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会否升级至核武对抗?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3月1日电/据大公报评论,乌克兰危机周年之际,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第十轮制裁。这意味着,乌克兰危机将继续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和平遥遥无期,冲突难以结束。

  更危险的是,俄罗斯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俄之间的唯一核军控条约名存实亡。须知,即使是当年美苏在“冷战”期间,两个核武大国也维持着冷静理性的核子平衡,通过谈判和机制性的约束以避免世界陷入核武失控风险。现实却是,乌克兰危机使得美西方变成压迫俄罗斯的强势一方,使得俄罗斯不得不发出核威慑信号。因此,乌克兰危机的发展正朝着不可预判的欧洲乃至全球危机发展,甚至会演化为毁灭性的核武“热战”。

  “核热战”风险不断升温

  这不是危言耸听。美西方对乌克兰持续的军援、不断的对俄制裁和在国际上组建反俄同盟圈,让俄罗斯陷入战略逼仄的困顿中。俄罗斯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已向美西方发出明确信号,如果俄罗斯在美西方的持续强迫下“国将不国”,俄罗斯的反击将令全球不寒而栗。毕竟,从美苏“冷战”对抗至今,即使局部冲突“热战”不断,但并没有升级为洲际战争,更没有爆发为全球战争。

  国际社会见证了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的毁灭性力量,形成战后的战略核平衡。核武器以核威慑的特殊方式维系和平,已成国际社会共识,当然也有赖于五大核武国家心照不宣的自律。即使国际社会出现一些冒险尝试拥核的国家,也陷入国际社会制裁的困局中。故而,核大国维持战略核威慑的均势,是世界和平的关键。当乌克兰危机攻守形势突变,俄罗斯被美西方步步紧迫到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作为核大国的俄罗斯或放大核威慑的作用,甚至在美西方压迫下改变核均势。果如此,地球将迎来毁灭性的核热战,人类将面临万劫不复的悲惨命运。

  乌克兰危机周年之际,局势令人不安。一方面,美西方对乌克兰加大了军援,对俄罗斯开展了新一轮制裁。美国总统拜登突到访乌克兰,并在波兰发表更强硬的反俄声音。另一方面,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发表了针锋相对的国情咨文。美西方越来越自信,而且地缘政治胃口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削弱俄罗斯力量变成瓦解俄罗斯在欧洲战略存在。这样,美西方的地缘政治力量就从整个欧洲大陆延伸到亚洲大陆东部,北约东扩也从大西洋扩展到亚(印)太区域。这是“冷战”后,美西方进行的地缘政治战略的“历史的终结”。

  俄罗斯不会轻易屈服,更不会被西方瓦解。美西方对俄越强硬,俄罗斯反抗越激烈,乌克兰危机更充满不确定性。若美西方越过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底线,或会引燃俄罗斯核武器的“引线”,启动美西方和俄罗斯共同自杀的危险程序。故而,美西方在乌克兰危机上不要太嚣张,北约更不要太贪心。过度军援乌克兰,极度压迫俄罗斯,就会玩火自焚。

  面对乌克兰危机,美西方标榜是“正义一方”,从拜登到其他西方领导人,似乎成了维护国际道义的“圣人”。然而,战后全球局部战争或武装干涉,都有美国或西方国家的影子。美西方秉持的正义没有丝毫说服力,所谓的全球秩序,也只是符合西方利益的秩序。就此而言,美西方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和行动,没有国际道义,祗有西方利益。何况,也并非所有国家都站在美西方一边。即使被视为伙伴的印度和巴西,也没有附和美西方向乌克兰提供军援,更没有附和美西方反俄。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深谙美国借力打力的战争游戏,没有美西方在俄乌之间“拉偏架”。

  讽刺的是,中国被美西方“特别关注”。作为中立的第三方,美西方却一再逼迫中国反俄,而且不断威胁制裁中国——若中国给俄罗斯提供武器。这既是美西方反华惯性的折射,也是美西方对华战略忌惮的体现。众所周知,拜登时代加速了系统性反华的战略部署,而且形成了美国主导的反华同盟圈。从北约充当反俄急先锋、强化反华宣示以及强化亚太布局的情势看,美西方在乌克兰危机的激情表演,也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意味。美西方利用乌克兰危机已经开始公开针对中国。

  让俄乌两国重回谈判桌

  美西方看似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却将乌克兰捆绑在无法停止的对俄战车上。让俄乌自相残杀,借力反华并且全球唯西方马首是瞻,稳固西方主导全球的新秩序,可谓一石多鸟。

  美西方的图谋不会得逞,持续施压只会让乌克兰危机升级,甚至会让俄罗斯铤而走险,对美西方形成危险反噬,让全球跟着遭殃。破解乌克兰危机,不是火上浇油,继续拱火,而是釜底抽薪,让俄乌两国回到谈判桌上。俄罗斯方面已经宣示愿意通过无条件谈判的方式结束特别军事行动,因为危机已成拉锯,继续下去对俄乌双方不利。如果美西方放弃火上浇油的借力打击策略,备受战火创伤的乌克兰未必不愿意和俄罗斯进行谈判。因此,乌克兰危机的关键在于美西方是否放手,是否停止对乌军援。当然,美西方亦可通过不偏不倚的第三方方式,促进俄乌双方进行和平谈判。

  中国给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在美西方继续拱火并和俄罗斯针锋相对之际,中国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从十二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主张,通过兼顾俄乌两个当事国立场和利益的积极中立方式,促使两国走到政治解决危机的道路上来。不管俄罗斯还是乌克兰,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战火纷飞,和平才是根本,没有和平哪来发展?

  是继续战争还是和平止战?既是俄乌两国的选择,更需美西方作出负责任的抉择。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3月1日电/据大公报评论,乌克兰危机周年之际,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第十轮制裁。这意味着,乌克兰危机将继续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和平遥遥无期,冲突难以结束。

  更危险的是,俄罗斯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俄之间的唯一核军控条约名存实亡。须知,即使是当年美苏在“冷战”期间,两个核武大国也维持着冷静理性的核子平衡,通过谈判和机制性的约束以避免世界陷入核武失控风险。现实却是,乌克兰危机使得美西方变成压迫俄罗斯的强势一方,使得俄罗斯不得不发出核威慑信号。因此,乌克兰危机的发展正朝着不可预判的欧洲乃至全球危机发展,甚至会演化为毁灭性的核武“热战”。

  “核热战”风险不断升温

  这不是危言耸听。美西方对乌克兰持续的军援、不断的对俄制裁和在国际上组建反俄同盟圈,让俄罗斯陷入战略逼仄的困顿中。俄罗斯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已向美西方发出明确信号,如果俄罗斯在美西方的持续强迫下“国将不国”,俄罗斯的反击将令全球不寒而栗。毕竟,从美苏“冷战”对抗至今,即使局部冲突“热战”不断,但并没有升级为洲际战争,更没有爆发为全球战争。

  国际社会见证了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的毁灭性力量,形成战后的战略核平衡。核武器以核威慑的特殊方式维系和平,已成国际社会共识,当然也有赖于五大核武国家心照不宣的自律。即使国际社会出现一些冒险尝试拥核的国家,也陷入国际社会制裁的困局中。故而,核大国维持战略核威慑的均势,是世界和平的关键。当乌克兰危机攻守形势突变,俄罗斯被美西方步步紧迫到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作为核大国的俄罗斯或放大核威慑的作用,甚至在美西方压迫下改变核均势。果如此,地球将迎来毁灭性的核热战,人类将面临万劫不复的悲惨命运。

  乌克兰危机周年之际,局势令人不安。一方面,美西方对乌克兰加大了军援,对俄罗斯开展了新一轮制裁。美国总统拜登突到访乌克兰,并在波兰发表更强硬的反俄声音。另一方面,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发表了针锋相对的国情咨文。美西方越来越自信,而且地缘政治胃口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削弱俄罗斯力量变成瓦解俄罗斯在欧洲战略存在。这样,美西方的地缘政治力量就从整个欧洲大陆延伸到亚洲大陆东部,北约东扩也从大西洋扩展到亚(印)太区域。这是“冷战”后,美西方进行的地缘政治战略的“历史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