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开罗宣言》历史地位不容挑战
中评社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 李子宁)今年12月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八十周年,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台海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回顾这一重要的历史性文件,对于进一步深刻认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驳斥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具有重要意义。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等中国领土被迫割让给日本,沦为日本殖民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日本扩张侵略的野心不断增强。1941年12月,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四年多后,国民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中日过去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随之被宣布全部无效,这也就为台湾回归中国作最初的铺垫。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分别刊发早些时候三国领导人在开罗达成的对日德法西斯作战共识的《开罗会议公报》,《公报》中规定了日本所掠夺的中国土地需尽数归还中国政府,这一公报则为台湾回归奠定了法律的基础。1945年7月《开罗会议公报》被命名为《开罗宣言》,同年10月台湾光复,至此,中国正式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1949年后,两岸进入分治状态,美国杜鲁门政府趁机调整对台湾政策,并主导起草《旧金山和约》,试图推翻美国在《开罗宣言》所作出承诺。《旧金山和约》中只规定了台湾、澎湖等岛屿的主权不属于日本,并没有明文规定相关岛屿的主权属于中国,因此时任总理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拒绝承认《旧金山和约》,并坚持无论从历史、事实,还是在行政管辖、国际法基本准则上,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笔者认为,《旧金山和约》不被认为是有效的国际条约,在此情况下,“台独”势力企图利用《旧金山和约》中有关台湾的条款,来模糊台湾的地位,宣扬“台湾地位未定论”,是完全是站不住脚的,也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此外还试图否定《开罗宣言》和联合国的2758号决议的历史价值和国际约束力,希望达到所谓“台独”的目的,更是痴心妄想。
不过据笔者观察,虽然《开罗宣言》对于明确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驳斥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其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频率相对较低,还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间。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循几个途径来增加《开罗宣言》的“能见度”,发挥其应有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意义。首先是在教科书中可以适当增加《宣言》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加明白其由来及对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其次是在《宣言》发表的日子,举行相关纪念活动,增强其特殊性。再者就是加强相关研究,并及时地将研究成果以多种形势进行传播。
中评社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 李子宁)今年12月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八十周年,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台海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回顾这一重要的历史性文件,对于进一步深刻认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驳斥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具有重要意义。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等中国领土被迫割让给日本,沦为日本殖民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日本扩张侵略的野心不断增强。1941年12月,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四年多后,国民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中日过去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随之被宣布全部无效,这也就为台湾回归中国作最初的铺垫。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分别刊发早些时候三国领导人在开罗达成的对日德法西斯作战共识的《开罗会议公报》,《公报》中规定了日本所掠夺的中国土地需尽数归还中国政府,这一公报则为台湾回归奠定了法律的基础。1945年7月《开罗会议公报》被命名为《开罗宣言》,同年10月台湾光复,至此,中国正式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1949年后,两岸进入分治状态,美国杜鲁门政府趁机调整对台湾政策,并主导起草《旧金山和约》,试图推翻美国在《开罗宣言》所作出承诺。《旧金山和约》中只规定了台湾、澎湖等岛屿的主权不属于日本,并没有明文规定相关岛屿的主权属于中国,因此时任总理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拒绝承认《旧金山和约》,并坚持无论从历史、事实,还是在行政管辖、国际法基本准则上,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