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长根:现今台湾政党政治呈现八大特点
中评社南京12月10日电(记者 李子宁)由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江苏省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协办的“2023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9日在南京大学举行。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台湾政党政治发展,从1949国民党“一党专制”,到1987开放党禁、报禁,推动了台湾政治全面革新。现今台湾政党政治呈现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党轮替执政及百余小党并存的格局,并呈现以下八大特点。
一是台湾政治进入“利欲熏心”时代。台湾百姓打拼、赚钱、交税,供养政客;政党欺骗、绑架台湾民意,充满政治算计,这就是台湾政党政治“走偏锋、谋选票”的结局。此次民进党“不分区立委”提名,无视专业性、代表性,算计政治酬庸和交易分赃,甚至重用“台独”好战分子,凸显“反中”,荒谬至极。有台湾学者比喻,政客们得了“亚斯伯格症”,是一群“精神发展疾患”。
二是政治选战“刀刀见骨”暗潮汹涌。民进党成立37年,已经先后执政16年,实施“绿色恐怖”,无所不用其极。制订所谓“国安五法”“反渗透法”“不当党产条例”“促进转型条例”“政治档案条例”,成立“党产委”“促转委”,追杀政治对手。12月4日台北地检署将马英九、柯文哲、侯友宜、朱立伦4人以违反选罢法“搓圆仔汤”条款列为被告,可见台湾司法变民进党政治工具。
三是政治素人被推站上政治角逐舞台。四年前的大选,被称之为“庶民”领袖的韩国瑜拿下552万选票,得票率为38.61%。同时,国民党政党票471万票、得票率33.35%,与民进党480万票、得票率33.98%基本平手。这次从警30年的侯友宜和一介医生柯文哲,两人仅当了八年市长也加入选局。选人、选党在大选中是两个同样重要的指标。如今“韩流”未退,作为“不分区立委”首名,重返“立院”定局,未来有后劲。
四是台湾小党始终有一定生存空间。政党政治发展过程中,从1993年成立的新党、2000年亲民党、2001年台联党、2015年时代力量到2019年民众党等,伴随着第三政治力量的“兴起、衰弱、泡沫、再兴起”。这种政治格局循环不断,已成规律。但民众党不同于其它小党,其“母体”不是“蓝绿”。而且,柯以一人党与百年老党抗衡。主因是,在蓝、绿两党政治“恶斗”之外,台湾民意更需求第三种选择。
五是政党政治已不见昔日民主公平。1986年成立的“民主进步党”已不“进步”,也不“民主”,创党初始号称“清廉、勤政、爱乡”,手握执政大权后,“黑道黑金”与政治勾连,滥权敛财,大搞“一言堂”“查水表”,岛内民众冠以“暴力党”。2004年“319枪击案”,因两颗子弹,陈水扁只赢对手0.228个百分点。政党己纯属“选战机器”,选战议题不讲“民生、经济”,只会嘴说“为人民服务”,只会开出“空头支票”,只会“抹黑、抹黄、抹红”对手。
六是民进党变“腐败党、桃花党”。“绿营”官员不少出身贫寒,但有了官位即贪污、腐败,无法无天;参选政治人物桃色新闻不断,为所欲为。今年以来“总统府”“行政院”前发言人和民进党组织、新闻部主管及“立委”等10多人婚外恋情先后曝光,岛内网民调侃民进党是“桃花党”,“白天抗中保台、晚上酒家坐台”。赖为党遮丑“止血”,也为自保“洗白”,逼退多名“立委”参选人和当事人。
七是两岸议题成台湾大选政治焦点。两岸议题成为台湾选举的政治攻防热点,已是政党政治中一个特殊的政治现象。此次绿营惯用“抹红抹黑”伎俩,狂炒中共“介选”,无中生有扣“红帽”,用以巩固“基本盘”,误导选民骗选票。最恶劣的是赖清德竟然叫嚣“全世界最希望下架民进党的一定是共产党”。煽动民众,仇视大陆,打“抗中保台”牌,成为民进党玩弄台湾政治的一种特殊政治现象。根本目的是,谋取政党与政客利益。
八是美国插手台湾大选越来越诡谲。台湾政党受美国影响,四十多年来美“以台制华”战略决定,要求台湾领导人具备“不统、不独、可控”三个条件。美在台协会前主席卜睿哲曾指称:“美国会检视任何一位候选人在相关政策上所追求的东西”。今年赖、候、柯三人都已前往美国“面试”,“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罗森伯格也三次赴台分别会见三位参选人,频率之高,实属罕见。美国嘴说“不介入”台湾选举,实际上频繁与台湾政党政客接触,“下指导棋”。
仇长根续指,2024选举结果“鹿死谁手”未定,后续选情,值得观察。赖面对步步进逼的蓝、白对手,会使用何种“刀刀见血”恶招,应有防备。如果赖选情遇“危急”之时,民进党及“台独”分裂势力会不会狗急跳墙,铤而走险,需要高度警觉。
中评社南京12月10日电(记者 李子宁)由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江苏省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协办的“2023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9日在南京大学举行。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台湾政党政治发展,从1949国民党“一党专制”,到1987开放党禁、报禁,推动了台湾政治全面革新。现今台湾政党政治呈现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党轮替执政及百余小党并存的格局,并呈现以下八大特点。
一是台湾政治进入“利欲熏心”时代。台湾百姓打拼、赚钱、交税,供养政客;政党欺骗、绑架台湾民意,充满政治算计,这就是台湾政党政治“走偏锋、谋选票”的结局。此次民进党“不分区立委”提名,无视专业性、代表性,算计政治酬庸和交易分赃,甚至重用“台独”好战分子,凸显“反中”,荒谬至极。有台湾学者比喻,政客们得了“亚斯伯格症”,是一群“精神发展疾患”。
二是政治选战“刀刀见骨”暗潮汹涌。民进党成立37年,已经先后执政16年,实施“绿色恐怖”,无所不用其极。制订所谓“国安五法”“反渗透法”“不当党产条例”“促进转型条例”“政治档案条例”,成立“党产委”“促转委”,追杀政治对手。12月4日台北地检署将马英九、柯文哲、侯友宜、朱立伦4人以违反选罢法“搓圆仔汤”条款列为被告,可见台湾司法变民进党政治工具。
三是政治素人被推站上政治角逐舞台。四年前的大选,被称之为“庶民”领袖的韩国瑜拿下552万选票,得票率为38.61%。同时,国民党政党票471万票、得票率33.35%,与民进党480万票、得票率33.98%基本平手。这次从警30年的侯友宜和一介医生柯文哲,两人仅当了八年市长也加入选局。选人、选党在大选中是两个同样重要的指标。如今“韩流”未退,作为“不分区立委”首名,重返“立院”定局,未来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