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必荣语中评:中美趋缓和 台湾怎么办?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必荣。(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2月13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必荣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美关系大方向朝向缓和,双方都在避免升级为冲突,所以可以看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会晤,透露中美两国领袖很快会“通话”。但与此同时诺鲁与台断交,则凸显美国无法帮台稳住“友邦”。

  刘必荣说,诺鲁与台断交,甚至吐瓦鲁传出未来可能与台断交的消息,也凸显两大讯号,一、美国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逐渐式微。二、中国大陆藉此警告民进党政府、胜选的赖清德,不要轻举妄动。而M503航线取消偏置,也同样是大陆给赖的下马威,大陆已不需与台湾协商,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这都是对台湾政策紧缩的一部分。特别是赖清德与大陆没有互信,两岸如何建立互信,是当前最大的问题。   刘必荣提醒,且赖清德520就任后,还得面临没办法拒绝美国政治人物的风险,如2022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台湾能说No吗?中美共管台湾是在美国为理性的情况下。当未来可能是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当选,或是激进的美国政治人物,一切就都很难说。

  刘必荣,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维吉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博士,研究专长为国际政治、外交政策与东南亚研究等,并专研谈判理论、孙子兵法与冲突解决等。目前除任教于东吴大学政治系,亦为台北市谈判研究发展协会理事长与和风谈判学院主持人。

  刘必荣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美关系的大方向是缓和的,但中国大陆仍在听其言、观其行,在台湾议题进行“非常有用、直接且坦诚的对话”。   刘必荣指出,2022年峇里岛习拜会,原本就决定让中美关系往和缓的方向走,但2023年2月份发生气球事件,导致布林肯访华行程延后了半年多,代表这半年多的时间中美关系存在障碍,只是这样的障碍在2023年旧金山习拜会后,又回到峇里岛习拜会的方向,但会不会再度发生事件等,引起中美其中一方的反弹,影响又多大,大家都不晓得。

  刘必荣表示,美国、日本、澳洲从1980年代开始,就将南太平洋视作势力范围,南太平洋岛国因此希望引进另一大国平衡,也就是中国透过一带一路将势力范围伸入南太平洋,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开始挽回不了这些南太平洋小国、影响力逐渐式微,从2019年索罗门与台断交,就能看到这样的趋势,2023年洪都拉斯也与台断交,就能看到美国想帮台湾,只是力有未逮。

  刘必荣说,诺鲁、吐瓦鲁这些小国,对中国来说都是可拿、可不拿的,但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拿走诺鲁?很明显就是带着警告的意味对台施压,台湾能留多少“友邦”、会不会再有断交的消息,主动权在大陆,像是史瓦帝尼始终被排除在中非论坛外,梵蒂冈现在都是顶着非常大的压力,随时都可能有风吹草动。   刘必荣指出,以前台湾靠美国帮一起维持“友邦”,当现在美国影响力逐渐式微,就只能靠自己,当台湾的力量、银弹攻势都打不过中国大陆,就必须从大战略上思考,而不是仅止于战术上维持对外关系。大战略就是两岸必须要和解,马英九执政时被嘲笑是“外交休克”,那现在呢?一个“外交部长”断交那么多国后,依然在位,是不在意?台湾的“外交”空间是受到两岸关系所影响。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必荣。(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2月13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必荣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美关系大方向朝向缓和,双方都在避免升级为冲突,所以可以看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会晤,透露中美两国领袖很快会“通话”。但与此同时诺鲁与台断交,则凸显美国无法帮台稳住“友邦”。

  刘必荣说,诺鲁与台断交,甚至吐瓦鲁传出未来可能与台断交的消息,也凸显两大讯号,一、美国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逐渐式微。二、中国大陆藉此警告民进党政府、胜选的赖清德,不要轻举妄动。而M503航线取消偏置,也同样是大陆给赖的下马威,大陆已不需与台湾协商,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这都是对台湾政策紧缩的一部分。特别是赖清德与大陆没有互信,两岸如何建立互信,是当前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