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生体验黄羊钱鞭: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中评社中卫7月11日(助理记者 赵海欣)7月8日至12日,“赏悦宁夏·非遗之旅”两岸暨香港新闻交流活动在宁夏举行,活动第三天来到中卫市黄羊古落,体验中宁民间舞蹈黄羊钱鞭。深圳大学港生何昊星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传承这个任务还是任重道远,希望越来越多人去关注这些传统文化。
国家级非遗黄羊钱鞭自治区级传承人刘自寿介绍到,黄羊钱鞭源于明末清初,是集武术、舞蹈为一体的一种民间舞蹈。传统的黄羊钱鞭是长约80厘米、直径约为4厘米的木棍或竹竿,两段挖槽,槽内放置铜钱,跳起舞来声音清脆活泼。黄羊钱鞭最早是一种“牧羊舞”,随时代演变成具有中宁特色、老少皆宜的民间舞蹈。
深圳大学的港生与台生拿起黄羊钱鞭,同刘自寿学习黄羊钱鞭的基础动作。刘自寿循循善诱,向港台学生讲解要领。学生们在明快的节奏中同刘自寿一起舞蹈,迈起秧歌“十字步”,操弄黄羊钱鞭发出“蹡蹡”的喜悦之声。
深圳大学港生何昊星体验完黄羊钱鞭后表示,观看黄羊钱鞭感觉非常有意思。起初对于钱鞭很好奇,拿过来看之后老师们非常热情地教学。整体来说,动作不难,但是同一套动作需要重复上百遍,而且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有力量,还是很辛苦的。
何昊星表示,钱鞭的发源是当时创作人放羊的时候跳舞无意中创造出来的,在不断的发展与传承,最终形成了文化瑰宝。“我会觉得文化传承这个任务还是任重道远。”他讲到,广东的葵艺甚至还不能像黄羊钱鞭得到系统保护与传承,还有很多的文化甚至都没有被关注过,希望越来越多人能多去瞭解中国的文化瑰宝。
中评社中卫7月11日(助理记者 赵海欣)7月8日至12日,“赏悦宁夏·非遗之旅”两岸暨香港新闻交流活动在宁夏举行,活动第三天来到中卫市黄羊古落,体验中宁民间舞蹈黄羊钱鞭。深圳大学港生何昊星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传承这个任务还是任重道远,希望越来越多人去关注这些传统文化。
国家级非遗黄羊钱鞭自治区级传承人刘自寿介绍到,黄羊钱鞭源于明末清初,是集武术、舞蹈为一体的一种民间舞蹈。传统的黄羊钱鞭是长约80厘米、直径约为4厘米的木棍或竹竿,两段挖槽,槽内放置铜钱,跳起舞来声音清脆活泼。黄羊钱鞭最早是一种“牧羊舞”,随时代演变成具有中宁特色、老少皆宜的民间舞蹈。
深圳大学的港生与台生拿起黄羊钱鞭,同刘自寿学习黄羊钱鞭的基础动作。刘自寿循循善诱,向港台学生讲解要领。学生们在明快的节奏中同刘自寿一起舞蹈,迈起秧歌“十字步”,操弄黄羊钱鞭发出“蹡蹡”的喜悦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