镑汇狂泻 英伦买楼蚀到入肉

分析认为,英国虽然已撤回减税计划,但引爆的经济炸弹不容忽视。(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0月10日电/大公报报导,英国9月23日推出半个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减税方案,对企业和富人全面减税,并计划发行1939亿英镑国债,引发市场惶恐,纷纷抛售英镑资产,英镑汇价屡创新低,及后英国保守党政府决定取消计划,但最新民调已显示,超过五成民众要求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下台。记者访问一些熟知当地的投资者,瞭解到他们不看好英国经济,认为今年英镑兑美元很可能跌至1算,并警告买英国楼随时蚀到“入肉”。

  永裕证券董事总经理谢明光是证券业老行尊,从小在英国读书,毕业后在当地工作。由于修读的科目与会计有关,所以在英国会计师楼任审计,其后获邀加盟航空公司担任财务主管,见证了英国经济的逐渐衰败。

  1989年末,谢明光从英国回流香港。他说:“1970年代中后期,英国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向IMF紧急贷款,同时大幅削减公共开支。到1978年英镑兑美元曾经跌至1算,当时英国近乎跪地乞求,要求多个国家增加英镑外汇储备,这才逃过一次危机。”

  英国工业优势尽失

  谢明光认为,现在英国的情况比1978年更差,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在英国工作期间,已察觉到英国工业,例如汽车及电视机制造开始走下坡,面对欧洲其他国家、日本及韩国的竞争,英国很多企业的规模逐渐收缩。当时航空业仍然具竞争力,但时至今日早已失去当年的优势,英国推出减税政策期间,已清楚让全球投资者看到,根本对英国的经济前景没有信心,相信即使取消了减税政策,英镑仍难逃大幅贬值的命运。他说:“理论上,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可以增加出口,不是我偏帮中国,平心而论,若人民币贬值,中国仍可依靠出口增长,但英镑贬值,试问英国还有什么有竞争力的产品可以出口?”

  事实上,减税计划取消后,市场仍然认为英镑有可能在年底前跌至兑美元1算。渣打银行新加坡分行亚洲外汇研究主管Divya Devesh表示,英国放弃减税政策不会改变该国经常账户和财政赤字超过GDP高达 7%的情况,原因是英国央行用于捍卫货币的外汇储备根本很有限,故此很难完全排除在年底前与美元平价的可能性。

  楼按公司停批按揭

  记者访问了两个香港人,他们在英国都拥有物业。已移居英国多年,从事金融业的刘先生表示,在疫情期间,英国推出多项刺激楼市措施,例如2020年7月实施的印花税假期(Stamp Duty Holiday),可是乏人问津,需求仅来自少量移英港人,而真正支撑楼价的,其实是低利率和高通胀。但其后全球开始推行紧缩政策,今年9月英国央行就宣布再加息50个基点,把利率升至2.25厘。刘先生说:“在高通胀下,英国楼价虽仍企稳,但英国经济前景岌岌可危,楼价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处于高位,我担心楼价大跌。其实很多在英国持有物业的人,都有这种忧虑,可是现时沽售物业也不容易,因多家按揭公司已停批新造按揭。”

  英镑创新低后,英伦银行说要加息。刘先生认为,这是要强行托高英镑汇价,这样做反而令人更心慌,因为市场担心息口调高后,楼按增加坏账风险。目前不少英国楼按公司,例如Halifax、Virgin Money和Skipton等已停批按揭,当中Halifax是Lloyds Banking旗下按揭公司,也是英国最大的,近期甚至要求经纪撤回新近批出的按揭。

  货币贬值令物业损手三成

  在英国买楼,按揭利率需要续期,每两年或五年便要续期。刘先生说:“若有好工作,有稳定收入,续期较容易,但港人在这里(英国)找份好工作,其实比香港困难,要延续较低按揭利率,更是难上加难。我在英国有物业,按揭利率4厘左右,但到期后会变回标准利率,很后悔在英国买了楼!市场预料英伦银行继续大幅加息,今年内英国按揭标准利率或高达6.6厘以上,供楼负担必定加重,生活难捱了!”

  以刘先生的单位计算,在英国只属细价物业,他当时以37万英镑买入,约398万港元,若日后以同价售出单位,因英镑汇价贬值,亏损将达到近120万港元,还未计及其他税项支出。

  另一位是在去年买入英国物业的李小姐,原打算移居英国,但今年决定搁置计划,同时设法把已买入的英国物业出售。李小姐指,去年在伯明翰以37万英镑买入一个单位,当时汇价约1英镑兑10.76港元,上月最低跌至1英镑兑8.2港元,跌幅高达23.8%。换言之,若卖楼再把资金转回港元,单是汇价已蚀超过两成,若今年英镑再贬值,跌至兑美元1算,亏损随时近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