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阳:同等待遇给台胞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
中评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 海涵)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中评智库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研讨会日前在福州召开。漳浦台丰山生态有限公司创办人蔡志阳表示,从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到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的新要求,一以贯之的是总书记对台湾同胞利益福祉的浓浓关心和亲切关怀。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的新征途上,福建通过创新实践推进台胞在闽的共同经济生活和文化交融,将有效拉近闽台和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推进闽台全面融合发展。“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将使台湾同胞的发展天地更广阔、内生动力更充沛!
蔡志阳表示,今年3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努力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这是在深刻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局、深入了解台湾岛内社情民意基础上提出的最新要求,令我们倍感振奋。习近平主席还说,“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这是对台湾同胞说的知心话、暖心话,让我们倍感温暖。对于我来说,我登陆的第一家园就是福建漳州。
他回忆说,2011年,他带着家里祖传的果苗,到达福建省漳浦县海峡花卉集散中心,发现这里的气候、土壤,包括饮食乡土人情都特别像嘉义,所以没感觉是新家园,更像是一种从故里到故里的感觉。“我来福建漳州已经8年了,可是我总感觉自己是初来乍到。之所以用初来乍到形容,是因为我看到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感觉每天都不重样,每天都有新的发展惊喜,让我感觉每一次都是新的相遇。8年来,我不断培育新品种为这里的果农服务。在接触中,他们的仁爱、善良、拼搏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陆广阔的空间让我更有责任和义务把更好的苗培育、改良得更好,让更多好的水果能够在这片插了扁担就可以发芽的漳州大地开花结果。”
蔡志阳表示,去年大陆推出惠及台湾同胞的31条措施,福建省在此基础上出台了“66条实施意见”、漳州市也推出“58条实施意见”,这些措施让广大台湾同胞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祖国大陆的善意,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了解到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纷纷来大陆寻求发展机会。
蔡志阳指出,今年福建省新出台的《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详尽切实地对具体层面工作作出了部署,包括两岸要做到“新四通”,力争应通尽通;强调要加大以文化交流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要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以及要听取台胞呼声,把惠台措施落实到位等。这些措施将为台湾同胞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开拓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我对福建的发展更有信心,对两岸同胞交往交流更有盼望。”
蔡志阳表示,今后,他将继续当好“使者”,为两岸青年深入交流贡献力量。他会更加努力地把福建省、漳州市的好政策、好伙伴、好山水记进脑子里,把这些美好向身边的台湾朋友说,让他们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祖国大陆,了解福建,了解漳州,为台湾青年朋友来福建发展牵线搭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福建发展,让福建成为台湾同胞登陆的第一家园。同时,他也会认真听取广大台胞对各级惠台措施落实情况的反映和意见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落深落实落细惠台措施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漳浦县台丰山生态园负责人,蔡志阳表示,将继续做好企业,为两岸交流搭建更广阔舞台。自从落户漳州以来,他的公司不断收到政府释放的政策红利,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5年,他的生态园区成为漳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2016年,蔡志阳荣获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项目评比第一名,2017年,其公司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签订闽台交流高优果树科研基地。目前蔡志阳的生态园区逐步形成现代休闲农业产业链,不仅可采摘、可观赏,还有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成为漳州市政府接待外宾考察农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未来,蔡志阳也希望立足本职工作,着眼更长远的产业发展趋势,继续致力于新品种果树改良、新农业技术研发、新农场管理推广,把企业做大做强,为两岸交流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最后,蔡志阳说,从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到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的新要求,一以贯之的是总书记对台湾同胞利益福祉的浓浓关心和亲切关怀。两岸同胞同根相系、同命相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没有理由不融合发展、携手发展、共享发展。在相应惠台措施吸引下,台生愿意来大陆就读深造的越来越多,台青愿意来大陆就业创业的越来越多。他们到祖国大陆来追梦、筑梦、圆梦,正是两岸深度融合的最生动体现。台湾、福建两地的血脉、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同根同源,在推动两岸同胞心灵相通方面有着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的新征途上,福建通过创新实践推进台胞在闽的共同经济生活和文化交融,将有效拉近闽台和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推进闽台全面融合发展。“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将使台湾同胞的发展天地更广阔、内生动力更充沛!
中评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 海涵)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中评智库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研讨会日前在福州召开。漳浦台丰山生态有限公司创办人蔡志阳表示,从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到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的新要求,一以贯之的是总书记对台湾同胞利益福祉的浓浓关心和亲切关怀。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的新征途上,福建通过创新实践推进台胞在闽的共同经济生活和文化交融,将有效拉近闽台和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推进闽台全面融合发展。“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将使台湾同胞的发展天地更广阔、内生动力更充沛!
蔡志阳表示,今年3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努力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这是在深刻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局、深入了解台湾岛内社情民意基础上提出的最新要求,令我们倍感振奋。习近平主席还说,“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这是对台湾同胞说的知心话、暖心话,让我们倍感温暖。对于我来说,我登陆的第一家园就是福建漳州。
他回忆说,2011年,他带着家里祖传的果苗,到达福建省漳浦县海峡花卉集散中心,发现这里的气候、土壤,包括饮食乡土人情都特别像嘉义,所以没感觉是新家园,更像是一种从故里到故里的感觉。“我来福建漳州已经8年了,可是我总感觉自己是初来乍到。之所以用初来乍到形容,是因为我看到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感觉每天都不重样,每天都有新的发展惊喜,让我感觉每一次都是新的相遇。8年来,我不断培育新品种为这里的果农服务。在接触中,他们的仁爱、善良、拼搏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陆广阔的空间让我更有责任和义务把更好的苗培育、改良得更好,让更多好的水果能够在这片插了扁担就可以发芽的漳州大地开花结果。”
蔡志阳表示,去年大陆推出惠及台湾同胞的31条措施,福建省在此基础上出台了“66条实施意见”、漳州市也推出“58条实施意见”,这些措施让广大台湾同胞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祖国大陆的善意,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了解到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纷纷来大陆寻求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