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山语中评:担心牺牲金门来促发两岸战争
中评社台北3月20日电(记者 郑羿菲)曾任教于金门大学、落籍金门17载的周阳山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民进党政府藉金门事件强调“主权”与治权,如今骑虎难下。当绿营打破过去数十年的两岸默契,中国大陆派海警编队进入金厦“禁止、限制水域”执法,就是将过去的默契、模糊明确化,凸显没收了原来的默认空间。
周阳山指出,最近两岸关系发生这么多的事件,或者是民进党政府希望造成两岸关系紧张,甚至是制造两岸冲突,目的是一方面试探中国大陆的耐性,一方面则试探美国的底线。但台湾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陆官方主流意见还是以和统为主,但大陆民间支持武力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多,这是民进党政府在运作两岸关系上极度不智的方向,造成两岸民心向背的巨大损失。
周阳山说,214金门撞船事件演变至今折射出的两岸关系,就是只要违背九二共识、民进党政府做些凸显“主权”与治权的小动作,大陆就绝对不会容忍,且会透过具体行动,进一步限缩“台独”的企图与空间。另一方面,大陆海警与台湾海巡在无涉主权、治权的急难救助层面,仍是维持过去合作的空间。
周阳山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陆委会谘询委员、“立委”、“监察委员”、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教授。学术专长为政党体制与民主选举、东欧与俄罗斯政治、当代中国大陆政治体制、近代中国思想史等。
周阳山说,214金门撞船事件本来交给金门县政府、渔会、红十字会很容易就能处理。但民进党政府此次却下令地方政府不得介入,因此变得十分复杂,才会两边协商15次都没结果。民进党政府拒绝道歉,也因为没有执法录像,让整个运作程序出了事,造成现在骑虎难下的困境。
至于大陆海警日前在24小时内2度编队进入金门“禁止、限制水域”展开执法巡查。周阳山指出,既然民进党想凸显“主权”与治权,打破过去数十年的默契,大陆就必须把原本模糊的状况明确化。如同当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民众捐款私人购买钓鱼台,中国大陆自此派海警船巡逻钓鱼台海域,而钓鱼台现在实际上治权已变成中国大陆的海域。
周阳山认为,台“国防部”在1992年公告“禁限制水域”范围,对岸默许,但没有承认。换句话说,“禁限制水域”并不拥有法律效力,而是靠两岸的友善与默契来维持这样一个隐含的边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默契”。即便台湾提出在“禁限制水域”执法,但也只是单方面的宣示,对大陆来说这并不是执法,现在大陆以具体的海警执法,凸显没收了原来的默认空间。
周阳山说,从最近金厦海域的事件来看,金马海域实际上已是大陆海警在执法运作。但大陆海警与台湾海巡在急难救助层面,仍是维持过去合作的空间,包括大陆渔船“闽龙渔61222”14日清晨在金门东碇岛海域翻覆,两岸联合搜救。金门渔船17日出海钓鱼失联未归,大陆海警于18日凌晨救起。
周阳山指出,214金门撞船事件演变至今折射出的两岸关系,就是不得违背九二共识,反对一中原则,如果民进党政府老是要做凸显“主权”与治权的小动作,也就是所谓的“台独”,大陆绝对不会容忍,且会透过具体行动,进一步限缩“台独”的企图与空间。
周阳山认为,金门人长期饱受战争的威胁,但从1979年823炮战结束后,便已确定战火不会再来金门。金门民众也知道,若两岸关系要能持续的和平发展,最重要的基地就是金门。换句话说,金门是真正两岸一家亲、最好形成融合发展氛围的地方,同时现状上也是一日共同生活圈。再加上金门用水超过一半来自大陆,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可以说金门与大陆之间实质的融合是非常密切的,这些都没有受到影响。
周阳山说,金门民众担心的是,民进党政府要将更多的攻击武器送到金门,担心民进党政府牺牲金门来触发一场两岸战争。相信现在的“立法院”不会容许这样的行为,新的民意很清晰,但还是会有一小部分人希望制造冲突。
中评社台北3月20日电(记者 郑羿菲)曾任教于金门大学、落籍金门17载的周阳山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民进党政府藉金门事件强调“主权”与治权,如今骑虎难下。当绿营打破过去数十年的两岸默契,中国大陆派海警编队进入金厦“禁止、限制水域”执法,就是将过去的默契、模糊明确化,凸显没收了原来的默认空间。
周阳山指出,最近两岸关系发生这么多的事件,或者是民进党政府希望造成两岸关系紧张,甚至是制造两岸冲突,目的是一方面试探中国大陆的耐性,一方面则试探美国的底线。但台湾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陆官方主流意见还是以和统为主,但大陆民间支持武力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多,这是民进党政府在运作两岸关系上极度不智的方向,造成两岸民心向背的巨大损失。
周阳山说,214金门撞船事件演变至今折射出的两岸关系,就是只要违背九二共识、民进党政府做些凸显“主权”与治权的小动作,大陆就绝对不会容忍,且会透过具体行动,进一步限缩“台独”的企图与空间。另一方面,大陆海警与台湾海巡在无涉主权、治权的急难救助层面,仍是维持过去合作的空间。
周阳山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陆委会谘询委员、“立委”、“监察委员”、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教授。学术专长为政党体制与民主选举、东欧与俄罗斯政治、当代中国大陆政治体制、近代中国思想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