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升温 财富“避风塘”何处寻?

  中评社香港3月26日电/据文汇报报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久违了的通胀风险是否会迅速重燃已引起投资者的热烈讨论。鉴于通胀有可能损害财富价值,投资者绝不能掉以轻心。物价快速飞升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而我们能够以金钱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数量亦将因此减少。上述的情况固然可透过投资缓解,但投资者的资金将需要承受风险,而且不同资产类别在通胀下为财富提供保护的能力都不尽相同,例如持有股票和债券的传统投资组合便是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

  通胀上升不利固定收益

  若资产升值步伐比整体通胀水平更快的话,通胀应对持有资产的人有利,但对持有固定收益的人却不是如此。就此而言,债券显然是遭殃的资产类别。随着商品及服务的整体成本加速增加,债券固定的利息收益便显得没那么吸引,需要孳息率上升及债券价格下跌才可弥补。

  短期国债票据的情况亦不相伯仲。联储局已表示,为了实现2%的平均通胀新目标,利率在未来三年内都将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因此,联储局以加息应对通胀升温的可能性不大。理论上,价格上升应对名义收入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对股价有所提振,因此股票似乎将较具吸引力。然而,这有可能会因为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利润率收缩而抵消。

  此外,在通胀升温的情况下,市场通常会以较高的折合利率计算未来的现金流,以弥补这些现金流按现价计算价值较低的事实。在其他条件维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胀水平愈高,应用于盈利的折合率就会愈高。因此,投资者需要支付的市盈率亦将越低。

  美股多数时间跑赢通胀

  过去持续向上的低通胀环境对美国股票都是较为有利的,而现时的情况亦正是如此。在这种情景下,美国股票有九成时间能够跑赢通胀。相反,国债票据表现最差,只有36%的时间能够跑赢通胀。美国国债亦表现受挫,只有57%的时间能够成功跑赢通胀。

  然而,在通胀较高(平均高于3%)及持续升温的情景下,股票和国债的表现均有超过一半时间落后通胀。相比之下,商品及美国REIT(房地产投资信托)则名列前茅,分别有83%和67%的时间能够跑赢通胀。

  商品(如原材料及能源)除了是企业生产成本的来源外,亦是通胀指数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当通胀上升的时候,它们表现向好亦合乎常理。
 
  同样地,房地产资产能够透过将价格升幅转移至租赁合约和房地产价格之上,从而达到对冲通胀的效果。
 
  对冲通胀并非全无代价

  美国TIPS(抗通胀债券)能够成功跑赢通胀的时间只有63%,略为让人失望。这可能是因为在较短的持有期间内,经通胀调整的实际孳息率波动会为价格带来影响,并可主导其通胀挂钩收入。举例,现时10年期抗通胀债券的实际孳息率上升1%将会让其市值减少约7%,令持有者蒙受市价上的损失。

  与此同时,虽然黄金通常被认为可对冲货币贬值的忧虑,但其往绩并不算太理想,只在64%的时间能够跑赢通胀,比REIT和商品还要低。

  由于将通胀对冲资产纳入投资组合可能会增加组合的风险,因此并非全无代价。例如,虽然REIT和商品拥有较理想的通胀对冲属性,但投资组合的回报有可能因此较为波动。

  另一方面,抗通胀债券以往的波动较小。投资者不应忽略这些背后隐藏的成本,反而需要将之纳入资产配置的考虑当中。投资者须决定他们希望获得多少通胀保护,以及他们愿意承受多少隐形成本。然而,无论出现哪种通胀情景,传统股票和债券投资者需要承受的风险已不小,因此绝不可掉以轻心。

电脑技能提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