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桂芝语中评:天然独其实是谎话!

台湾北一女国文老师区桂芝接受中评社专访。(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12月25日电(记者 张颖齐)台湾“教育部”108课纲大量删减文言文,遭到抨击。北一女老师区桂芝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政治黑手伸入教育,整个政治氛围带动学生不要原本的根,不要认同中华文化。太阳花学运时有所谓“天然独”说法,她认为应是后天的“加工独”,她不敢想像下一代会变成什么样子。她也感叹,台湾曾是中华文化的领头羊,如今怎会崩坏到如此地步?最近许多海外华人都关心此事,连外媒都来访问她。
 
  区桂芝,1963年生于基隆,台北市立大学视觉艺术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政治大学中文系学士,曾任出版社编辑、杂志执行编辑、“中研院”计算中心刊物编辑、报社艺文记者等。目前是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国文老师。12月4日,区桂芝在记者会上,发表一篇2000多字声明稿,她认为108课纲让各级学校、老师、学生沉入黑暗的教育深渊,更痛批108课纲删掉许多经典古文,像是顾炎武的《廉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直呼“108课纲就是个无耻的课纲”。区桂芝此番舆论,引爆台湾舆论场,受到广泛关注。

  中评社记者问,有无想过为何此番言论引起这么大的回响?区桂芝说,从没想到过,她也很意外,不只是在台湾,在海外、大陆都有很多人关注。虽然有人攻击她,但也有很多人给她非常大的鼓励与支持,她想她讲的话能引起共鸣,表示她没有做错,这么多不认识的人给她支持,也是给她更大的勇气,她自认俯仰无愧,就尽量不去看负面的攻击,反正那些套路都一样,何必随之起舞?传统经典浸淫很久的人是不容易被击倒的,这些经典给她力量,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这就是考验她可实现多少君子之道。   区桂芝还说,英国《经济学人》也因此访问她,他们很关注台湾的文化教育,关心她为何认为文言文很重要?他们认为台湾有一派的人追求独立、一派的人则是忧心中华文化的流失,想瞭解文言文对传统文化保存的影响如何,而她也就接受外媒访问。

  区桂芝表示,教育是百年长远大计,眼前最急切的就是要立刻调整“去中化”课纲,否则将招致恶果,如今这样的教改已走在途中,刚开始的5年就已出现问题,除中文能力下滑外,数理、英语能力也明显下滑,不谈“去中化”、不谈意识形态,也要谈各项基础能力为何下滑?108课纲必须检讨,被删减、砍掉的内容将如何复原?为了塞进本土化、本土语言,缩减了中华文化、基础能力,将只会继续恶化下去。

  区桂芝也说,当然现在学生不见得完全都不瞭解中华文化为何物,但认同的人有多少?台湾现在整个政治氛围就是带动学生不要原本的根,好像是要建立新民族一样,“数典忘祖”就是说这个现象,太阳花学运世代所谓的“天然独”,其实是谎话,血缘是天然的,没有什么“天然独”,而是这些作为将年轻人教成“后天独”、“加工独”。   区桂芝直言,在“加工独”这样的情况下,如今只要认同中华文化,就会被打成认同中国,以致现在很多人不敢说认同中华,因会担心遭同侪排挤,整个教育环境、职场氛围都被破坏,孰令致之?社会变成这样很惨,难道不是政治人物的责任吗?这些政治人物搞坏环境、撕裂文化,“教育部”居然还说没有删除“礼义廉耻”,分明制度上就是朝此方向设计,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区桂芝对中评社说,政治的黑手伸进教育已很久,她认为其心可诛,从她开始教书时就已开始,线上老师变成恶劣教改的共犯结构,她叹“我都认为我正在赎罪!”教改之初,她还没想到影响会这样翻天覆地,直到2014年太阳花学运出现后,她惊觉学生为何变成这样?108课纲推出后就更惨。

  区桂芝说,太阳花事件很坚持要所谓“程序正义”,她要问程序正义就一定会带来正义吗?她自觉没把“义”字教好,如今不少学生品德犯错,她觉得自己也有责任,要跟社会道歉。

  课纲“去中化”、删除文言文,是否就是与追求独立有关?区桂芝说,也许有关连,所以也就是像她说的,文化教育必须超越政治,政治别介入教育,她已不敢想像下一代会变成怎样新民族,眼前为何战争阴影这么大?大家都很容易可以去想像。   面对“教育部”否认没有删除廉耻的回应,区桂芝更遭到侧翼攻击,她说,大家都看得到“教育部”实际的作法,若能获得众人认可,她予以尊重,但要问是否意识形态价值,高于文化道德教育?没有责任吗?而她是无视一些攻击,这些都是意识形态。
 
  区桂芝认为,在华人的文化教育上,台湾曾是第一,教育是为国培养人才,没品德只会将国家带歪、带向完蛋,品德是做人根本,可能因现在正值选举敏感时刻,所以她被关注,其实她觉得,台湾以外的华人并不太在意台湾选举会选出什么样的人,而是在意台湾曾是中华文化的领头羊,如今怎会崩坏到如此地步?没有海外华人不关心台湾与大陆的。

  区桂芝提到,当然她知道,不是说学校教了文化道德后就一定会变成君子,古来有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也不是读了书就变成君子。以前传统社会文盲占九成,现在社会的文盲是少了,学校教育也就凸显很重要,学生若不再瞭解品德的重要性,而只看到要追求社会实力,那就可看到现在社会上的官商负面案例,有太多太多,到底能给学生什么引导与启发?

  中评社记者提起最近有人用胡适推动白话文运动为例子来批抨她。区桂芝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导致文、白间的争执,是一直延续到现在,但不能不读历史、不去深思其意义,胡适那年代是因为整个国家陷入危急存亡之秋,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中国人如一盘散沙,社会上文盲多,胡适才提出白话文运动,是希望尽速将看不懂字的中华民族给救亡图存,那时是特效药,当然缺点是对古典文化文学丧失了美好意义。   区桂芝指出,那个时代有其背景,是迫不得已,胡适将自由主义带进中国后,胡适后来也发现自由带来的乱象,所以更说出“容忍比自由重要”,胡适若看到现在的情况,相信会认为文言文比白话文还重要,文言文若若舍弃,将失去思考历史的能力,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区桂芝说,台湾却没看到,现在全世界很多外国人都在学中文,知识菁英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甚是可能还出现外国人的中文比较好,知道的古典比较多,那是多么羞愧,比如日本一些顶尖学校,也知道要强化中文等各方面能力,对他们是有用的。

  区桂芝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就已有遣唐使到中国学文化,让日本的文化、政治、社会各方面整体提升,精致化的普及影响深远,知道学中国文化的好处,现在的菁英、贵族学校也讲究这些汉文化教育,若汉文化少的话,甚至可能被认为不入流。

  最后,谈到自从抛出课纲议题后的近期心情,区桂芝说,许多人会默默给她鼓励,更会小声、悄悄地跟她说“支持妳!同意你说的话”。她感叹,这些支持的力量,都铭记在她心中,其实她从以前就一直有提出对课纲、道德文化教育的看法,只是非选举时期没人理,如今到了选举突然引起这么大的回响,但是她要重申:“文化道统在台湾不该断绝!”

台湾北一女国文老师区桂芝接受中评社专访。(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12月25日电(记者 张颖齐)台湾“教育部”108课纲大量删减文言文,遭到抨击。北一女老师区桂芝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政治黑手伸入教育,整个政治氛围带动学生不要原本的根,不要认同中华文化。太阳花学运时有所谓“天然独”说法,她认为应是后天的“加工独”,她不敢想像下一代会变成什么样子。她也感叹,台湾曾是中华文化的领头羊,如今怎会崩坏到如此地步?最近许多海外华人都关心此事,连外媒都来访问她。
 
  区桂芝,1963年生于基隆,台北市立大学视觉艺术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政治大学中文系学士,曾任出版社编辑、杂志执行编辑、“中研院”计算中心刊物编辑、报社艺文记者等。目前是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国文老师。12月4日,区桂芝在记者会上,发表一篇2000多字声明稿,她认为108课纲让各级学校、老师、学生沉入黑暗的教育深渊,更痛批108课纲删掉许多经典古文,像是顾炎武的《廉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直呼“108课纲就是个无耻的课纲”。区桂芝此番舆论,引爆台湾舆论场,受到广泛关注。

  中评社记者问,有无想过为何此番言论引起这么大的回响?区桂芝说,从没想到过,她也很意外,不只是在台湾,在海外、大陆都有很多人关注。虽然有人攻击她,但也有很多人给她非常大的鼓励与支持,她想她讲的话能引起共鸣,表示她没有做错,这么多不认识的人给她支持,也是给她更大的勇气,她自认俯仰无愧,就尽量不去看负面的攻击,反正那些套路都一样,何必随之起舞?传统经典浸淫很久的人是不容易被击倒的,这些经典给她力量,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这就是考验她可实现多少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