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中日专家对话 开诚布公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 郭至君)第十九届北京-东京论坛日前在京召开,期间,两国安全、军事、经济、人文领域的专家和代表性人物共聚一堂,对当前中日两国关系建言献策。中评社记者留意到,在安全方面,两国专家坦诚地面对面地交换了意见建议,把彼此的顾虑和担忧都开诚布公地与对方讨论。
中方总结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归泳涛表示,中方把台湾海峡局势作为日美同盟军事合作重要内容的动向,表达了关切。同时中方对日本最近出台的一系列重要的安全外交政策文件,以及从中所反映出来的日方对安全威胁认识的变化,以及日本防卫政策的发展方向的变化也表达了关切。其中包括日方一些夸大中国威胁论的动向,日方大幅度增加防卫预算,防卫力从防御转向将强调反击能力的动向等等。
“另外中方还对最近日美同盟走向多边化的动向提出了问题,日方对上述问题做了回应,同时日方还提到了朝鲜半岛形势,特别是朝鲜核导计划的发展,以及近来朝鲜和俄罗斯关系日渐紧密等动向,从中日双边的安全关系来看,中方指出了两个重要的令人担忧的心情情况,一个是双方在安全领域还存在很大的误解,倾向于把对方的防御性行为视为进攻性的行为,从而有陷入安全困境的危险,甚至可能导致两国不自觉的走上军备竞赛的道路。”归泳涛说。
归泳涛指出,另一个值得担忧的情况是双方在安全领域的紧张关系或者说不信任的加剧,使得安全问题还波及到经济技术、人文交流等其他领域,也就是所谓过度安全化或者泛安全化的倾向中。刚才特别提到日本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经济安全保障政策的措施,还加入了美国试图构建的排他性的一些技术上的供应链上的集团,这些都不利于双方恢复信任和合作。
归泳涛表示,在如何应对这些安全挑战方面,中日双方有很大的共识,双方最重要的共识就是两国亟待恢复和进一步加强对话交流机制。就对话的内容来说,中方认为首先要有对双方存在的重要分歧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危机管理。第二是要尽可能的消除双方之间对重大问题的一些误解。第三,要积极的寻找双方在安全领域的共同利益,并且在这些方面开展合作。
有关双方对话交流的形式,归泳涛说,中方学者认为在领导人的层面,在部长级的层面,以及在事务工作级的层面,都应该恢复和增加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以便减少分歧,增进共识。双方还具体谈到了恢复防务部门之间的安全对话,提到了对政府防务外交领域的政府官员之间开展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在军事教育领域开展相互交流等一些具体的建议。
归泳涛称:“最后双方与会者回顾了45年前中日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期的历史,双方都认为在这个重要的纪念的时刻,不忘初心,继续协作,为缔造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做出贡献是两国共同的责任。
“我们达成共识的有几点,首先就是亚太地区的安保环境有一种闭塞感,那么是不是现有的这种机制体制就已经足够呢?东亚的安保环境越来越严峻,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的。虽然暂时我们可能拿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说,那是因为我们对话不充分产生了误会。特别是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关于它是否有攻击的意图,其实产生了一些误解,所以也希望中国能够想他国进行说明,为了建立互信,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宫本表示。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 郭至君)第十九届北京-东京论坛日前在京召开,期间,两国安全、军事、经济、人文领域的专家和代表性人物共聚一堂,对当前中日两国关系建言献策。中评社记者留意到,在安全方面,两国专家坦诚地面对面地交换了意见建议,把彼此的顾虑和担忧都开诚布公地与对方讨论。
中方总结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归泳涛表示,中方把台湾海峡局势作为日美同盟军事合作重要内容的动向,表达了关切。同时中方对日本最近出台的一系列重要的安全外交政策文件,以及从中所反映出来的日方对安全威胁认识的变化,以及日本防卫政策的发展方向的变化也表达了关切。其中包括日方一些夸大中国威胁论的动向,日方大幅度增加防卫预算,防卫力从防御转向将强调反击能力的动向等等。
“另外中方还对最近日美同盟走向多边化的动向提出了问题,日方对上述问题做了回应,同时日方还提到了朝鲜半岛形势,特别是朝鲜核导计划的发展,以及近来朝鲜和俄罗斯关系日渐紧密等动向,从中日双边的安全关系来看,中方指出了两个重要的令人担忧的心情情况,一个是双方在安全领域还存在很大的误解,倾向于把对方的防御性行为视为进攻性的行为,从而有陷入安全困境的危险,甚至可能导致两国不自觉的走上军备竞赛的道路。”归泳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