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2.0版”的特朗普眼中没有台湾?

  中评社香港1月22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2日发表富权文章:“2.0版”的特朗普眼中没有台湾?以下为文章内容。

  特朗普于美国东部时间二十日中午在国会大厦圆形大厅宣誓就任美国第四十七任总统,并随即发表就职演讲,提到自己将成为“和平缔造者”,强调要“透过我们从未卷入的战争来衡量我们的成功”。随后,特朗普在白宫的办公室签署了系列文件,推翻了其前任拜登的多项行政命令,也发布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声称要通过这些行动,帮助美国开始恢复,“让美国再次伟大”。
  
  特朗普对于自己的“二进宫”极为自负也极为重视,因而打破了一八七四年有记录以来未曾邀请外国领导人参加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惯例,邀请外国领导人出席其就职典礼。特朗普邀请的外国政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最终由国家副主席韩正作为习近平的特别代表出席)、匈牙利总理奥班·维克多、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莱、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等人。俄罗斯证实总统普京没有收到邀请,而日本、韩国以至美国的传统“盟友”国家如英国等,也都没有收到邀请。由此而折射,尽管特朗普对中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公平诉求,当时还是很重视与中国尤其是习近平主席的关系的。
  
  实际上,特朗普在就职的前夕,就约请习近平通电话。虽然中美双方官方公布的谈话内容,就像三个《中美联合公报》那样“各自表述”,但中方公布的习近平在通话内容中的“台湾问题关乎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希望美方务必慎重处理”,似乎特朗普是“听进去了”。因而回应道:感谢习主席的祝贺,表示很珍视同习主席的伟大关系,希望继续保持对话沟通,期待尽快同习主席见面。随后,特朗普就正式宣布,将在就职后一百天内,访问中国。至于商谈的内容,当然是包括了作为中美关系的关键核心问题的台湾问题。
  
  因此,特朗普在这次就职典礼的安排上,似乎是“眼中没有台湾”。一方面,籍着天气严寒,特朗普的就职典礼移至美国国会山庄圆形大厅举行。原先已经发出二十万张门券,压缩到只有八百名嘉宾进入圆形大厅的现场观礼,因而就把台湾代表团“挤出”圆形大厅的现场,安排团长、“立法院长”韩国瑜与“驻美代表”俞大㵢在国会山庄内的游客中心的解放厅贵宾室包厢,透过电视直播观礼;其他成员则在主办单位指定的另一会场“第一资本体育馆”贵宾区,也是透过大萤幕同步观礼。而除了韩正被安排在圆形大厅的现场观礼之外,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也随同韩正在圆形大厅的外国元首区观礼。
  
  美国政府的这个安排,似乎也凸显了其仍然愿意遵守“一个中国政策”的态度。因为台湾地区不是“国家”,因而其代表就不能与外国的元首尤其是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同一个空间。也正是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帮了特朗普的一个大忙,因为如果是像其八年前那样,是在室外露天举行就职典礼的话,就得“被迫”要将两岸的祝贺代表都安排在同一个空间了,——尽管可能在座位安排方面仍然有别。
     另一方面,无论是特朗普的就职演说,还是随后签署的系列行政命令,都没有提及到台湾,连涉及到美国的经济利益的“对台军售”都没有提到。
  
  当然,更令赖清德气馁的是,在特朗普当选后,赖清德以为特朗普好像八年前与蔡英文通电话那样,赖清德一直在等待特朗普的电话,但却是一直“等呒人”。
  
  这能怪谁?除了是蔡英文在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为了骗取美国白宫的支持,誓言旦旦地表态将维护“宪法体制”,及在当选后没有像陈水扁那样成为“麻烦制造者”,而赖清德却是自称“台独工作者”,并在当选后抛出“新两国论”,导致特朗普对其“避之不及”之外,更因为在美国总统竞选的过程中,赖清德当局信心满满地押宝哈里斯,岂料结果却是特朗普大获全胜。这对于“有仇必报”的特朗普而言,必然让特朗普心生不爽,因而让台湾当局“诚挚祝福”的“热脸庞”贴上“冷屁股”。
  
  当然,特朗普只是不屑赖清德,但还是颇为尊重韩国瑜的。因而还是将韩国瑜与代表团其他成员分开来,让其进入国会山庄,并在游客中心的第二现场就坐,还安排瞭解放厅的贵宾室包厢。不过,这是各国驻美大使的规格,实际上,台湾当局的驻美“代表”俞大㵢,就陪同韩国瑜一道观礼。但台湾地区的一些政客却在沾沾自喜,说什么“代表团终于领到了“贵宾入门券”,这不但是“贬低”了韩国瑜,而且更让连国会山庄也进不去的其他几位朝野“立委”,情何以堪?!
  
  其实,特朗普并没有完全“忘记台湾”,他在竞选期间就呼吁台湾地区必须支付军费以保障“国防”。但这在外人的眼中,等于是“勒索保护费”,让台湾当局感到不安。而在特朗普的就职演说中,批评美国对外国边界的防御投入过多,忽视本国边界的安全,并提及未来将停止对外国的国防资金支持。这是否也包括了特朗普并不像以往历任美国总统包括自己的“0.1版”时那样,坚守美国在印太地区尤其是对台湾地区的军事承诺?可能会让“赖清德们”坐立不安。
  
  诚然,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与特朗普总统通话时所言,作为两个国情不同的大国,中美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分歧,关键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特朗普能够真正“听进去”,厉害在他的眼中,将更“没有台湾”。   中评社香港1月22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2日发表富权文章:“2.0版”的特朗普眼中没有台湾?以下为文章内容。

  特朗普于美国东部时间二十日中午在国会大厦圆形大厅宣誓就任美国第四十七任总统,并随即发表就职演讲,提到自己将成为“和平缔造者”,强调要“透过我们从未卷入的战争来衡量我们的成功”。随后,特朗普在白宫的办公室签署了系列文件,推翻了其前任拜登的多项行政命令,也发布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声称要通过这些行动,帮助美国开始恢复,“让美国再次伟大”。
  
  特朗普对于自己的“二进宫”极为自负也极为重视,因而打破了一八七四年有记录以来未曾邀请外国领导人参加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惯例,邀请外国领导人出席其就职典礼。特朗普邀请的外国政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最终由国家副主席韩正作为习近平的特别代表出席)、匈牙利总理奥班·维克多、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莱、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等人。俄罗斯证实总统普京没有收到邀请,而日本、韩国以至美国的传统“盟友”国家如英国等,也都没有收到邀请。由此而折射,尽管特朗普对中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公平诉求,当时还是很重视与中国尤其是习近平主席的关系的。
  
  实际上,特朗普在就职的前夕,就约请习近平通电话。虽然中美双方官方公布的谈话内容,就像三个《中美联合公报》那样“各自表述”,但中方公布的习近平在通话内容中的“台湾问题关乎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希望美方务必慎重处理”,似乎特朗普是“听进去了”。因而回应道:感谢习主席的祝贺,表示很珍视同习主席的伟大关系,希望继续保持对话沟通,期待尽快同习主席见面。随后,特朗普就正式宣布,将在就职后一百天内,访问中国。至于商谈的内容,当然是包括了作为中美关系的关键核心问题的台湾问题。
  
  因此,特朗普在这次就职典礼的安排上,似乎是“眼中没有台湾”。一方面,籍着天气严寒,特朗普的就职典礼移至美国国会山庄圆形大厅举行。原先已经发出二十万张门券,压缩到只有八百名嘉宾进入圆形大厅的现场观礼,因而就把台湾代表团“挤出”圆形大厅的现场,安排团长、“立法院长”韩国瑜与“驻美代表”俞大㵢在国会山庄内的游客中心的解放厅贵宾室包厢,透过电视直播观礼;其他成员则在主办单位指定的另一会场“第一资本体育馆”贵宾区,也是透过大萤幕同步观礼。而除了韩正被安排在圆形大厅的现场观礼之外,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也随同韩正在圆形大厅的外国元首区观礼。
  
  美国政府的这个安排,似乎也凸显了其仍然愿意遵守“一个中国政策”的态度。因为台湾地区不是“国家”,因而其代表就不能与外国的元首尤其是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同一个空间。也正是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帮了特朗普的一个大忙,因为如果是像其八年前那样,是在室外露天举行就职典礼的话,就得“被迫”要将两岸的祝贺代表都安排在同一个空间了,——尽管可能在座位安排方面仍然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