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民众党避过党内权斗,党团将“报复”?

  中评社香港9月4日电/澳门新华澳报4日发表富权文章:民众党避过党内权斗,党团实施“报复”行动?以下为文章内容。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已宣布请假三个月)在经历了六十九个小时的被检调机构搜索问讯及声请羁押的攻防大战后,获台北地方法院无保饬回,这让民众党人和“小草”们松了一口气。但也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台北地院的裁决是可以抗告的,而事实上台北地检署也加紧了对已经羁押的沈庆京、彭振声的讯问,获取可以对羁押柯文哲发挥“一剑封喉”效果的资证,于昨午提起抗告。而依郑文灿是“三进两出”地最后被法院裁决羁押禁见,陈水扁也是“三进两出”,最后还被判刑的司法实践看,柯文哲即使是逃得了“京华城案”,也将难以从其他几个大案中完全脱身。不过,由于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程序时程较长,往往是控辩双方长时间地缠斗,而且在柯文哲尚未终身定谳之前仍然具有参加各项公职选举的政治权利,因而柯文哲必然会充分“逆用”此“良机”,效仿当年的民进党大打“悲情牌”,反而能够继续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
  
  而且,柯文哲前日的“无保饬回”,在客观上就消解了民众党内可能的分裂。
  
  因为在柯文哲被声押期间,可能是党内部分人真的有此意图,也可能是要“趁佢病,攞佢命”的民众党外政治势力煽风点火,有说是民众党将要推举“代理主席”,而“目标人物”是黄国昌、林富男。但黄国昌不是中央委员,并已经与柯文哲达成“不参与党务”的共识,林富男虽然是中央委员,符合党章“中央委员互选代理主席”的规定,但在党内的号召力不足,而且也不是“立委”。因而是中央委员的黄珊珊就有条件“脱颖而出”。但问题是黄珊珊已经因为“政治献金案”而被中评会裁决“停权”。因而处于“群龙无首”状态。而从党内运作尤其是在柯文哲被捕后宣布成立中央紧急应变小组、主导北检场外抗争,抢占发言权的表现看,黄国昌俨然已经成为“地下党主席”。只是碍于党章规定而未能确定。这就要看柯文哲是否会以“老子党”的影响力给予“默认”。
  
  但柯文哲在获得北院“无保请回”后,直接到黄珊珊的家中过夜。这就等于是在民众党的“代理主席”之争中,发出“叫卡”的“肢体语言”:黄国昌并非是柯文哲心目中的“代理主席”人选;而黄珊珊因为已经停止党权也不能行使中央委员的权利参与“代理主席”的互选。因而柯文哲虽然已经“请假”,但仍然是党主席。而且也因为柯文哲的获释而使得黄国昌主导的中央紧急应变小组失去继续存在的正当性,因而自然消散。
  
  在此情况下,似乎民众党高层有了避免柯文哲“大权旁落”甚至分裂的“补救”默契,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柯文哲仍然“请假”,暂离党务专心面对司法调查;另一方面“立法院”党团会将战场拉回“国会”,继续与国民党进行策略性合作,严厉狙击民进党当局的各项法案尤其是“迫害柯文哲”的机关的财政预算,以作“报复”。另外,也将会提出可以争取民心及制肘民进党当局的法案,继续维系民众党的形象和信心,并从“一人政党”的阴影中走出来。
     凑巧的是,第十一届“立法院”的第二个会期于九月一日开始,“立委”于二日和三日报到。黄国昌作为民众党党团的总召,一方面主张尽速开议,并已经函请“立法院长”韩国瑜,要求召开党团协商,决定开议日期,若各党团无法达成共识,就依照新修正通过的《“立法院”职权行使法》规定,各自提出议事日程草案,交由谈话会表决处理。另一方面率领民众党党团,在昨日抢先召开“民众党团第十一届第二会期优先法案”记者会,八名“立委”全部出席,宣布该党党团在新一个会期的优先法案,展现“团结向前、捍卫法治、关注民生、严审预算”的决心。
     不过,按照惯例,“立法院”的下半年会期,是预算会期,将审查二零二五年“中央政府”总预算案暨附属单位预算及综计表与“中央政府”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第五期特别预算案,其中总预算岁入新台币三兆一千五百三十四亿元、岁出三兆一千三百二十五亿元。“立法院”必须要保证完成这些预算案的审查,然后才能顾及其他法案。
  
  因此,民众党党团就“将计就计”,籍着审查总预算案,要对在“政治献金案”中对民众党“不友善”的“监察院”明年度的开支预算“开刀”。昨日民众党“立委”就宣布,将会对“监察院”的新台币十亿九千万元进行严审,除了基本的人事费用以及财产申报的费用之外,其他的预算全砍!而且还将会先提“修宪”案,废掉“监察院”。
  
  对此,“监察院”发表声明表示,若删除必要业务费用。势将阻碍“政治献金”查核工作的进行,进而影响廉政业务及“政府”透明。由此可见,民众党党团的“剑指”方向所在。
  
  除此之外,民众党“立委”们还将“八仙过海”地各自提出各种法案。其中包含透过订立《新闻媒体与数位平台强制议价法》以保障媒体,以及十八岁公民权、不在籍投票、安乐死等议题。还有“吹哨者法案”亦即《公益揭弊者保护法草案》、《营养午餐专法》、《中高龄者及高龄者就业促进法》、《卫星广播电视法》、《劳工保险条例》、《反歧视法》、《住宅法》和《租赁住宅市场发展及管理条例》、《财政收支划分法》、《要塞堡垒地带法》、《陆海空军奖励条例》等法案的立法或修法。
  
  上述法案有部分是得到国民党党团的共鸣的,因而这部分法案将会重演“蓝白合”,以议席优势获得通过;但也有部分是国民党党团不认同的,当然作为执政当局的民进党党团也将必会反对,如删除“监察院”预算案,而在申报政治献金时循规蹈矩的国民党也将会谨慎处理,因而未必能让民众党“随心所欲”。但只要能“打出气势”,让民众党保持士气,就足够矣。   中评社香港9月4日电/澳门新华澳报4日发表富权文章:民众党避过党内权斗,党团实施“报复”行动?以下为文章内容。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已宣布请假三个月)在经历了六十九个小时的被检调机构搜索问讯及声请羁押的攻防大战后,获台北地方法院无保饬回,这让民众党人和“小草”们松了一口气。但也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台北地院的裁决是可以抗告的,而事实上台北地检署也加紧了对已经羁押的沈庆京、彭振声的讯问,获取可以对羁押柯文哲发挥“一剑封喉”效果的资证,于昨午提起抗告。而依郑文灿是“三进两出”地最后被法院裁决羁押禁见,陈水扁也是“三进两出”,最后还被判刑的司法实践看,柯文哲即使是逃得了“京华城案”,也将难以从其他几个大案中完全脱身。不过,由于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程序时程较长,往往是控辩双方长时间地缠斗,而且在柯文哲尚未终身定谳之前仍然具有参加各项公职选举的政治权利,因而柯文哲必然会充分“逆用”此“良机”,效仿当年的民进党大打“悲情牌”,反而能够继续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
  
  而且,柯文哲前日的“无保饬回”,在客观上就消解了民众党内可能的分裂。
  
  因为在柯文哲被声押期间,可能是党内部分人真的有此意图,也可能是要“趁佢病,攞佢命”的民众党外政治势力煽风点火,有说是民众党将要推举“代理主席”,而“目标人物”是黄国昌、林富男。但黄国昌不是中央委员,并已经与柯文哲达成“不参与党务”的共识,林富男虽然是中央委员,符合党章“中央委员互选代理主席”的规定,但在党内的号召力不足,而且也不是“立委”。因而是中央委员的黄珊珊就有条件“脱颖而出”。但问题是黄珊珊已经因为“政治献金案”而被中评会裁决“停权”。因而处于“群龙无首”状态。而从党内运作尤其是在柯文哲被捕后宣布成立中央紧急应变小组、主导北检场外抗争,抢占发言权的表现看,黄国昌俨然已经成为“地下党主席”。只是碍于党章规定而未能确定。这就要看柯文哲是否会以“老子党”的影响力给予“默认”。
  
  但柯文哲在获得北院“无保请回”后,直接到黄珊珊的家中过夜。这就等于是在民众党的“代理主席”之争中,发出“叫卡”的“肢体语言”:黄国昌并非是柯文哲心目中的“代理主席”人选;而黄珊珊因为已经停止党权也不能行使中央委员的权利参与“代理主席”的互选。因而柯文哲虽然已经“请假”,但仍然是党主席。而且也因为柯文哲的获释而使得黄国昌主导的中央紧急应变小组失去继续存在的正当性,因而自然消散。
  
  在此情况下,似乎民众党高层有了避免柯文哲“大权旁落”甚至分裂的“补救”默契,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柯文哲仍然“请假”,暂离党务专心面对司法调查;另一方面“立法院”党团会将战场拉回“国会”,继续与国民党进行策略性合作,严厉狙击民进党当局的各项法案尤其是“迫害柯文哲”的机关的财政预算,以作“报复”。另外,也将会提出可以争取民心及制肘民进党当局的法案,继续维系民众党的形象和信心,并从“一人政党”的阴影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