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选举年美国会抗华议案潮涌动

美国国会抗华议案层出不穷 中评社图

  中评社华盛顿1月9日电(记者余东晖)进入选举年,美国国会山上的反华情绪将再掀高潮,旨在对抗和遏制中国的议案将层出不穷,可能引发华人社区的不安和中美关系新的动荡。

  第118届国会是美国国会历史上最低效的会期之一,2023年只有22项法案被美国总统签署成为法律,是1993年以来的最少的。然而这届美国国会议员在这一会期提出了616项涉华议案,是美国国会历史上是第三多的(前两个会期分别多达860项和620项)。虽然绝大多数议案最后并没有成为法律,但反映了美国国会反华情绪的高涨。

  根据美国智库昆西研究所“负责任治国之道”网站的分析,2023年美国国会提出的反华议案有四大面向:

  第一,禁止中国人在美国购买土地的立法。美国会议员提出了至少9项此类议案,最严厉的是由共和党参议员科顿和布里特提出的“寸土不让法”,指示美国总统采取必要行动“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实体购买位于美国的公共或私人房地产”。

  第二,阻碍外交的议案。许多鹰派人士将外交解读为软弱的表现,例子之一是共和党众议员蒂凡尼和古登提出的法案,要求拜登关闭中国驻纽约总领馆。

  第三,增加战争风险的立法。共和党众议员奥格尔斯和五位共同提案人提出了“撤资中国盟友法”,以“禁止向某些不承认台湾主权的国家提供外国援助”,暗示要求结束美国的“一中政策”。

  第四,增加毫无必要的对立却没有实质成果的立法。比如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柯蒂斯和民主党参议员帕帕斯提出将台北经文处(TECRO)更名为台湾代表处。这种议案甚至引发国会议员的批评,民主党众议员雅各布斯指出,这些夸夸其谈实际上无助于台湾,反而会加剧与中国大陆的冲突。

  昆西研究所的分析指出,2024年是选举年,党派政治往往在华盛顿发挥更大作用,国会两院两党仍然存在分歧,通过更多立法的前景并不高。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旨在对抗北京的过量议案将继续存在。

  美国阿克曼公司合伙人戈德斯坦(Matthew A.Goldstein)分析,2023年底,美国国会发表了一系列报告,重点关注中国对美国高校的影响和技术转让问题。因此,今年美国会将提案寻求限制中方获取研究成果的可能性,扩大美国政府对与中国研究机构合作的监督,并加大执法力度。

  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11月份发布的年度报告建议,对1965年《高等教育法》第117条进行各种修订。这项法律要求接受联邦资助的美国大学向教育部披露外国所有权和控制权。以及来自外国的礼物和与外国签订的合同。

  已经在美国会众议院提出并获得通过的《威慑法案》(H.R.5933),旨在修改第117条,将受关注外国包括中国和上黑名单实体的对美高校的捐赠申报门槛降至零,并禁止美国高校与这些国家或实体签订合同。

  为了阻止美国高校与中国的合作,鹰派议员不惜推动重启已经已经给拜登政府中止的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计划”。在共和党人主导的给美国商务部、司法部和科学机构的拨款法案中,加入《保护美国创新和经济安全不受侵害法》(H.R.1398),该修正案寻求恢复“中国计划”。这个特朗普政府实施的计划,曾经在美国高校闹得风声鹤唳,引发种族定性的批评。

  “美中竞争特选委员会”的成立,被对华鹰派视为去年美国国会的“一大成就”。预期这个并没有立法权的委员会今年会更多地通过提建议来兴风作浪。去年该委员会建议:制定立法,禁止美国实体与参与军事和国防研发的中国实体进行研究合作。该委员会的加拉格尔等人上周五致函拜登政府,要求采取更强力行动,阻止中国在制造老一代芯片方面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

  戈德斯坦指出,选举年,美国会对涉华国家安全问题的关注将会加剧。国会这种监督的强度可能会引发反亚裔情绪,从而阻碍美国高校吸引世界各地最优秀、最聪明人才的能力。这样的人力资本是美国国家安全的基础。

美国国会抗华议案层出不穷 中评社图

  中评社华盛顿1月9日电(记者余东晖)进入选举年,美国国会山上的反华情绪将再掀高潮,旨在对抗和遏制中国的议案将层出不穷,可能引发华人社区的不安和中美关系新的动荡。

  第118届国会是美国国会历史上最低效的会期之一,2023年只有22项法案被美国总统签署成为法律,是1993年以来的最少的。然而这届美国国会议员在这一会期提出了616项涉华议案,是美国国会历史上是第三多的(前两个会期分别多达860项和620项)。虽然绝大多数议案最后并没有成为法律,但反映了美国国会反华情绪的高涨。

  根据美国智库昆西研究所“负责任治国之道”网站的分析,2023年美国国会提出的反华议案有四大面向:

  第一,禁止中国人在美国购买土地的立法。美国会议员提出了至少9项此类议案,最严厉的是由共和党参议员科顿和布里特提出的“寸土不让法”,指示美国总统采取必要行动“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实体购买位于美国的公共或私人房地产”。

  第二,阻碍外交的议案。许多鹰派人士将外交解读为软弱的表现,例子之一是共和党众议员蒂凡尼和古登提出的法案,要求拜登关闭中国驻纽约总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