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契之光”串起两岸青少年

  中评社北京4月6日电/据大公文汇网报导,“你们叫计程车,我们叫的士……真的好多不一样”、“大家都爱路边摊,爱热闹……感觉我们又挺像……”——这是首届“同契之光”海峡两岸青少年动漫作品展上,一幅台湾青年画家创作的作品《从不一样,到一样》中主人公的对话,展现了两岸青年热络交流的片段。

  这个周末,汇聚了百余幅两岸青少年画家动漫作品的“同契之光”展览及相关交流活动在上海开幕。活动以“国风、国潮”为主题,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吸引了近千位两岸青少年参与。其中,动漫展收到700余幅作品参与,经过两岸专业人士共同评选,有120幅作品到上海进行为期两个月展出。主办方还特别举办动漫研习营,有94名台湾青少年从台湾专程赶来上海参加。在沪期间,他们将聆听专业画家讲座,并体验非遗传承等活动。台湾小艺术家们还抢先观看了岛内尚未上映的动漫热片《哪咤2》。很多人表示,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希望能到大陆走走看看,更想与同龄人增加交流机会,透过漫画这座桥梁,彼此激励、共同成长。

  动漫笔触 同胞深情

  记者在现场看到,将台湾特有的风俗人情作为题材,是很多青少年不约而同的选择。如台湾小画家李易儒创作的《祈祷并与您相遇》,画的是大家都熟悉的放天灯场景,主人公清澈的眼神,仿佛在对每一位观众诉说着什么。自称是业余画家的黄莉芸则带来了《地母庙的祝福》,希望让更多人瞭解家乡南投的美景。

  小画家们还将很多两岸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点融入到一幅画中。如《心相印,情相系》、《锦绣同框》、《美丽中国 亲情海峡》、《同粽同源》等等,画的都是台北101、东方明珠、大熊猫、粽子等两岸熟悉的元素,充满童趣,让观众忍不住驻足凑近观赏。不少台湾青少年还告诉记者,来沪更看重的是交流。黄莉芸就表示,在台湾已经习惯了电脑创作的当下,惊喜地看到大陆同龄人还在坚持用画笔创作,那种“手绘的温度”特别珍贵:“我觉得手绘的温度可以一直一直画下去。”期待与更多同龄人一起探讨创作心得。

  漫画家之子: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在展览现场,记者还遇到已故台湾著名漫画家萧言中之子萧邵阳。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本科毕业,正准备在文创领域继续深造的萧邵阳近年来一直在参与两岸文化交流工作。

  对于大陆的动漫创作水平,曾有过与大陆不知名网友联机打《王者荣耀》的美好记忆,现在还在玩《黑神话·悟空》的萧邵阳赞不绝口,也对能先睹《哪咤2》充满期待。他特别提到,交流的最大体会是两岸动漫青年有很多相像之处,比如最初的画风和技法都会向日本学习,但又都很努力想把自己民族文化特色和特有精神融入作品。在他看来,用漫画这种两岸民众都很喜欢的艺术形式来演绎,还可以让更多人瞭解并喜爱中华传统文化。从《悟空》到《哪咤》的成功,还让萧邵阳更加坚信,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还有很多优秀元素等待大家去发掘,使之绽放出更多光彩,两岸青年也有责任为之不懈努力,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他也期待以动漫为载体,继续推动和参与两岸青少年交流。

  点亮心灵契合之路

  另据瞭解,第二届“同契之光”相关活动也已经启动招募。活动得到了上海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两岸企业家峰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上海戏剧学院等以及台湾相关机构和专家的支持。主办方介绍,“同契”,取“契合、同心”之意,期待两岸青少年通过动漫这种艺术形式,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彼此的瞭解与认同,如同光芒般照亮两岸青少年心灵契合之路。

  活动主办方之一的上海市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与发展研究会会长高美琴介绍,未来活动将拓展至动漫设计周,并加入主题招聘会等环节,也正在谋划展览和相关活动入岛交流。“两岸应该多交往、多交流,特别是年轻的一代,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文化。”   中评社北京4月6日电/据大公文汇网报导,“你们叫计程车,我们叫的士……真的好多不一样”、“大家都爱路边摊,爱热闹……感觉我们又挺像……”——这是首届“同契之光”海峡两岸青少年动漫作品展上,一幅台湾青年画家创作的作品《从不一样,到一样》中主人公的对话,展现了两岸青年热络交流的片段。

  这个周末,汇聚了百余幅两岸青少年画家动漫作品的“同契之光”展览及相关交流活动在上海开幕。活动以“国风、国潮”为主题,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吸引了近千位两岸青少年参与。其中,动漫展收到700余幅作品参与,经过两岸专业人士共同评选,有120幅作品到上海进行为期两个月展出。主办方还特别举办动漫研习营,有94名台湾青少年从台湾专程赶来上海参加。在沪期间,他们将聆听专业画家讲座,并体验非遗传承等活动。台湾小艺术家们还抢先观看了岛内尚未上映的动漫热片《哪咤2》。很多人表示,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希望能到大陆走走看看,更想与同龄人增加交流机会,透过漫画这座桥梁,彼此激励、共同成长。

  动漫笔触 同胞深情

  记者在现场看到,将台湾特有的风俗人情作为题材,是很多青少年不约而同的选择。如台湾小画家李易儒创作的《祈祷并与您相遇》,画的是大家都熟悉的放天灯场景,主人公清澈的眼神,仿佛在对每一位观众诉说着什么。自称是业余画家的黄莉芸则带来了《地母庙的祝福》,希望让更多人瞭解家乡南投的美景。

  小画家们还将很多两岸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点融入到一幅画中。如《心相印,情相系》、《锦绣同框》、《美丽中国 亲情海峡》、《同粽同源》等等,画的都是台北101、东方明珠、大熊猫、粽子等两岸熟悉的元素,充满童趣,让观众忍不住驻足凑近观赏。不少台湾青少年还告诉记者,来沪更看重的是交流。黄莉芸就表示,在台湾已经习惯了电脑创作的当下,惊喜地看到大陆同龄人还在坚持用画笔创作,那种“手绘的温度”特别珍贵:“我觉得手绘的温度可以一直一直画下去。”期待与更多同龄人一起探讨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