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智库论坛:罗祥喜论两岸风险源与大趋势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3月19日电(记者 束沐)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日前在主题为“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趋势评估”论坛上表示,从短期或近期来看,两岸关系的发展充满变数和挑战,但从长期或发展的角度来看,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难逆,统一是必然的前景。

  罗祥喜表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发生百年不遇大变局的当下,两岸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评估可能风险,并为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提出政策建言,是涉两岸关系智库的题中应有之义。

  两岸关系发展的风险源

  罗祥喜认为,在两岸关系上,近年来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变化很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特别值得关注和担忧的是一些可能带来风险、挑战或变数的重要变化,最为现实的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

  首先,两岸缺乏正常的官方、半官方沟通对话管道所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越来越大。八年前的政党轮替,因为再度执政的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以致两岸缺乏共同的政治基础,原有的官方、半官方沟通管道和交流合作逐渐中断,双向民间交流往来也减少、中断或变形,成为这些年两岸关系愈趋复杂严峻的重要原因,也是发生问题之后无法得到即时妥善解决的根源之一。今年春节期间发生在福建金厦海域的2·14撞船事件的处理,之所以久拖不决、成为新年度两岸关系上的重要负面事件,与两岸没有正常的沟通对话管道、互信严重不足有密切的关系,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备受关注。

与会学者合影,(中评社图片)

  其次,民进党在台湾2024选举中获胜继续执政,打破了过去三十年每八年政党轮替一次的惯性,加上当选的赖清德更加明显的“台独”理念与个人风格,以致各方普遍不看好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认为变数更多、不确定性更大、情势更为严峻、忧虑更加浓重。同时,还有一个愈趋严重的结构性问题,那就是民进党连续多年的执政之后,两岸人员往来深受影响,民进党或绿营人士与大陆人士交流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能够深刻瞭解、理性务实看待大陆发展变化及大陆对台政策主张的民进党或绿营人士越来越少,对两岸情势的研判和处理出现误判的机率上升。如此状况再延续下去,台海风险极可能有增无减。当然民进党执政当局直接、间接、或明或暗的“台独”分裂和“去中国化”活动,以及对两岸交流往来的限制和打压,也增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和风险。

  其三,中国国民党虽然还在台湾多数县市执政,但国民党作为台湾最大的在野党,监督能力下降,两岸论述趋绿,主导台湾政治走向的能力减弱。在台湾政党生态中,国民党的主要优势之一是与大陆有悠久、密切、多元的交流往来,有互信基础,比较有能力处理两岸关系,其关键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是,随着这些年台湾政治的发展变化和多次在“总统”选举中败北,国民党也出现异化的迹象和趋势,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是传统核心价值流失、两岸论述倒退、两岸思维绿营化,或者基于种种现实考量刻意与大陆保持距离,不少人甚至把败选归因于国民党的两岸路线,认为要淡化“九二共识”,等等。这些迹象或趋势,不仅不利于国民党的发展,也增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四,美国介入台湾政治发展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外力干涉有增无减。这是这些年台海局势持续紧张、充满变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台湾问题向来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因此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美国逐渐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台湾被美国视为中美博弈、遏制中国发展的“棋子”,加强涉台“立法”、提升美台往来层级、提高售台武器的数量和质量、深化美台军事交流合作、加强武装台湾的力度等,都是具体的反映。同时,美国也鼓励、支持一些盟友加强涉台表态或干预。毫无疑问,外力的干涉是台湾问题复杂化、台海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其五,涉及台湾问题或两岸关系的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加上前述种种原因,演变成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风险大为提高,值得高度重视。

  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难逆

  罗祥喜指出,从两岸关系的现状来看,或者从短期来看,可以说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情势相当复杂严峻,但从发展的角度和长期的趋势来看,两岸关系并不悲观,当前的种种风险、挑战或变数,都会在发展过程中化解或转变,两岸的统一大势难逆。因此,我们在看到两岸关系发展的种种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或趋势,比较重要的至少有以下几个:

  首先,大陆一直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推动国家统一进程。比如说,台湾2024选举结果,增添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变数与挑战,但并没有影响大陆推进两岸统一的决心,也没有改变大陆的对台政策方向:大陆的对台政策取向仍然是和平统一,仍强调会坚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对“台独”分裂势力或外部势力干涉、挑衅保持高度警觉,做好各种应对准备。从今年的大陆对台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相关政策表述都更加突显两个重点:一是坚决反对、打击“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二是继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国家统一进程,反映了大陆应变台海变局的定力、实力和能力。   其次,台湾2024选举结果表明,台湾六成的选民没有支持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希望两岸交流交往、和平发展仍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与此同时,认为台湾不可能“独立”、“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台独”意味着战争、“台独”只是一些绿营政治人物骗取选票的工具,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共同看法。民进党虽然继续执政,但执政基础弱化,赖清德也只赢得民进党的基本盘,台湾的主流民意与民进党有渐行渐远之势。这种民意取向和民情态势,也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

  其三,两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大陆,融合发展已从理念转化为政策、实践,反映了大陆涉台政策思维的变化。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统一进程、丰富统一实践的动力。大陆各方对融合发展理念、政策的解读和研究重点,已转向如何克服融合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融合发展的深化。

  其四,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吸引力有增无减。无论从现实还是从趋势上看,大陆除了是台湾主要的对外投资目的地和贸易市场外,也是台湾各种人才的主要流向目的地,到大陆求学、就业、创业、生活的台湾年轻人越来越多就是明证。台湾同胞在大陆,不仅不受歧视,而且还备受尊重和关爱,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不断完善,让台湾同胞比较容易进入大陆的主流社会,这与很多台湾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3月19日电(记者 束沐)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日前在主题为“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趋势评估”论坛上表示,从短期或近期来看,两岸关系的发展充满变数和挑战,但从长期或发展的角度来看,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难逆,统一是必然的前景。

  罗祥喜表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发生百年不遇大变局的当下,两岸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评估可能风险,并为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提出政策建言,是涉两岸关系智库的题中应有之义。

  两岸关系发展的风险源

  罗祥喜认为,在两岸关系上,近年来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变化很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特别值得关注和担忧的是一些可能带来风险、挑战或变数的重要变化,最为现实的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

  首先,两岸缺乏正常的官方、半官方沟通对话管道所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越来越大。八年前的政党轮替,因为再度执政的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以致两岸缺乏共同的政治基础,原有的官方、半官方沟通管道和交流合作逐渐中断,双向民间交流往来也减少、中断或变形,成为这些年两岸关系愈趋复杂严峻的重要原因,也是发生问题之后无法得到即时妥善解决的根源之一。今年春节期间发生在福建金厦海域的2·14撞船事件的处理,之所以久拖不决、成为新年度两岸关系上的重要负面事件,与两岸没有正常的沟通对话管道、互信严重不足有密切的关系,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