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蔡壁如心犹不甘日发两文仍难挽回败局

  中评社香港1月24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4日发表富权文章:蔡壁如心犹不甘日发两文仍难挽回败局。以下为文章内容。

  台湾民众党第二届党主席补选将于二月十五日举行,这是台湾民众党自第二届党主席选举以来所举办的第二次党主席直接选举。按照民众党中央公布的党主席补选作业时程,从一月二十二日开始的参选人党员线上连署,到今日结束。参选人必须征集到三百名党员的连署,才能成为候选人。
  
  本来,在第一次党主席直接选举产生时制定的规矩,是党员连署有上限限制,亦即征集到三百名党员连署就自动封顶。当时因为是只有党主席柯文哲一人登记参选,因而这个上限限制就没有什么不同意见。而今次补选党主席,原本人们预估也是只有代理党主席黄国昌唱“独角戏”,但在黄国昌于一月十四日的参选人线上登记报名时程开始当日就宣布参选并进行登记后,到一月十七日线上报名的截止日,蔡壁如突然进行登记,就变成了有竞争的选举。而党中央推出的补选作业规矩,却没有标明党员连署有上限限制,亦即未设定连署门槛到达后便关闭的机制,这就给缺乏资源的蔡壁如代理极大的考验。
  
  实际上,就有“小草”发文,声称对于本次连署过程中所发生的严重不公平现象,深感失望并特此表达强烈抗议:“在过去的连署过程中,网路党主席连署一直都有明确的规范与人数上限(三百人),然而本次的连署却被完全取消了人数上限,并且透过各种系统进行动员,这不仅违反了过往的公平原则,也导致整倜过程变得毫无公信可言。”而蔡壁如办公室主任王明炜前日也曾在党代表群组内,向民众党选举决策委员会主委林富男发难,质疑党主席选举选务不公。
  
  这种连署不设上限安排的负面后果,在开放连署的二十二日当日就“立竿见影”。在当日上午九时才开放连署,黄国昌一分钟内就达标,而且到下午四时,黄国昌已获得五千五百一十六人连署,蔡壁如则仅有二百八十六人,两人差距颇大。直到四点五十八分蔡壁如才过门槛,但黄国昌与她的距离却进一步拉开。这实质上等于是“党内民调”,对二月十五日的党员投票具有极大的心理引导作用,并对蔡壁如形成重大的心理压力,宣布尚未到投票日蔡壁如就已经败选。
  
  其实,即使是在党外民调机构进行的实质性民意调查获得的数据就显示,民众党党内支持者,黄国昌的支持度百分之七十四点六,胜过蔡壁如的百分之十八点一。而凑巧的是,这份民调的数据,竟然与黄国昌与蔡壁如两人的党员线上连署的实绩极为近似。因而按照以往规律折算,在正式投票日,黄国昌的得票率将会冲破八成。
  
  再其实,在中央委员选举时,蔡壁如在所有一百五十二名党代表中,只拿到三十一票,约百分之二十,这与民调所显示的党内支持度差不多。因而当时就有人指出,在中央委员中排名第五的蔡壁如,怎有实力去参选党主席,尤其是与黄国昌比拼?
  
  实际上,黄国昌因为一方面是民众党“立法院”党团的总召,在过去一年中,他率领党团南征北战,与国民党党团合作,攻下了几个重要“山头”,既展现了政治实力也积累了较高人气,昨日公布的一份对“立委”表现的民调,黄国昌就在“流量”项目夺冠;另一方面,黄国昌在柯文哲“钦点”接任代理党主席后,就具有党中央党务运作的操盘权,包括对党主席补选规则的制定权,当然是会“以公挟私”地制定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规则,比如今次的党员线上连署“不封顶”,就是一例。
     本来,按照柯文哲的意思,既然是指定黄国昌出任代理党主席,并嘱咐黄国昌赶快主持党主席补选,其实就等于是“托孤”于黄国昌。作为柯文哲“血滴子”的蔡壁如,又岂会有不明此意的道理?但让蔡壁如“条气唔顺”的是,她本来也是有意辅助黄国昌的,因而曾经要求与黄国昌见面并对民众党的未来运作进行商讨,但黄国昌却是“已读不回”。可能是因为她不忿于黄国昌的“傲慢”,才“假戏真做”地“撩落去”参选党主席。
  
  诚然,蔡壁如与柯文哲在台大医院共事超过二十年,二零一四年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后,跟随各种入主台北市政府,成为柯文哲身边最信任的人,因而被许多媒体称为“地下市长”。二零一九年民众党创立,蔡壁如也是创党元老之一,到“内政部”进行政党登记,就是蔡壁如代表柯文哲进行的。这可能就是蔡壁如对中途入党的黄国昌,有所“摆资格”的资格所在。
  
  但自二零二二年十月爆发蔡壁如的硕士论文涉嫌抄袭,并被校方建议撤销硕士学位,而蔡壁如也辞去“不分区立委”后,就远离党中央,并与柯文哲的关系产生嫌隙,其在柯文哲身边的重要地位也早被黄珊珊、陈智菡等人取代,因而就陷于边缘化了。
  
  不过,在对民众党的忠诚度方面,可能蔡壁如高于后来才加入民众党的黄珊珊、陈智菡,以至黄国昌等人,而且对待“蓝白合”的态度也极为正确,如果蔡壁如不是离开党中央权力核心,让黄珊珊、陈智菡等人可以“乘罅而入”,而导致“蓝白合”破局,说不准柯文哲就不会受难。
  
  蔡壁如眼见党主席补选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在自忖可能会败选下,于昨日先后在清晨和深夜连发两文,以表达心迹。她在清晨以《台湾民众党此刻需要什么样的党主席?》为题发文表示,在当前这个关键时刻,台湾民众党需要一个能超越困境、引领改革的领导者。一个能够团结内部、凝聚基层,并带领我们迎接未来挑战的领袖。蔡壁如认为,新任的党主席应具备有下列三大特质,第一是以团结为核心、拒绝亲痛仇快;第二是超越蓝绿对立、以理性与务实为精神;第三是注重深耕基层、一步一脚印走向未来。到昨晚十时四十分,蔡壁如再以《不负众望,找回初衷》为题发文,大谈自己与柯文哲的渊源。
  
  但即使如此,都将无法挽回败局。或许,她正是眼看到自己必败,因而以此两文作为“落台阶”。实际上,蔡壁如如果能够及时“止损”,宣布退选,或可在能够保存颜面的同时,争取到日后黄国昌的谅解,并根据其深耕基层的特点,授予开拓地方的重任,从而达成互补长短,同舟共济的最佳成效。   中评社香港1月24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4日发表富权文章:蔡壁如心犹不甘日发两文仍难挽回败局。以下为文章内容。

  台湾民众党第二届党主席补选将于二月十五日举行,这是台湾民众党自第二届党主席选举以来所举办的第二次党主席直接选举。按照民众党中央公布的党主席补选作业时程,从一月二十二日开始的参选人党员线上连署,到今日结束。参选人必须征集到三百名党员的连署,才能成为候选人。
  
  本来,在第一次党主席直接选举产生时制定的规矩,是党员连署有上限限制,亦即征集到三百名党员连署就自动封顶。当时因为是只有党主席柯文哲一人登记参选,因而这个上限限制就没有什么不同意见。而今次补选党主席,原本人们预估也是只有代理党主席黄国昌唱“独角戏”,但在黄国昌于一月十四日的参选人线上登记报名时程开始当日就宣布参选并进行登记后,到一月十七日线上报名的截止日,蔡壁如突然进行登记,就变成了有竞争的选举。而党中央推出的补选作业规矩,却没有标明党员连署有上限限制,亦即未设定连署门槛到达后便关闭的机制,这就给缺乏资源的蔡壁如代理极大的考验。
  
  实际上,就有“小草”发文,声称对于本次连署过程中所发生的严重不公平现象,深感失望并特此表达强烈抗议:“在过去的连署过程中,网路党主席连署一直都有明确的规范与人数上限(三百人),然而本次的连署却被完全取消了人数上限,并且透过各种系统进行动员,这不仅违反了过往的公平原则,也导致整倜过程变得毫无公信可言。”而蔡壁如办公室主任王明炜前日也曾在党代表群组内,向民众党选举决策委员会主委林富男发难,质疑党主席选举选务不公。
  
  这种连署不设上限安排的负面后果,在开放连署的二十二日当日就“立竿见影”。在当日上午九时才开放连署,黄国昌一分钟内就达标,而且到下午四时,黄国昌已获得五千五百一十六人连署,蔡壁如则仅有二百八十六人,两人差距颇大。直到四点五十八分蔡壁如才过门槛,但黄国昌与她的距离却进一步拉开。这实质上等于是“党内民调”,对二月十五日的党员投票具有极大的心理引导作用,并对蔡壁如形成重大的心理压力,宣布尚未到投票日蔡壁如就已经败选。
  
  其实,即使是在党外民调机构进行的实质性民意调查获得的数据就显示,民众党党内支持者,黄国昌的支持度百分之七十四点六,胜过蔡壁如的百分之十八点一。而凑巧的是,这份民调的数据,竟然与黄国昌与蔡壁如两人的党员线上连署的实绩极为近似。因而按照以往规律折算,在正式投票日,黄国昌的得票率将会冲破八成。
  
  再其实,在中央委员选举时,蔡壁如在所有一百五十二名党代表中,只拿到三十一票,约百分之二十,这与民调所显示的党内支持度差不多。因而当时就有人指出,在中央委员中排名第五的蔡壁如,怎有实力去参选党主席,尤其是与黄国昌比拼?
  
  实际上,黄国昌因为一方面是民众党“立法院”党团的总召,在过去一年中,他率领党团南征北战,与国民党党团合作,攻下了几个重要“山头”,既展现了政治实力也积累了较高人气,昨日公布的一份对“立委”表现的民调,黄国昌就在“流量”项目夺冠;另一方面,黄国昌在柯文哲“钦点”接任代理党主席后,就具有党中央党务运作的操盘权,包括对党主席补选规则的制定权,当然是会“以公挟私”地制定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规则,比如今次的党员线上连署“不封顶”,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