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会选举竞争激烈 夯实良政善治基础

  中评社北京11月13日电/据文汇网评论,立法会选举提名期昨日截止,各界人士积极报名参选,选举事务处12日收到8份提名,共收到154份提名表格。不论地区直选、功能界别、选委会界别都存在竞争激烈的情况。参选人以政纲、能力、表现争取提名和选票,展现出良性竞争,更证明落实“爱国者治港”、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立法会选举,回复为民谋福的初心,为良政善治打下扎实基础。

  今次参选人的背景多元而且广泛,有商界、专业界别的精英,也有劳工团体、基层团体的代表;有经验丰富、在不同界别有地位和声望的翘楚,各大政党团体也纷纷推出年轻一代参选接棒。

  中央表明希望香港的议会内有多元声音,绝不搞“清一色”,身为有提名权的选委,他们亦希望议会能有多元声音。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表示,完善选举制度是要确保“爱国者治港”,绝不是把立法会变成“一言堂”,并鼓励有志之士把握机会,踊跃参选。社会各界对此表示认同,立法会参选人必须符合爱国爱港标准,并不等于选举无竞争,更不代表日后立法会是“一言堂”。参选立法会的爱国者,可以有不同政治观点和立场,成功当选者,作为民意代表,更有责任实事求是监督施政,以民为本理性审核法案。

  新选制要求候选人爱国爱港,更要求候选人德才兼备,有能力有担当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新选制之下,不论选委会界别、地区直选或功能界别,不再斗恶斗激斗大声,更不能再以撕裂社会、攻击对手来“博出位”、骗选票,而要真正比拚候选人的软硬实力,亦即政纲内容、个人能力,选民要积极了解参选人,理性判断,为积极投票做好准备。

  立法会以往被反中乱港分子骑劫,令议会失去应有功能,更沦为瘫痪施政的政争工具。相信完善选举制度下,“爱国爱港者治港,反中乱港者出局”,立法会重回正轨,能够理性讨论不同政见,监察配合政府,改善施政惠及民生,推动香港社会进步,不负中央和广大香港市民的期望。

  香港是多元包容社会,不同界别、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都有各自的诉求和声音,都盼望各自的代表在立法会上发声、争取权益。新选制的立法会议席规模更大、构成更加多元,选民结构更具有代表性,更能令不同阶层的代表有机会进入议会,与特区政府共同开启良政善治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