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遇见长安 远赴人间惊鸿宴
中评社西安2月12日电(实习记者 马一鸣)西安古称长安,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关中平原中部。作为2023年名副其实的“最热”旅游城市,西安到底为什么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呢?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长安盛世颜,跨越千年,赴会长安。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周长13.74千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西安城墙的防御性很强,城外的护城河为第一道防线,河上设有吊桥,是进出的唯一通道。吊桥白天降落在护城河两岸,供人出入。晚上吊桥升在空中,就断绝了进城的道路。城门外有间楼(也叫谯楼),用以打更和报警,为第二道防线。闸楼后边是箭楼,外面墙体笔直,箭孔密布,便于瞭望和射击,这是第三道防线。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含光路西安城墙含光门内,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内主要展示唐含光门门道、城墙断面(包含隋唐、唐晚期至五代、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的土遗址内容)和隋唐过水涵洞遗址。含光门门址的平面形状呈长方形,以纯净的黄土版筑而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安城墙历经二虎守长安时的惨烈搏杀,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的轰炸,20世纪80年代市民义务劳动的整修,以及如今的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全国汉服婚礼,号称“天下第一礼”的《醉长安——大唐迎宾盛礼》……这些城市记忆同城墙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成为富有历史价值的人文财富。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一入夜,西安就变成了长安,大唐不夜城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的大雁塔脚下,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如果你想身临其境感受《妖猫传》里的繁华长安,来这里准没错!夜晚的不夜城就是盛唐,各大主题雕塑,建筑外观,处处都有唐风氛围的营造。“诗意长安”灯组链接了传统唐诗文化,还有2023年爆火出圈的《盛唐密盒》,演员们会在夜晚“穿越”到现代,用幽默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知识。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构建于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西安钟楼是中国现存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钟楼。明代西安是西北军政重镇,所以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来说,西安钟楼都居中国同类建筑之首。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这座城市一直欢迎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古长安欣赏不一样的美景,品尝不一样的美食,感受盛唐的气度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