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怡语中评:金门模式不可能形塑 何因?
中评社台中8月1日电(记者 方敬为)214金门撞船案7月30日两岸协商,顺利达成共识,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主任刘佩怡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该案落幕对金门未来发展有益,但并不代表可以套用在两岸关系上,金门案只是当前两岸争议当中的其中个案,可以发现,陆方在协商过程不以官方名义交涉,而是以民间团体红十字会的名义,强调该案非两岸官方制度化协商的结果。
刘佩怡认为,两岸关系要取得根本性的缓和,关键还是在九二共识,陆方也表明清楚,九二共识才是两岸官方制度化协商的前提,在民进党政府不承认九二共识之下,金门案的落幕,终究只是其中一件两岸冲突争议的解决,两岸关系依旧严峻,在未重回九二共识基础,或两岸找到“新的共识”之前,两岸冲突问题或许都只能采取“Case by case”逐一解决。
刘佩怡,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担任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主任、金门大学和平研究中心主任、金门县地方创生协会理事长等职,研究领域包括两岸关系、国家理论、治理理论、战略等。
延宕逾5个月的214撞船案7月30日上午9点在金门重启协商,双方历经1个小时,陆方代表泉州台港澳办副主任李朝晖、台方代表“海巡署”副署长谢庆钦均表示,达成共识,并盼有关单位、人员落实协商条款。暂时不对外公布协商内容。上午10点30分办理公祭、11点30分将罹难渔民遗体棺木、翻覆渔船送至金门料罗码头,中午启航返回泉州围头港,宣告事件落幕。
刘佩怡指出,金门案虽然两岸双方已达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先前陆方提出4个诉求,包括“道歉、赔偿、真相、究责”,目前只有道歉、赔偿有初步共识,其他并未真正解决,因此目前的共识仅是针对事件延宕至今,两岸双方折衷下得出的结果,两岸关系仍有许多变数无法掌握,因此金门案不太可能形塑成一种“模式”。
刘佩怡说,当前两岸的问题并非仅涉及渔船碰撞,甚至今年7月发生的澎湖籍渔船遭陆方扣留等问题,即使都是海上争端,但与金门案的性质又完全不同,所以金门案落幕,并无法推论到澎湖案,同时也未必适用于金门胡姓钓客遭扣留案。
刘佩怡提到,可以观察出,这次两岸双方对协商层级的设定,两者大不同,大陆方面虽然协商人员具有台港澳办的身分,但却是以泉州红十字会的名义来金门交涉,台湾方面却是“海巡署”、陆委会站在第一线,层级上产生落差,显然大陆方面不打算将协商定调为“官方对官方”,即使台方感觉上希望以两岸官方立场谈判,可是陆方只愿意以民间立场,代表本次协商只是就个案,并非通案制度化协商。
中评社台中8月1日电(记者 方敬为)214金门撞船案7月30日两岸协商,顺利达成共识,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主任刘佩怡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该案落幕对金门未来发展有益,但并不代表可以套用在两岸关系上,金门案只是当前两岸争议当中的其中个案,可以发现,陆方在协商过程不以官方名义交涉,而是以民间团体红十字会的名义,强调该案非两岸官方制度化协商的结果。
刘佩怡认为,两岸关系要取得根本性的缓和,关键还是在九二共识,陆方也表明清楚,九二共识才是两岸官方制度化协商的前提,在民进党政府不承认九二共识之下,金门案的落幕,终究只是其中一件两岸冲突争议的解决,两岸关系依旧严峻,在未重回九二共识基础,或两岸找到“新的共识”之前,两岸冲突问题或许都只能采取“Case by case”逐一解决。
刘佩怡,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担任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主任、金门大学和平研究中心主任、金门县地方创生协会理事长等职,研究领域包括两岸关系、国家理论、治理理论、战略等。
延宕逾5个月的214撞船案7月30日上午9点在金门重启协商,双方历经1个小时,陆方代表泉州台港澳办副主任李朝晖、台方代表“海巡署”副署长谢庆钦均表示,达成共识,并盼有关单位、人员落实协商条款。暂时不对外公布协商内容。上午10点30分办理公祭、11点30分将罹难渔民遗体棺木、翻覆渔船送至金门料罗码头,中午启航返回泉州围头港,宣告事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