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正东语中评:蔡政府玩文字游戏很不智
中评社台北10月6日电(记者 杨腾凯)马英九不满蔡政府称双十节为“Taiwan National Day”(“台湾国庆日”)偷渡“台独”,拒出席今年双十庆典。对此,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向中评社表示,现在美国要和中国改善关系,并继续自身的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独”,蔡政府还玩文字游戏很不智,马英九是希望藉此加强民众的“国家认同”。
左正东为丹佛大学国际研究博士,曾任台湾大学社科院中国研究中心执行长,并于江启臣出任国民党主席时,出任过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现为台大政治系教授,研究专长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东亚区域整合、东南亚等。
蔡英文政府过去就使用过“Taiwan National Day”,已连续3年,马英九是今年才拒绝出席双十庆典,时间点上有什么特殊考量吗?
左正东指出,首先马英九去年其实就提过类似看法,因为马个性比较温和,他过去的看法是希望蔡政府有所改善,今年显然蔡政府没有改善,所以马英九才采取一个比较激烈的动作。当然第二个,整体环境其实很清楚,包括美国也不支持“台独”,然后美国与中国大陆现在也要改善关系,美国也强调要继续自己的一中政策,在这样的背景底下,蔡政府如果还要在双十节玩文字上的游戏,这当然相当不智,马英九应该也希望利用这样的机会,加强认同。
左正东表示,民进党一向对美国的一中政策是视而不见的,民进党也许还觉得“National Day”的做法不会踩到美国红线,但是这样的做法重点不只是有没有踩到美国红线而已,而是你会混淆民众的认同,这是团结最重要的基础,所以民进党的做法就算不是踩到了美国红线,也不利于团结以及效忠。
左正东进一步指出,如果两岸都主张一个中国,将是两岸和平很重要的支撑,现在情况就是说,“中华民国宪法”依然把两岸都视为“中华民国”的领土,这样的架构并没有改变,所以我们庆祝“国庆”,也不应该违背“宪法”的框架。
马英九登高一呼后,会不会引起认同与不同两方的民意发生对立?
左正东表示,民进党可能会往这个方向操作,但民进党应该也知道,这样操作对他来讲是不利的,因为如果民进党太过强调没有“中华民国”的台湾认同,这其实会增加中间选民的疑虑。当然对蓝营来说,确实也应该同步去强调台湾的认同,“中华民国”与台湾这两个元素是同时存在于台湾社会的,只是说台湾与“中华民国”各有不同的角色与功能。我们庆祝“国庆”的时候,我们“国家”是“中华民国”,我们的政府体制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这一点还是应该要非常清楚的。
左正东指出,大陆军机军舰绕台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最近的确有比较异常的情况,不过马英九应该不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马英九看的还是民众的感情。
民进党只在英文上使用“Taiwan National Day”,有让“台独”用“中华民国”借壳上市的意味吗?
左正东表示,很多人有负面的解读,自己不愿意在这部分多做强调,但自己是认为,其实不是只有这一次文字使用的问题,蔡英文甚至赖清德在正式场合里头讲过几次“中华民国”?尤其是赖清德,对于赖而言,“中华民国”好像是非常难以启齿的称号,这其实是不够格的,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左正东指出,马英不仅是执著于那面旗帜上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标语,重点是在于我们现在的政府,这个称之为“中华民国”的政府,到底对“中华民国”有多大的效忠?如果正副“总统”不能当全民的表率来效忠,那又要如何期待人民效忠?
左正东指出,前一阵子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长孙晓雅也说过,美国还是鼓励两岸对话,而且领导人应该避战,这些都和国民党长期的路线一致,所以就目前的气氛来看,美国应该会欢迎一位能与中国大陆和平相处的新领导人。
中评社台北10月6日电(记者 杨腾凯)马英九不满蔡政府称双十节为“Taiwan National Day”(“台湾国庆日”)偷渡“台独”,拒出席今年双十庆典。对此,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向中评社表示,现在美国要和中国改善关系,并继续自身的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独”,蔡政府还玩文字游戏很不智,马英九是希望藉此加强民众的“国家认同”。
左正东为丹佛大学国际研究博士,曾任台湾大学社科院中国研究中心执行长,并于江启臣出任国民党主席时,出任过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现为台大政治系教授,研究专长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东亚区域整合、东南亚等。
蔡英文政府过去就使用过“Taiwan National Day”,已连续3年,马英九是今年才拒绝出席双十庆典,时间点上有什么特殊考量吗?
左正东指出,首先马英九去年其实就提过类似看法,因为马个性比较温和,他过去的看法是希望蔡政府有所改善,今年显然蔡政府没有改善,所以马英九才采取一个比较激烈的动作。当然第二个,整体环境其实很清楚,包括美国也不支持“台独”,然后美国与中国大陆现在也要改善关系,美国也强调要继续自己的一中政策,在这样的背景底下,蔡政府如果还要在双十节玩文字上的游戏,这当然相当不智,马英九应该也希望利用这样的机会,加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