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丽答中评:王沪宁讲话释出五大信号

闽南师范大学院圆山学院院长陈丽丽(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6月21日电(记者 段晓鲁)6月15日,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致辞。对此,闽南师范大学院圆山学院院长陈丽丽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王沪宁主席的致辞释放出五个重要信号:旗帜鲜明反“独”反干涉;以最大诚意推进融合、争取民心(尤其是青年);将统一事业置于民族复兴大局下推进;运用历史与法理强化“一中”根基;展现祖国大陆坚定做台湾同胞的坚强后盾和依靠。

  陈丽丽表示,在民进党当局推出所谓“17项策略”、进一步限制两岸交流合作并污名化海峡论坛、恐吓阻挠台胞参与的背景下,约7000名台湾各界代表,包括政党代表、行业领袖、社团负责人及工青妇、科教文卫、农渔水利、民间信仰等领域嘉宾,无畏压力、毅然参与论坛,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先生也首次率台湾青年出席。这充分表明,两岸交流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阻挠都无法阻挡。民进党当局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两岸同胞的血缘联系和共同利益终将突破政治障碍,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陈丽丽表示,王沪宁主席在致辞中强调抗日战争胜利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是台湾光复80周年的重要意义,这是讲话中极具分量的情感与历史叙事。将台湾光复定位为“中华儿女的民族记忆和共同荣光”,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意涵。

  陈丽丽指出,王沪宁主席在在致辞中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干涉,既是对赖当局“阻融断流脱中拒统”分裂行径的再度严正警告,也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台海和平稳定的战略定力体现。首先,这一立场直击赖清德当局“谋独”本质。赖清德以“反中抗中”策略破坏两岸交流基础,企图通过“修法限流”和“行政断链”切断两岸联结。王沪宁的明确表态划清红线,揭露“台独”分裂危害,同时以民族大义凝聚反“独”共识。

  其次,强调“九二共识”是破解两岸僵局的关键钥匙。尽管赖清德企图以“泛安全化”操作封堵大陆促融声音,但两岸经贸、文化、社会的深度捆绑已形成结构性优势。大陆通过巩固“一中”框架下的融合路径,保持民间交流韧性,为和平统一积累动能。

  最后,反对外部干涉彰显战略自信。面对美西方打“台湾牌”,大陆以实力为后盾,通过外交、军事、经济多维度控局,既震慑“台独”分裂挑衅,也向国际社会表明维护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