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丽:智库的全球化治理能力发展研究
中评社北京9月3日电(助理记者 蔡卓君)8月17日下午,全球化智库(CCG)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在北京CCG总部举办新书发布会暨CCG创办15周年系列活动,活动发布了全球智库研究最新重磅图书《大国智库2.0》,来自国内20多位中国智库领军人物和智库相关领域资深研究学者出席活动,并围绕智库建设与创新发展展开热烈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围绕智库全球化治理能力展开说明。
王莉丽表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自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全球性危机,世界各国急需加强对话与协作。但严峻的是,伴随疫情影响大国合作受阻。在全球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中,智库作为具有较强公信力的政策研究机构和典型的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凸显,通过思想创新、舆论传播、跨国智库、网络建构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来弥合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不足,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提供倾听与对话、协商与合作的平台与可能性路径。
王莉丽认为,智库全球治理能力的具体样态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全球公共思想的产品供给、舆论影响力的传播及跨国智库网络建构。作为不具备行政权力的非国家行为体,智库在公共思想产品供给的方式主要体现为针对全球性的议题组织会议发表研究报告和政策评论,而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及与外部大众传媒的合作构建融媒体进行舆论传播是智库在全球治理中获得影响力的重要的途径。通过跨国智库网络建构,智库可以在全球治理中与各个国家地区进行平等协商沟通。
她指出,通过全球智库案例分析比较得出一个结论:相对于中国智库,美欧智库的跨国智库网络及舆论传播影响力更具优势,但在全球公共思想产品供给方面,美国智库则体现出美国优先的狭隘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其在全球治理上作用的发挥。而中国智库的全球治理能力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在政策制定、思想阐述中的协商及生产公共思想产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全球疫情期间,全球化智库(CCG)还组织了系列的线上会议,聚焦全球议题,与世界各国政策专家及媒体进行了交流与对话,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目前中国智库发展进入推进深化改革的阶段,王莉丽表示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自主理论体系,提升自主知识生产和创新能力,应当以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引领全球智库发展。
第二,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国家利益和人类进步为准则建设中国智库,进行思想传播、公共外交,但与此同时要加强研究独立性与国家利益并重,更好为国家战略服务。
第四,要坚持以思想创新为基础,进行全方位的智库的舆论传播,尤其是国际舆论传播,应当适应数字时代的传播特点和受众需求,提升智库的数字传播及与数字对话的能力;通过多元叙事与传播策略,为国际受众提供竞争性真相,实现情感认同与关系建构,最终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评社北京9月3日电(助理记者 蔡卓君)8月17日下午,全球化智库(CCG)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在北京CCG总部举办新书发布会暨CCG创办15周年系列活动,活动发布了全球智库研究最新重磅图书《大国智库2.0》,来自国内20多位中国智库领军人物和智库相关领域资深研究学者出席活动,并围绕智库建设与创新发展展开热烈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围绕智库全球化治理能力展开说明。
王莉丽表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自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全球性危机,世界各国急需加强对话与协作。但严峻的是,伴随疫情影响大国合作受阻。在全球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中,智库作为具有较强公信力的政策研究机构和典型的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凸显,通过思想创新、舆论传播、跨国智库、网络建构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来弥合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不足,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提供倾听与对话、协商与合作的平台与可能性路径。
王莉丽认为,智库全球治理能力的具体样态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全球公共思想的产品供给、舆论影响力的传播及跨国智库网络建构。作为不具备行政权力的非国家行为体,智库在公共思想产品供给的方式主要体现为针对全球性的议题组织会议发表研究报告和政策评论,而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及与外部大众传媒的合作构建融媒体进行舆论传播是智库在全球治理中获得影响力的重要的途径。通过跨国智库网络建构,智库可以在全球治理中与各个国家地区进行平等协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