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商料续推纳米楼 仲量联行建议多管齐下
据差饷物业估价署资料显示,纳米楼的存量已由2016年的9601伙逐步增至2020年的12175伙,占私人住宅总存量约1%。年前运输及房屋局发言人发布的资料指出,未来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供应约有9.8万伙,当中占8.5万伙为实用面积少于70平方米(约753平方呎)的中小型单位,占比约86.7%,比率较上一季升5个百分点,此比率及单位数目均属有纪录以来新高。
发展商料续推纳米楼
仲量联行表示,发展局近期公布政府标售的住宅地皮,卖地条款内会加入单位面积下限的条款,限制单位最低面积至280平方呎,以控制私楼市场的纳米楼供应量。不过,私人发展或重建项目将仍然不受制于相关面积下限条款。
由于去年细单位项目如荟蓝及曼翘均销情理想,仲量联行预期发展商很可能会继续推出纳米楼以应市场需求。仲量联行指出,事实上,除设住宅面积下限外,政府可以同时推行其他措施以提高市民的居住空间面积。
仲量联行项目策略及顾问部资深董事李远峰表示,政府应牵头为财政能力有限的市民提供充足的公共房屋供应。不论是租住或资助出售的公共房屋,均能为市民提供纳米楼以外、他们可负担的选择,同时满足他们对住屋的基本需要。如政府能提供足够且面积适宜的公共房屋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市民对纳米楼的需求自然会下降。不过,去年申请入住公屋的平均轮候时间达5.9年,为自1999年以来录得的最高水平,反映公屋供应严重短缺。
冀放宽重建项目地积比率
他又指出,另一措施是对于满足单位面积下限指引的重建项目,适度放宽地皮的地积比率,以作奖励措施。事实上,给予额外地积比率,不但能鼓励发展商兴建较大型单位,更有助促进市场的房屋供应。
仲量联行大中华研究部主管黄志辉则建议,放宽申请高成数按揭贷款的楼价上限,有助市民入市购买较大型单位。在现行政策下,首期预算有限的买家一般倾向购买较小型单位。如政府能放宽高成数按揭贷款上限,同时又提高超出楼价上限(特别是1000万元)物业的可申请按揭贷款成数,将有助增加置业人士的入市选择,促进较大型单位的需求。
据差饷物业估价署资料显示,纳米楼的存量已由2016年的9601伙逐步增至2020年的12175伙,占私人住宅总存量约1%。年前运输及房屋局发言人发布的资料指出,未来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供应约有9.8万伙,当中占8.5万伙为实用面积少于70平方米(约753平方呎)的中小型单位,占比约86.7%,比率较上一季升5个百分点,此比率及单位数目均属有纪录以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