实落细,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融合发展成果将成为和平统一坚实基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陆自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实现两岸同胞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则祖国实现完全统一将指日可待。
黄清贤指出,影响未来四年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
第一,赖清德是否仍激进“台独”:自诩为“务实台独”工作者的他愈来愈激进,520讲话中大谈“新两国论”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滥用了“宪法”的第二条主权、第三条“国籍”概念,逐渐往“法理台独”推进,对两岸关系产生重大伤害。
第二,民进党内鹰派是否仍当道:在“倚外谋独”歪风甚嚣尘上的现在,民进党内的鹰派势力当道,尤其面对朝小野大的政局,不但不准备妥协,而且还拉高对抗,鼓动民众走上街头,打算用“释宪”、公投、罢免,以及“反中”的政治策略,凝聚基本盘,为2026年选举先期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