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新竹开台金山寺有乙未战争弹孔
中评社新竹2月18日电(记者 卢诚辉)位于新竹科学园区内的开台金山寺至今已有172年历史,该寺步口廊道前保存有一八角形石柱,柱上至今仍留有乙未战争时的弹孔。乙未战争是1985年台湾因《马关条约》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后,台湾各地人民为抵抗日本接收统治而发起的战争。该寺也在乙未战争中遭日军焚毁,1897年首度重建。
新竹开台金山寺在清咸丰年间的1853年创建,是新竹市少见的客家寺庙。该寺主祀为观音菩萨,同祀有天上圣母,殿内两旁有十八罗汉,现为单进三合院式建筑。1980年新竹科学园区成立时曾一度考虑将金山寺也征收为工业区,经居民强烈抗议后保留。该寺在1985年被公告为三级古迹,1990年二度重建。
在新竹开台金山寺步口廊道前保存有一八角形石柱,高111.3公分,正八角柱边长12公分。柱上刻有莲花花样,并刻有“香莲庵”、“咸丰壹拾年”等字样,由此推估应立于1860年,用以布施孤魂野鬼。柱上至今仍留有乙未战争时的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