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蓝白合”破局“坏事”倒是变成了好事
台湾地区政治情势变化的急遽逆忤,让人既始料不及也颠覆了人们此前的固有认知。这不,在推动“蓝白合”的过程中,人们还在为柯文哲和侯友宜纠缠于各种利益及技术因素而反复变化,从而担心“蓝白合”破局而焦虑万分,恍惚倘蓝白不能合就将会“爹死妈嫁”般似的。但一旦“蓝白合”果然破局,尤其是在国民党通过由赵少康担当侯友宜的“副手”之后,情势的发展却是截然相反,不但是泛蓝阵营同仇敌忾,团结齐心,而且庆幸“蓝白合”破局反而可以从柯文哲的情绪勒索中摆脱出来,轻装上阵,说不准“侯赵配”的实力还高于“侯柯配”,只要操盘得当,极有可能会实现“下架民进党”的终极目标。因而可以说,“蓝白合”的破局,反而促使“坏事”将会变成好事。
现在后悔的,应是柯文哲。实际上,倘若“蓝白合”成功,民众党就不但将可在“二零二四”大选的过程中,借助国民党的财源及地方组织实力,壮大民众党的基本盘,将民众党“立委”议席扩大化,使得成立只有四年的民众党成为台湾地区政治版图中的关键力量,并让本来没有“更上层楼”机会的柯文哲,可以一尝“副总统”的地位及权力滋味,而且也因为与国民党合组联合政府,拿到“法务部”、“NCC”、“金管会”等属于监管性质的部会。这个美好前景,无论是对于民众党还是对于柯文哲本人,都是“种姜养羊,无本沾利”的大好事。
但柯文哲及其身边的“战狼”幕僚却迷信自己充满“水分”的“高民调”,非要在“蓝白合”中做“正”的不可,因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以小博大”及反复无常,毁诺失信的闹剧,最终导致“蓝白合”破局。直到此时,柯文哲仍然以为,侯友宜没有他的“加持”,就将选不下去,最多是“一拍两散”,双方都“打回原形”。
然而,当国民党中常会宣布由赵少康担任侯友宜的“副手”时,可能让柯文哲大吃一惊,甚至自忖被“暗算”了:早知国民党为了因应“蓝白合”的可能破局,已经暗中筹划“侯赵配”,就倒不如让“蓝白合”成局了。虽然自己是“屈居副手”,但毕竟还可捞到个“副总统”及联合政府的“组阁权”,还有民众党的壮大成长。而只因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心“玩过头”,导致“蓝白合”破局,国民党反而可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在已经确定韩国瑜名列“不分区立委”提名名单的首位,将已经流向郭台铭和自己的泛蓝选民拉回国民党的同时,推出赵少康为侯友宜的“副手”,以补强侯友宜在各方面的战力。在“蓝升白降”的趋势下,柯文哲和民众党可能还陷于边缘化,在这场选战中“连渣都冇”。
“蓝白合”的破局,让“坏事”变为好事,其次是国民党和侯友宜可以完全摆脱柯文哲的情绪勒索,无论是在选战的过程中,还是倘有机会胜选之后。
从柯文哲首次参选台北市长,是受惠于民进党的“礼让”,但在当选后不久却“过桥抽板”,与民进党破裂,从柯文哲在八年台北市长任内,与台北市政府的多少局长结怨,导致原来的“忠实死党”变成“超级死敌”,从柯文哲不但是人品反复无常,而且市政政策也是朝令夕改,自相矛盾……等中,可以得知柯文哲是很难共事相处的人,侯友宜将会极难适应。现在,由于柯文哲的搅局,“蓝白合”破局,侯友宜反而能够从柯文哲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蓝白合”的破局,让“坏事”变为好事,再次是把民众党和柯文哲打回“空心老倌”的原形。柯文哲及其“战狼”幕僚之所以敢于欺负侯友宜,意图“以小博大”,最主要的原因是被自己所谓的“高民调”所迷惑醉倒。其实,这些高“流量”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选票,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实际上,在两年前的台北市长选举中,由民众党提名、柯文哲加持的黄珊珊,民调不是也很高吗?结果得票率如何?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这还只是在台北市大都会的情况而已,柯文哲和民众党的“实力”还不能外溢到台湾中南部。因此,在“蓝白合”破局后,不但是凸显了因为民众党只提名六席“区域立委”候选人,再加上国民党“坚壁清野”,禁止党籍“立委”参选人邀请柯文哲“站台”,导致出现柯文哲“无处可去”的宭境,而且多个民调机构,包括在政党协商中被柯文哲视为对自己有利的民调机构,所公布的最新民调数据,都是柯文哲急跌,屈居“老三”并与侯友宜拉开了距离。而且,也已经有民众党籍的县市议员或参选人因不满柯文哲的作风而宣布退党。使得柯文哲处于内外交困的险境。这才是柯文哲真正的“实力”所在。
当然,要将“蓝白合”破局的“坏事”转变为真正的好事,还需进行不懈的努力,包括在最大程度上争取中青年及中间选民的支持等。但在侯友宜、赵少康、韩国瑜和朱立伦、马英九、金溥聪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能够破解这个难题。
台湾地区政治情势变化的急遽逆忤,让人既始料不及也颠覆了人们此前的固有认知。这不,在推动“蓝白合”的过程中,人们还在为柯文哲和侯友宜纠缠于各种利益及技术因素而反复变化,从而担心“蓝白合”破局而焦虑万分,恍惚倘蓝白不能合就将会“爹死妈嫁”般似的。但一旦“蓝白合”果然破局,尤其是在国民党通过由赵少康担当侯友宜的“副手”之后,情势的发展却是截然相反,不但是泛蓝阵营同仇敌忾,团结齐心,而且庆幸“蓝白合”破局反而可以从柯文哲的情绪勒索中摆脱出来,轻装上阵,说不准“侯赵配”的实力还高于“侯柯配”,只要操盘得当,极有可能会实现“下架民进党”的终极目标。因而可以说,“蓝白合”的破局,反而促使“坏事”将会变成好事。
现在后悔的,应是柯文哲。实际上,倘若“蓝白合”成功,民众党就不但将可在“二零二四”大选的过程中,借助国民党的财源及地方组织实力,壮大民众党的基本盘,将民众党“立委”议席扩大化,使得成立只有四年的民众党成为台湾地区政治版图中的关键力量,并让本来没有“更上层楼”机会的柯文哲,可以一尝“副总统”的地位及权力滋味,而且也因为与国民党合组联合政府,拿到“法务部”、“NCC”、“金管会”等属于监管性质的部会。这个美好前景,无论是对于民众党还是对于柯文哲本人,都是“种姜养羊,无本沾利”的大好事。
但柯文哲及其身边的“战狼”幕僚却迷信自己充满“水分”的“高民调”,非要在“蓝白合”中做“正”的不可,因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以小博大”及反复无常,毁诺失信的闹剧,最终导致“蓝白合”破局。直到此时,柯文哲仍然以为,侯友宜没有他的“加持”,就将选不下去,最多是“一拍两散”,双方都“打回原形”。
然而,当国民党中常会宣布由赵少康担任侯友宜的“副手”时,可能让柯文哲大吃一惊,甚至自忖被“暗算”了:早知国民党为了因应“蓝白合”的可能破局,已经暗中筹划“侯赵配”,就倒不如让“蓝白合”成局了。虽然自己是“屈居副手”,但毕竟还可捞到个“副总统”及联合政府的“组阁权”,还有民众党的壮大成长。而只因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心“玩过头”,导致“蓝白合”破局,国民党反而可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在已经确定韩国瑜名列“不分区立委”提名名单的首位,将已经流向郭台铭和自己的泛蓝选民拉回国民党的同时,推出赵少康为侯友宜的“副手”,以补强侯友宜在各方面的战力。在“蓝升白降”的趋势下,柯文哲和民众党可能还陷于边缘化,在这场选战中“连渣都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