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中国国民党”才能成为和平寄托
显然国民党对两岸路线的价值与论述,虽已经过九月间代表大会通过相关决议案,还是很有充实及宣扬的必要,否则无以团结全党及号召选民。又原定由王金平代表国民党出席十月间福建省“海峡论坛”的规画落空后,国民党对下一步推动两岸交流、展现和平角色的意志及作法如何,也是不能不认真思考的。如果都无作为,就只能随着绿营的去中远中脱中之波而逐流。若谓如此可以赢回执政权或重回“国会”多数党,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改名之议是出自慑于绿营排山倒海的“去中国化”压力,动机可以理解,然而一旦改名,却等于附和绿营、承认其“正确性”,便走上“小绿”之途,即失翻身机会。这也是为何绿营近日一致赞赏国民党应该改名的原因,因可确信此举不会使国民党从绿营争得选票,却必使之流失既有的票源。因此,提议改名虽说是从选举的角度为考量,其结果却更不利于选举。
这与去年选后的国民党一度有意废除九二共识的情形是一样的。受到绿营诬指维持九二共识就是认同一国两制所惊吓,所以以为抛弃九二共识便可免除被红被黑,其实是过度简单及挑便宜的想法。所幸国民党最终决定延续九二共识,否则就呼应了蔡英文宣称的“各政党不要再讲九二共识”,是自甘放弃两岸和解对话的角色,国民党的票源就只会萎缩而不会扩张。此种考量同样适用于所谓改名之议。
2008年诉求九二共识是马英九赢得大选的因素之一;2012年他面临严峻挑战时,多位重要企业家力挺九二共识更成为马获连任的关键因素。而他又是“中国国民党”所提名,毋须“去中国”。同样地,2018年也是“中国国民党”所提名的县市长候选人大赢。当时,引领风潮的韩国瑜且诉求九二共识为定海神针。如果现在就都视为事过境迁,然而年初的败选距离2018的胜选仅仅才一年零三月,况且国民党在四年前大选输得比今年更多。
一旦改变党名或者既已决定延续九二共识却仍回避正面宣扬,势必严重削弱国民党的品牌价值。国民党在与绿营进行战术拚搏的同时,战略思考是不容偏废的。
显然国民党对两岸路线的价值与论述,虽已经过九月间代表大会通过相关决议案,还是很有充实及宣扬的必要,否则无以团结全党及号召选民。又原定由王金平代表国民党出席十月间福建省“海峡论坛”的规画落空后,国民党对下一步推动两岸交流、展现和平角色的意志及作法如何,也是不能不认真思考的。如果都无作为,就只能随着绿营的去中远中脱中之波而逐流。若谓如此可以赢回执政权或重回“国会”多数党,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改名之议是出自慑于绿营排山倒海的“去中国化”压力,动机可以理解,然而一旦改名,却等于附和绿营、承认其“正确性”,便走上“小绿”之途,即失翻身机会。这也是为何绿营近日一致赞赏国民党应该改名的原因,因可确信此举不会使国民党从绿营争得选票,却必使之流失既有的票源。因此,提议改名虽说是从选举的角度为考量,其结果却更不利于选举。
这与去年选后的国民党一度有意废除九二共识的情形是一样的。受到绿营诬指维持九二共识就是认同一国两制所惊吓,所以以为抛弃九二共识便可免除被红被黑,其实是过度简单及挑便宜的想法。所幸国民党最终决定延续九二共识,否则就呼应了蔡英文宣称的“各政党不要再讲九二共识”,是自甘放弃两岸和解对话的角色,国民党的票源就只会萎缩而不会扩张。此种考量同样适用于所谓改名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