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祖华:美方应该回到《开罗宣言》的初心

  中评社北京12月1日电(作者 顾祖华)今年是《开罗宣言》签署80周年。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国在开罗商讨进一步对日作战,议定战后安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同盟国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开罗宣言》奠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特别是东亚的格局,即使今天,它仍然是东亚格局的重要基础。

  一、《开罗宣言》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近代以来,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于1895年强行割中国台湾为殖民地,日俄旅顺战争后又开始蚕食中国东北领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扶持伪“满洲国”,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开罗宣言》规定,在使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这个规定一直追溯到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把日本殖民了近50年的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它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可以说是中国14年抗日战争最大的胜利果实。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发布《促台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即《波茨坦公告》),第八项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第一条就是,日本接受“中、美、英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这样,《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际法链条。在这里,没有现在美台经常炒作的“台湾地位未定论”,更没有联合国“托管”等有损中国主权的纠葛,台湾、澎湖列岛的主权完全归还给中国。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光复台湾仪式,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回归中国,为中国国共内战后主权没有分裂奠定了基础。   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再确认

  1949年,国共内战失败的蒋介石当局败退台湾,继续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对抗大陆,造成中国国家分裂。但是,在“两蒋时代”,“独”并不是两岸的主要矛盾,两岸都认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谁代表中国”才是两岸较量的核心。大陆以“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中国唯一合法代表,蒋介石则用“反攻大陆”与大陆争锋。这种斗争不仅在两岸的进行,更是中国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82年中美“八一七”公报中,又重申了上述内容。

  中美为什么要反复确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美国出于意识形态和冷战的需要,已经由《开罗宣言》大力主张台湾回归中国的国家,蜕变为用“台湾地位未定”制造中国分裂的国家。

  但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苏争霸斗争激烈,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这个国际环境下,美国虽然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心不甘情不愿,有时还在公告的英文版中玩点文字游戏,但是,表面上还是坚持了一个中国政策。美国与在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断交、废约、撤军”后中美正式建交,并规定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它非官方关系。虽然美国国会制定了“台湾关系法”,但它也不得不以“维持与台湾民间商务、文化及其他各种关系”为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有效防止了“台湾独立”、“两个中国”及“一中一台”的出现,维护了中国主权的完整。   三、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倒退是台海危机的根源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美国把中国定议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美国的所定义的一个中国政策与《开罗宣言》主张台湾回归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倒退。

  《开罗宣言》是美国起草的,表达了对日本放弃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坚定立场。而这几年,美国不断表示“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由“三个联合公报十台湾关系法十六项保证”组成,有时更把“台湾关系法”这个国内法置于三个公报前面,美国国务院网站介绍中取消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表述,美国在加大对台军售的基础上开始对“军援”,美国取消了高官访台限制。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中国唯一代表,但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持立场。

  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但如果“独立”是台湾自己的事。

  美国不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但认为台湾是一个政治实体。

  美国不认为对台军售与高官访台是支持“台湾独立”,但希望两岸永久分裂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的倒退,支持和纵容了“台独”活动,“倚美谋独”成为民进党当局的最大底气,使“台独”成为中美关系中最大的问题。

  四、明确“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才能真正稳定中美关系实现两岸和平

  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当然是为美国的国家战略服务的,但是,美国能打赢强加于中国的所谓中美竞争吗?答案是否定的。中美是世界上两个不可忽视的主要国家,共存共赢是世界的期盼。共存共赢就需要中美都作出改变,作为竞争施加方的美国更应主动调整对华政策,美国必须认识到台湾是中国生死悠关的问题,中国没有退让妥协的空间,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必须回归《开罗宣言》的本义,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明确反对“台湾独立”,明确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要把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作为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核心。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是当年美国的主张,得到英国、苏联的支持,也是《开罗宣言》等一系列国际条约规定的。美国当然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推翻国际共识,违反诺言。现在,台湾的民进党就是从否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来推动“台独”的,要稳定中美关系、维持两岸和平,国际社会就必须让两岸回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国际共识上来,而美国更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要把“反对台湾独立”作为美台关系的优先事项。美国一直说不支持“台湾独立”,这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在两蒋时代两岸都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现在统与“独”已是两岸结构性矛盾,“不支持”对“台独”已经没有震慑力了,只有语义明确的反对,才能使“台独”没有危害中美关系及两岸关系的空间。

  要把停止武装台湾作为支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第一步骤。对台军售及“军援”是美国支持“台独”活动的象征,它严重损害中国主权,损害中美互信。从“八一七”公报开始,中美就军售问题交涉了30多年,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成破坏中美关系及两岸关系的重要因素,美国应该履行诺言了。

  我们今天纪念《开罗宣言》就是感念它奠定了战后东亚的国际格局维护了世界和平,感念它坚定地主张台湾交还中国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应该回到《开罗宣言》的初心,支持中国的统一事业。

  (作者顾祖华,上海海峡两岸研究会驻会副会长、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2023年11月30日)   中评社北京12月1日电(作者 顾祖华)今年是《开罗宣言》签署80周年。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国在开罗商讨进一步对日作战,议定战后安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同盟国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开罗宣言》奠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特别是东亚的格局,即使今天,它仍然是东亚格局的重要基础。

  一、《开罗宣言》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近代以来,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于1895年强行割中国台湾为殖民地,日俄旅顺战争后又开始蚕食中国东北领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扶持伪“满洲国”,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开罗宣言》规定,在使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这个规定一直追溯到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把日本殖民了近50年的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它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可以说是中国14年抗日战争最大的胜利果实。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发布《促台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即《波茨坦公告》),第八项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第一条就是,日本接受“中、美、英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这样,《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际法链条。在这里,没有现在美台经常炒作的“台湾地位未定论”,更没有联合国“托管”等有损中国主权的纠葛,台湾、澎湖列岛的主权完全归还给中国。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光复台湾仪式,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回归中国,为中国国共内战后主权没有分裂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