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飞:乡村文化振兴为台胞提供广阔空间
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李子宁)厦门市台湾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杨仁飞日前发表论文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不可或缺关键一环。文化振兴将发挥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引领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路径设计与制度安排,进一步发掘乡村文化优势,调动民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使中华文化与现代文化深深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引领中国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在两岸融合、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台湾同胞可以发挥所长、透过以文化科技、文旅创新等领域的文化振兴自觉参与,深耕大陆,共同厚植、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融合、心灵契合,共同凝聚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力量。
杨仁飞表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强化广大干部与民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视,瞭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也是生产力,使得乡村产业格局更加完善、乡村基础实施更加现代化、乡村环境更加优化,美丽中国的图案上有更丰富的中国文化与中国价值。福建作为两岸融合的先行先试区,作为台胞登陆的第一家园,我们要调动台湾同胞的积极性,使之自觉透过文化科技投入、文旅创新介入、传统文化再发掘、整理、活化与传承,科技与文化的活力注入到文化乡村振兴领域中,两岸同胞携手弘扬中华文化,共同深化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认同走向新时代。
在第二届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论坛上,杨仁飞指出,近年来,花海经济已成为区域文旅经济的新热点,浙江灵隐寺的花季热、福建的樱花茶园旅游热,背后是文旅、新形态种植与美学文化的结合,它迎合了实现小康社会后中国城乡民众精神需要。而台湾同胞将其擅长的精致农业、文旅休闲产业发扬广大,并且运用数字赋能、网络传播及文化科技的整合,源源不断开拓两岸融合的新形式。
一是抓住两岸科技创造力对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加持作用,鼓励、支持台湾科技、文化科技产业与产品入大陆发展,形成优势农业科技产业。
二是以点带面,加快已登陆的台青等群体对乡村振兴战略兴趣与的参与感与投入力度。
三是立足两岸民间机构,包括民间信仰机构与团体,发挥他们特有的凝结力量与社会关系网,在共同传承、弘扬传统民俗上有新作为。
四是增强文化创新与拓展意识;五是探索两岸文化机构与文化人共同将中国文化进两岸校园的工程。
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李子宁)厦门市台湾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杨仁飞日前发表论文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不可或缺关键一环。文化振兴将发挥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引领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路径设计与制度安排,进一步发掘乡村文化优势,调动民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使中华文化与现代文化深深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引领中国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在两岸融合、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台湾同胞可以发挥所长、透过以文化科技、文旅创新等领域的文化振兴自觉参与,深耕大陆,共同厚植、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融合、心灵契合,共同凝聚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力量。
杨仁飞表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强化广大干部与民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视,瞭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也是生产力,使得乡村产业格局更加完善、乡村基础实施更加现代化、乡村环境更加优化,美丽中国的图案上有更丰富的中国文化与中国价值。福建作为两岸融合的先行先试区,作为台胞登陆的第一家园,我们要调动台湾同胞的积极性,使之自觉透过文化科技投入、文旅创新介入、传统文化再发掘、整理、活化与传承,科技与文化的活力注入到文化乡村振兴领域中,两岸同胞携手弘扬中华文化,共同深化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认同走向新时代。
在第二届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论坛上,杨仁飞指出,近年来,花海经济已成为区域文旅经济的新热点,浙江灵隐寺的花季热、福建的樱花茶园旅游热,背后是文旅、新形态种植与美学文化的结合,它迎合了实现小康社会后中国城乡民众精神需要。而台湾同胞将其擅长的精致农业、文旅休闲产业发扬广大,并且运用数字赋能、网络传播及文化科技的整合,源源不断开拓两岸融合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