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从细节中看“习马二会”丰富充实意义
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习马二会”,昨日终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随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还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了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先生并为其饯行。此次双方精心策划的“习马二会”,是自一九四九年国共内战结束及两岸分治后,首次有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在北京受到中国最高领导人会见及设宴接待。
习近平与马英九在会面时的致辞,似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都谈到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也都谈到了两岸同为中华民族,共同维护和平及反对“台独”,也都谈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两岸青年要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虽然在具体词语上或会有微小差异,但在目标一致下却是可以求同存异、抓大放小的。这次在北京举行的“习马二会”,其实质意义不但是超越前人——二零零五年也是在北京举行的“胡连会”,而且也是超逾自己——二零一五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
“习马二会”的时机的安排,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选择。一方面,是在充满慎终追远精神的清明节之后,体现了在“习马二会”中,习近平和马英九都多次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两岸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外部的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
正因为如此,在马英九第二次访问大陆的行程安排中,从黄帝陵到兵马俑、万里长城,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到卢沟桥抗战纪念馆,都充满了中华民族绵长流远的情怀及英勇斗争的精神。
还有一个时间点是必须注意的,那就是昨日是美国的《台湾关系法》颁布四十五周年,因而习近平在“习马二会”中强调的“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就具有十分强烈的针对性。
因此,“习马二会”的意义重大。而为了衬托“习马二会”的重大意义,北京的安排也就十分讲究,给予马英九超越其“卸任领导人”的高规格礼遇。从以红地毯铺垫人民大会堂北门的台阶,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马英九一行,再到有除习近平本人之外,还有蔡奇、王沪宁出席亦即以三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面接待的极高规格,而且是会面座位安排是“正式会谈”的长桌形式,而不是礼仪性的“半圆沙发接见”式,都在在凸显了中央对“习马二会”要向外传递最高层次意向的用意。
“习马二会”以最高规格安排在人民大会堂的东大厅举行,确实是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更是狠狠地“打脸”了自作聪明的台湾地区情治系统当局。实际上,在马英九启程进行第二次大陆之行后,台湾地区“国安高层”就向特定媒体“吹风”,声称“习马二会”将会在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举行,还胡诌什么“北京企图以台湾作为中国一省的场景象征,被视为具有高度统战意涵”。后来又“更正”为“福建厅”,说这是大陆领导人会见外宾的主场,而且靠近人民大会堂北门,出入较方便。
但中共中央办公厅对“习马二会”安排的地点,却是人民大会堂的东大厅,这就凸显了“习马二会”的高规格了。其一,与“台湾厅”和“福建厅”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十四个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议事厅不同,东大厅是属于超越地方的中枢层级。这就折射了“九二共识”所阐明的“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当然,也契合马英九当时作为幕僚,台湾方面所制定的阐释“一个中国”原则的各项文件,包括《两岸关系条例》,也包括《“国统会”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还有“九二共识”中,中国包括“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定义。
其二,是刻意抬高马英九的政治地位,以对台湾地区发挥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感召力。实际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东大厅”是中国国家主席与外国元首会谈常用的场地,也是北京举办重大外事活动和重要会议的场所。一九八九年邓小平在这里与和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这里握手;习近平与美国历任总统的会见,及与拜登的视讯通话,也在这里举行。这里曾经签署过《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见证中国政府即将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当然“习马二会”在这里举行也就预兆着台湾地区必然会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这就远超于习近平过去会见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吴伯雄、朱立伦及洪秀柱等台湾政要,都选在“福建厅”的规格。
与当年“胡连会”时,胡锦涛也会见了连战率领的一批国民党前政务官不同,今次“习马二会”,习近平也同时会见了“大九学堂”的二十位台湾青年。而且习近平和马英九在致辞中,都特别强调了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因此,这体现了两岸的政治家对台湾地区前景的未来,既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更寄希望于台湾青年。
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习马二会”,昨日终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随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还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了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先生并为其饯行。此次双方精心策划的“习马二会”,是自一九四九年国共内战结束及两岸分治后,首次有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在北京受到中国最高领导人会见及设宴接待。
习近平与马英九在会面时的致辞,似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都谈到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也都谈到了两岸同为中华民族,共同维护和平及反对“台独”,也都谈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两岸青年要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虽然在具体词语上或会有微小差异,但在目标一致下却是可以求同存异、抓大放小的。这次在北京举行的“习马二会”,其实质意义不但是超越前人——二零零五年也是在北京举行的“胡连会”,而且也是超逾自己——二零一五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
“习马二会”的时机的安排,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选择。一方面,是在充满慎终追远精神的清明节之后,体现了在“习马二会”中,习近平和马英九都多次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两岸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外部的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
正因为如此,在马英九第二次访问大陆的行程安排中,从黄帝陵到兵马俑、万里长城,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到卢沟桥抗战纪念馆,都充满了中华民族绵长流远的情怀及英勇斗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