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院际协调”,“鸿门宴”还是喝咖啡?
赖清德定于今日下午三时在“总统府”召集五院院长会商“国政”,主题由三个,分别是“因应国内外政经局势”、“增进院际协调合作”、“凝聚朝野共识以推动国政”三大目标,但其实目标是针对“立法院”大幅删砍“总预算案”,由赖清德主导,发动“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正副院长,向“立法院”正副院长尤其是韩国瑜痛陈“预算遭删,窒碍难行”,以“五打一”的态势,逼迫韩国瑜“修正自己的作为”。另外,还将针对法案争议,向韩国瑜“力陈利害”。因此,此场“院际协调”,被台湾地区政媒两界形容为“鸿门宴”。
但赖清德为了消弭“五打一”的直观及“鸿门宴”的形象,其幕僚精心设计了进“院际协调”的流程,先行安排五院正副院长在“晴厅”等候,赖清德到场致意后,再率领萧美琴及五院正副院长一同出发前往大礼堂会商,以表达“五院国政会商”初衷,是以“团结”为核心出发,期望透过沟通增进“院际协调”合作之深意。
这个选择在“晴厅”致意的安排,是运用了其命名的背景。二零零五年,“总统府”透过互联网征集“总统会”的名称,经网友票选正式命名为“台湾晴厅”,象征希望台湾永远晴空万里,顺风扬帆、国泰民安之意;同时,“晴”与“情”、“擎”二字读音相同,有期许台湾“团结和谐,重情重义,国家安和乐利”之意。
但是,赖清德率领由民进党完全掌握的“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正副院长向韩国瑜痛陈“预算遭删,窒碍难行”,据说各院都将以因其预算遭到删砍而难以正常运作,向韩国瑜“诉苦”,大有“五打一”的态势,因而也就有邀请韩国瑜赴“鸿门宴”的意况。
赖清德启动这次“院际协调”,是根据“宪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总统』对于院与院间的争执,除『宪法』有规定者外,得召集有关各院院长会商解决”。而在一九四六年“立宪”之后,历任“总统”都尚未行使成功过的权力,过去并不轻易启动。
二零零零年十月,陈水扁执政时期,无预警宣布停建“核四”,引起在野党反弹,他原定在当年十月三十一日召开“院际协调”会议,遭时任“立法院长”王金平以“为解决当前困局,应回归民主宪政,落实法治精神,行政、立法两院应各本所司行使职权,故接受多数党团之建议,不宜参加该座谈会”为由反对。
二零一四年三月,马英九执政时,“立法院”审查《两岸服贸协议》引爆“太阳花学运”,马英九拟于三月二十一日邀集行政、立法两院长进行“院际调解”,同样遭到王金平拒绝。王金平发声明强调,争议根源在朝野党团对于服贸协议审查程序的歧异,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最为要紧,身为“立法院长”的他正透过各种途径持续沟通协调,并征询朝野各党的意见,必要时召集党团协商。同时,因马英九身兼执政党主席,他吁请马英九能体察时局,倾听民意,促成朝野共识,尽早解决争议,让“立法院”恢复秩序。
也就是说,在“宪政”史上两任“总统”均未成功行使“院际协调”。因此,这个条文被法学家形容为“盲肠条文”。
当赖清德向韩国瑜发出“院际协调”邀请后,国民党内外都认为这是赖清德的阴谋,其论点有多个。其一是在形式上,应当是“党际协商”而不是“院际协调”,即使是“五院”会商,也不可轻易启动“院际系统”。实际上,过去历任“总统”要与五院院长会商时,都是以餐叙或茶叙形式进行。因此,这个“院际协调”,就明显地带有“五打一”的意况,是赖清德率领“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正副院长,“出征”韩国瑜。
其二是在手法上,是要挑拨韩国瑜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民党“立法院”总召傅崐萁等人尤其是后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在赖清德发出“院际系统协调”的邀请后,民进党的舆论机器就以“党政高层”的名义进行“吹风”,进行“认知战”:一是韩国瑜原本是有意比照王金平的两次前例拒绝出席,但事后峰回路转应允出席,这是因为“大罢免浪潮很难说不是因素之一”,因为前两次王金平之所以有底气拒绝出席,是因为他的“立法院长”位置稳如泰山,这与韩国瑜现在的情况不同。现在全台各地“大罢免”浪潮一波接一波,至今已有超过二十席国民党“立委”遭遇危机,“国会”生态有可能出现变化,因此就连韩国瑜自己都数次公开表示“我快被罢免了”,而他一旦拒绝“院际协调”,恐怕更加激化局势。二是韩国瑜曾经在与执政方沟通时,以他的风格做出夸张的手势,一边画圈一边抱怨“小傅现在很大喔…”;其他在场的人也能理解韩国瑜的难处,但也只能说道“以前只是小傅,现在是大傅了”。
其三是在谋略上,赖清德是要以此为契机,抛弃此前“不介入大罢免”的假面具,以在“院际协调”中韩国瑜“不愿和解”为由,声称国民党不接受赖清德释出的善意,更不接受赖清德的协调,因而民进党参与“大罢免”就是“出师有名”。
因此,韩国瑜答允邀请出席“院际协调”,被民进党当局认为是赖清德的“宪政成功”。但且慢,曾经被民进党人形容为“老奸巨猾”的韩国瑜,又岂会有被“引君入瓮”的道理?据传,韩国瑜将会将计就计,趁此机会当面向赖清德力陈“大罢免”的利害,以“国会大家长”的身分,代为转达蓝、白立院党团“不该诉诸大罢免”的民意诉求,希望赖清德能够“听进去”。另外,韩国瑜也已经提前宣告立场,就是他“将会到场,但不会给承诺”,也就是届时任由赖清德与“四院”院长就“总预算案”被删砍“诉苦”,但韩国瑜都是“听听”,并将会表达,他只是“立法院长”,无法代表全部一百一十二名“立委”作出任何承诺。
倘果如此,这次首开先例的“院际协调”,就将只不过是赖清德曾经邀约过的“喝咖啡”而已,当然,是“扩大”到其他“四院”的正副院长作陪。
赖清德定于今日下午三时在“总统府”召集五院院长会商“国政”,主题由三个,分别是“因应国内外政经局势”、“增进院际协调合作”、“凝聚朝野共识以推动国政”三大目标,但其实目标是针对“立法院”大幅删砍“总预算案”,由赖清德主导,发动“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正副院长,向“立法院”正副院长尤其是韩国瑜痛陈“预算遭删,窒碍难行”,以“五打一”的态势,逼迫韩国瑜“修正自己的作为”。另外,还将针对法案争议,向韩国瑜“力陈利害”。因此,此场“院际协调”,被台湾地区政媒两界形容为“鸿门宴”。
但赖清德为了消弭“五打一”的直观及“鸿门宴”的形象,其幕僚精心设计了进“院际协调”的流程,先行安排五院正副院长在“晴厅”等候,赖清德到场致意后,再率领萧美琴及五院正副院长一同出发前往大礼堂会商,以表达“五院国政会商”初衷,是以“团结”为核心出发,期望透过沟通增进“院际协调”合作之深意。
这个选择在“晴厅”致意的安排,是运用了其命名的背景。二零零五年,“总统府”透过互联网征集“总统会”的名称,经网友票选正式命名为“台湾晴厅”,象征希望台湾永远晴空万里,顺风扬帆、国泰民安之意;同时,“晴”与“情”、“擎”二字读音相同,有期许台湾“团结和谐,重情重义,国家安和乐利”之意。
但是,赖清德率领由民进党完全掌握的“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正副院长向韩国瑜痛陈“预算遭删,窒碍难行”,据说各院都将以因其预算遭到删砍而难以正常运作,向韩国瑜“诉苦”,大有“五打一”的态势,因而也就有邀请韩国瑜赴“鸿门宴”的意况。
赖清德启动这次“院际协调”,是根据“宪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总统』对于院与院间的争执,除『宪法』有规定者外,得召集有关各院院长会商解决”。而在一九四六年“立宪”之后,历任“总统”都尚未行使成功过的权力,过去并不轻易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