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前途光明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阿德耶莫接受电视采访时强调,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美国经济增长是基于美国作出的政策选择,美国制定的降低通货膨胀的法律,降低美国通货膨胀的同时,创造了就业机会。中国经济问题正在对美国和全球经济构成阻力,中国经济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这种自我吹嘘和为美国总统拜登竞选连任所作的宣传,充分说明美国政客已经没有了底线。不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世界银行,都承认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具有带动作用。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判断。

  中国当前经济增长的确遇到了麻烦。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破坏正常的贸易秩序,试图重新组建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导致中国出口增长受到影响。美国对中国实施的一系列贸易制裁措施和技术封锁,使得中美贸易关系乃至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贸易关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中美贸易额急剧缩小。美国对中国实施的遏制政策,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重要原因。

  第二,中国正进行前所未有的经济结构调整,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数字经济过渡,中国一些地方淘汰的企业,纷纷转移到东南亚地区,推动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因此面临巨大的压力。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外溢的结果。它一方面说明中国正在以特殊的方式,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追求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三,中国已经进入重新估价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尽管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方面,统计部门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但是不可否认,价格体系调整对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数据产生明显的影响。譬如,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必然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相对数减少。尽管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对已经购买住房居民的消费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所产生的联动效应显而易见。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必然会导致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价格调整,必然会影响许多行业统计指标,因此,在中国价格调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发生变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能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因为价格调整而发生变化,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放慢增长速度。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过渡,生产要素的配置需要时间,企业生产要素的组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平台企业会代替传统的零售企业,零售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一些人会因此而失去工作岗位,零售行业的经营者收入会大幅度减少。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中国经济重新起飞的前提条件。通俗地说,纵身一跃之前,必须蹲下来。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正处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

  传统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过渡,居民收入会发生变化。一些劳动者会因为失去工作而减少消费,一些行业从业者会因为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收入大幅度增加。每次经济结构的调整都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政府正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方面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另一方面着力解决既得利益阶层收入过高的问题,通过降低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必然会受到的影响。这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第五,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即使在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也没有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的增长,人为地制造经济泡沫。中国货币政策与美国通货膨胀政策形成鲜明的对比。

  虽然美国国会通过减少通货膨胀的法律,但是,美国联邦政府所作所为正相反,通过扩大财政赤字,人为地制造经济增长虚假繁荣景象。虽然美国经济从统计数据来看实现了增长,但是,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所指出的那样,巨大的财政赤字以及贸易逆差,使得美国经济危如累卵。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界领袖纷纷预测,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越来越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完全无视美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抑制通货膨胀为借口,不断地提高利率,试图以此从世界各地回笼货币,解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自身存在的问题。金融界人士已经意识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实际上已经处于负债阶段,大量收购美国国债,导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美国国债所绑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多位决策人物已经明确表示,将减少购买美国国债,以便确保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实现收入增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政策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提高利率的政策形成明显的对冲效应。人们不知道究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率先举手投降,还是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财政政策彻底破产。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国债的“流动性”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美国总统为了竞选连任仍然不断吹嘘自己的经济学,而美国财政部的官员为了配合美国总统的表演,肆意渲染美国经济繁荣景象,唱衰中国经济增长。美国总统拜登在一次竞选集会上,把中国经济称之为“定时炸弹”。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充分说明,美国政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第六,中国经济增长的确面临巨大的压力,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光明。中国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依靠数字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在发展数字经济过程中,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中国汽车工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但是,中国科研人员敏锐地意识到,电动汽车时代,中国可以实现“换道超车”。中国科研人员积极研发汽车电池技术,开发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驱动系统,借助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和激光技术,批量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

  中国交通工具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发展思路。在家用轿车领域,大力发展自动化电动汽车,在大型货车领域,大力发展氢能汽车。不排除将来中国在长途运输工具制造领域大规模采用新能源技术,从而使中国在交通运输工具制造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不断地开拓市场。虽然美国对中国实施芯片制裁措施,要求美国战略盟友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中国科技人员不信邪,依靠自己的力量刻苦攻关,中国在高端芯片研制领域已经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障碍,未来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将走向世界之巅。

  第七,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高端芯片领域对中国实施限制性措施,客观上使中国意识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国必须加快速度。一方面完善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科技投入,争取早日研制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产品。   与中国汽车工业基础相比,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技术、高端芯片领域起点并不低,只要下功夫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中国在上述领域就一定能实现全面突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当中国取得技术重大突破的时候,相关产品价格就会一落千丈。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企图借助于价格竞争,迫使中国放弃产业化发展道路。这种说法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中国掌握了关键技术,依托中国庞大的市场,就不惧怕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动价格战。

  美国政府官员以悲天悯人的腔调,对中国经济说三道四,实际上是掩盖自身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将国内问题国际化,是美国政客的一贯做法。对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关于中国经济的评论,人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中国彻底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完善中国国内市场,降低流通成本,中国经济增长不存在任何问题。

  随着美国总统2024年选举季节的到来,美国政客会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中国。对于美国民主党总统而言,为了吹嘘自己的经济成绩,会不断地批评中国的经济政策。对于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而言,为了批评美国民主党总统,一定会把中国视为靶子,肆无忌惮地攻击中国。中国成为美国总统选举不在场的主角。这不是中国的悲哀,而是中国的荣耀。正因为中国经济日益强大,美国政客认为中国构成威胁,他们才会在宣传自己经济政策过程中,把中国作为主要内容。这一方面反映出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存在严重异化现象,另一方面充分说明,美国民主已经走上穷途末路,为了掩盖自身存在的问题,美国政客把中国作为竞选的议题。这种以对抗代替竞争,以谎言代替真相的政治游戏,不可能使美国“再次强大”,只会使美国彻底沉沦。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阿德耶莫接受电视采访时强调,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美国经济增长是基于美国作出的政策选择,美国制定的降低通货膨胀的法律,降低美国通货膨胀的同时,创造了就业机会。中国经济问题正在对美国和全球经济构成阻力,中国经济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这种自我吹嘘和为美国总统拜登竞选连任所作的宣传,充分说明美国政客已经没有了底线。不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世界银行,都承认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具有带动作用。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判断。

  中国当前经济增长的确遇到了麻烦。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破坏正常的贸易秩序,试图重新组建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导致中国出口增长受到影响。美国对中国实施的一系列贸易制裁措施和技术封锁,使得中美贸易关系乃至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贸易关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中美贸易额急剧缩小。美国对中国实施的遏制政策,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重要原因。

  第二,中国正进行前所未有的经济结构调整,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数字经济过渡,中国一些地方淘汰的企业,纷纷转移到东南亚地区,推动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因此面临巨大的压力。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外溢的结果。它一方面说明中国正在以特殊的方式,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追求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三,中国已经进入重新估价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尽管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方面,统计部门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但是不可否认,价格体系调整对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数据产生明显的影响。譬如,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必然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相对数减少。尽管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对已经购买住房居民的消费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所产生的联动效应显而易见。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必然会导致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价格调整,必然会影响许多行业统计指标,因此,在中国价格调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发生变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能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因为价格调整而发生变化,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