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祭黄花岗烈士哽咽 流露真情

马英九祭拜烈士并敬献花篮(中评社 林艶摄)

  中评社西安4月4日电(记者 林艳)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4月3日上午率台湾青年访问团一行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祭拜烈士并敬献花篮。中评社记者现场看到,马英九全程神情十分凝重,在听到解说员介绍烈士事迹哽咽时,马英九也红了双眼,在烈士墓园见记者时,更是心情激动,几度哽咽。

  昨天上午9点许,马英九一行抵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瞻仰。在祭拜烈士仪式环节,马英九向烈士敬献花篮,并率访问团成员一起面向烈士墓三鞠躬祭拜。期间,访问团成员也一一上前敬献菊花。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修建于1912年,葬于此地的七十二位烈士是在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之后,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将七十二具烈士遗骸收殓,购买现黄花岗一地安葬,也因此有了纪念黄花岗起义的烈士墓园。

  马英九在见记者时表示,来到黄花岗致祭,缅怀这些烈士当年展现为广大人民幸福牺牲,救国家于苦难的精神,格外激动与感动。一百一十三年前,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同盟会在黄花岗起义,英勇牺牲的七十二位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慷慨就义,感动了无数人,才有后来推翻清朝政府,创建民国,结束了几千年君主专制的辛亥革命,烈士之中有两位,来自苗栗的罗福星与台南的许赞元,他们两位都是来自台湾。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修建于1912年,葬于此地的七十二位烈士是在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中评社 林艶摄)

  马英九提到,黄花岗起义所有牺牲烈士的年纪平均29岁,他们的行业有医生、工人、学生或是军人,本来都有很好的前途,但却选择了在最青春年华的时候,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为国家民族更美好的未来付出他们宝贵的生命。

  期间,马英九在分享林觉民烈士“与妻诀别书”片段时几度哽咽,诀别书中这样写道: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致搁笔“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膻,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马英九说,“我每次读到这段,我常常泪流满面,真正为这些革命先烈牺牲奉献的精神感动不已。”

  中评社记者注意到,不论是去年还是今年访问大陆,在参观期间看到或听到有关革命先烈在战争中牺牲等事迹,他总是会情不自禁地被感动,并毫不掩饰地流露真情实感。

马英九向烈士敬献花篮(中评社 林艶摄)

祭拜烈士仪式现场(中评社 林艶摄)

访问团成员也一一上前敬献菊花(中评社 林艶摄)

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中评社 林艶摄)

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中评社 林艶摄)

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中评社 林艶摄)

讲解员为马英九一行讲述牺牲的烈士事迹(中评社 林艶摄)

马英九一行来到潘达微先生墓前(中评社 林艶摄)

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中评社 林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