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智库论坛:李剑诸论台湾问题与中美冲突

中美交流基金会政策顾问李剑诸(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3月20日电(记者 束沐)中美交流基金会政策顾问李剑诸日前在主题为“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趋势评估”的论坛上分析了中美关系及两岸动向。李剑诸认为,中美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已经大到难以调和的程度,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大的冲突点,在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有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即便是目前几近冰点的两岸关系仍有可为。

  李剑诸首先指出,当前的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不容乐观,可从近月来一系列新闻事件窥见端倪。今年一月的台湾大选,号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赖清德胜选,升高了两岸对抗的态势;二月,金门渔船案,引起中外媒体高度关注。台湾著名学者赵春山甚至感叹,“大陆要对台湾动武,我一点也不惊讶”;三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谈及涉台问题时,清晰划出了底线和高线,“我们的政策很清晰,就是继续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的底线也很清楚,那就是绝不允许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他表示,最近美国众议院高票通过了禁止TikTok法案,拜登还不失时机表示,一旦法案到了他的办公桌,会立即签署。长期以美国为马首是瞻的英国政府,日前亦被传媒踢爆滥用“国家安全”概念,限制中方官员公务签证。他认为,拜登甫上台就提出“美国最大的长期挑战不是来自俄罗斯,而是中国”,本月初他在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平时闹得不可开交的驴象两党,唯有在打压中国的议题上很容易达成共识。

与会学者合影,从左至右: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所长李风,中美交流基金会政策顾问李剑诸,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部主任束沐,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杨明勋。

  李剑诸强调,以上这些例子在在表明,中美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已经大到难以调和的程度。他认为,中美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国家利益之争,发展道路之争。他举例说,美国总统拜登在三月初采取行动,阻止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他的理由很牵强,声称来自中国的接入互联网的汽车和卡车,将给国家安全带来风险,因为这些车的操作系统能把敏感信息传给中国政府。但事实上,中国的一些小型电动汽车售价不到1.1万美元,远低于美国制造的同类电动车价格。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美方不断拉长单边制裁清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无怪乎王毅强调,不能再允许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允许“有的国家必须在餐桌上、有的国家只能在菜单里”。

  李剑诸表示,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大的冲突点。如果说热战不可预测,冷战氛围下的脱钩、去风险化的手段将会花样翻新。他举例说,西方国家现在流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这仅是一个概念,更是美国的一项外交及贸易政策。2022年4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演说中首次提到“友岸外包”这个术语,提倡优先与盟国或价值观相近的国家发展贸易关系,并建立彼此互助的供应链。西方国家积极跟进,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软硬兼施。美国智库及舆论界,也在有意无意地造势予以配合。《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去年发表一篇题为《Corporations Can’t Ignore Geopolitics Anymore》的分析文章,声称“世界正逐渐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集团,企业未来将再也无法忽视地缘政治上的风险”。   他认为,美国鼓吹把生产和供应链转移到“友好”或邻近国家,将是长期趋势。“友岸外包”已悄悄对中国及墨西哥等国的贸易出口造成此消彼长的影响。西方大企除了陆续宣布扩大在墨西哥的投资及产能,亦在拉拢其他的新兴经济体。主导欧盟对华政策的德法就积极拉拢印度。法国表示坚定支持印度入常,德国则通过一系列新的经贸协议,近乎赤裸地表达希望印度取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领导地位。用心更险恶的是,西方学界正在从政治上操弄已经过时的“全球南方”概念,意在把中国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孤立中国,抬高印度,使之充当全球南方的“领头羊”。

  李剑诸表示,在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有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在与美国博弈的过程中,中方其实由很多事情可以做。例如,英国《金融时报》亦注意到,面对美国高额征收关税的打压,中国出口企业通过墨西哥规避,展示出中资的韧性及应变能力,且突显拜登政府调整供应链、减少对中国依赖的难度。他认为,即使是目前几近冰点的两岸关系,仍有可为。

  “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期间就指出,要积极推动两岸科技、农业、人文、青年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李剑诸认为,诚如习主席所言,只要在对台工作大局中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就能更好地“团结海内外、岛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不断壮大反独促统力量,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与中评智库基金会于3月8日在香港举办论坛,主题是“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趋势评估”。论坛由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所长李风主持,与会评论员有: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中美交流基金会政策顾问李剑诸,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执行长罗祥喜、研究部主任束沐,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杨明勋。

中美交流基金会政策顾问李剑诸(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3月20日电(记者 束沐)中美交流基金会政策顾问李剑诸日前在主题为“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趋势评估”的论坛上分析了中美关系及两岸动向。李剑诸认为,中美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已经大到难以调和的程度,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大的冲突点,在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有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即便是目前几近冰点的两岸关系仍有可为。

  李剑诸首先指出,当前的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不容乐观,可从近月来一系列新闻事件窥见端倪。今年一月的台湾大选,号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赖清德胜选,升高了两岸对抗的态势;二月,金门渔船案,引起中外媒体高度关注。台湾著名学者赵春山甚至感叹,“大陆要对台湾动武,我一点也不惊讶”;三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谈及涉台问题时,清晰划出了底线和高线,“我们的政策很清晰,就是继续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的底线也很清楚,那就是绝不允许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他表示,最近美国众议院高票通过了禁止TikTok法案,拜登还不失时机表示,一旦法案到了他的办公桌,会立即签署。长期以美国为马首是瞻的英国政府,日前亦被传媒踢爆滥用“国家安全”概念,限制中方官员公务签证。他认为,拜登甫上台就提出“美国最大的长期挑战不是来自俄罗斯,而是中国”,本月初他在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平时闹得不可开交的驴象两党,唯有在打压中国的议题上很容易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