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加强执法防止私人屋苑现㓥房潮
根据现时的《建筑物条例》,这些在私人屋苑内的分间单位,明显未能符合法例订明的消防安全、结构安全,以及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建筑设计及建造标准。
业主在私人屋苑进行楼宇加建及改动工程,事前必须得到物业管理公司的批准,装修工程公司的相关人员亦须向保安公司登记出入记录。现时大部分私人屋苑的大厦公契条款中,均列明住宅单位不能再加建独立厨厕的房间。但从有关报道的相片可以看到,个别分间单位不但违法加建独立厨厕,加装的门更阻碍了住客的逃生路径,不能通往楼宇的出口楼梯,相信涉事单位的业主很大机会已经触犯《建筑物条例》。
其实,每位市民和物业管理公司均有责任共同构建良好的居住环境,即官、商、民都有权利和义务去监管这些违法㓥房。物业管理公司亦应派员巡查装修单位,若发现业主将单位违法改装为㓥房,为保障屋苑内其他住客的安全,物管公司有责任向屋宇署报告相关情况。即使是其他单位的业主或住客,若发现邻居有这类违法装修,亦应尽公民责任向物管公司或屋宇署举报。
根据屋宇署截至2022年4月的资料显示,署方去年共接获54456宗有关僭建、危险楼宇、招牌或渠管渗漏等的投诉个案,2014年至2021年这七年间,这类的个案每年平均都超过5万宗,加上现时香港30年楼龄以上的楼宇已有约27000幢,屋宇署要处理大量投诉和强制验楼验窗个案,以目前的人手编制单是处理上述工作已是疲于奔命。
笔者作为一名测量师,建议特区政府可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利用水费、电费、工程人员出入记录等资料,先对有物管公司管理的私人屋苑的违法㓥房加强执法,防止有更多私人屋苑住宅单位被违法㓥成分间单位出租,这样不但能保障库房收入,亦能保障市民得以安居。
测量师、民主思路社区干事
根据现时的《建筑物条例》,这些在私人屋苑内的分间单位,明显未能符合法例订明的消防安全、结构安全,以及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建筑设计及建造标准。
业主在私人屋苑进行楼宇加建及改动工程,事前必须得到物业管理公司的批准,装修工程公司的相关人员亦须向保安公司登记出入记录。现时大部分私人屋苑的大厦公契条款中,均列明住宅单位不能再加建独立厨厕的房间。但从有关报道的相片可以看到,个别分间单位不但违法加建独立厨厕,加装的门更阻碍了住客的逃生路径,不能通往楼宇的出口楼梯,相信涉事单位的业主很大机会已经触犯《建筑物条例》。
其实,每位市民和物业管理公司均有责任共同构建良好的居住环境,即官、商、民都有权利和义务去监管这些违法㓥房。物业管理公司亦应派员巡查装修单位,若发现业主将单位违法改装为㓥房,为保障屋苑内其他住客的安全,物管公司有责任向屋宇署报告相关情况。即使是其他单位的业主或住客,若发现邻居有这类违法装修,亦应尽公民责任向物管公司或屋宇署举报。
根据屋宇署截至2022年4月的资料显示,署方去年共接获54456宗有关僭建、危险楼宇、招牌或渠管渗漏等的投诉个案,2014年至2021年这七年间,这类的个案每年平均都超过5万宗,加上现时香港30年楼龄以上的楼宇已有约27000幢,屋宇署要处理大量投诉和强制验楼验窗个案,以目前的人手编制单是处理上述工作已是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