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
去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8%、0.4%和3.9%,今年则分别达到4.8%、6.2%和4.9%。虽然第二季度同比增幅达到6.2%,但仍低于预期,因为去年同期的基数仅为0.4%。去年第四季度的增幅为2.9%,今年第四季度只要达到4.4%即可实现全年的预定目标。从去年同期的基数来看,第四季度超出这一增幅没有任何问题,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第四季度的增长率为5.7%。
此前,市场对前三季度GDP增速预测普遍在5%左右,第三季度GDP增速预测在4.5%左右。从各口径来看,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各自释放出不同程度的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消费一直是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而到了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达到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占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而刚刚公布的9月份消费数据显示,消费仍在加快恢复。市场活跃度也在明显提升。此前的中秋和国庆长假,无论是出行人数还是旅游消费数据,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季度是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期。7月份以来,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高温天气和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放缓。在中国经济努力爬坡过坎之际,各地区各部门协同发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从三季度以来多个领域、多项指标同时出现积极变化。
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看,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回升势头较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新三样”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出口同比增长41.7%;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中国9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将达4.4%。
中国经济运行实现恢复向好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但必须看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前进的过程,中国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积极变化有些还是初步的,有些积极变化的可持续性还有待继续观察。
在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集体疲软乏力的状况下,中国经济今年第三季度的表现无疑使国际社会受到了鼓舞。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版如此评述: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正发生变化,预计消费将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
彭博社的述评则指出:随着中国政府的支持措施开始发挥作用,经济活动近来已显示出一些稳定迹象。工厂生产逐渐回升,出口降幅收窄,家庭消费正在复苏,这为中国经济实现预定增长目标带来希望。
在第三季度数据公布后,摩根大通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数从5.0%上调至5.2%,野村证券则将将这一预测从4.8%调高至5.1%。
接下来,各地方各部门要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
去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8%、0.4%和3.9%,今年则分别达到4.8%、6.2%和4.9%。虽然第二季度同比增幅达到6.2%,但仍低于预期,因为去年同期的基数仅为0.4%。去年第四季度的增幅为2.9%,今年第四季度只要达到4.4%即可实现全年的预定目标。从去年同期的基数来看,第四季度超出这一增幅没有任何问题,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第四季度的增长率为5.7%。
此前,市场对前三季度GDP增速预测普遍在5%左右,第三季度GDP增速预测在4.5%左右。从各口径来看,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各自释放出不同程度的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消费一直是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而到了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达到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占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而刚刚公布的9月份消费数据显示,消费仍在加快恢复。市场活跃度也在明显提升。此前的中秋和国庆长假,无论是出行人数还是旅游消费数据,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季度是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期。7月份以来,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高温天气和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放缓。在中国经济努力爬坡过坎之际,各地区各部门协同发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从三季度以来多个领域、多项指标同时出现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