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娇: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岸经济融合?

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李娜)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凤娇不久前参加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期间就“新形势下的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发表看法。她表示,两岸融合发展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路径。其中,经济融合发展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实现两岸融合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石和重要支柱。

  吴凤娇分析道,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民进党当局肆意推行“经济去中”政策措施,两岸经济良性互动格局完全打破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关键命题。

  她指出,当前两岸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是两岸经济融合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二是民进党加紧实施经济“去中入美”战略;三是两岸新兴产业同质性竞争趋势加剧;四是两岸经济合作的传统模式亟待转型升级。

  对此,吴凤娇就继续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以“一带一路”战略开拓两岸经济新空间。大陆一直对台湾工商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持欢迎态度,鼓励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共同开发“一带一路”商机,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园区与产业园区共建、资本共营的试点合作,将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共同耕耘“一带一路”市场,从而开拓两岸经济合作新空间,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由成本驱动、市场单一化向利益共享、市场多元化转变。

  第二,以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等产业为重点促进两岸新经济产业的互嵌合作。两岸应积极发挥自身产业与资源禀赋优势,引导两岸企业合作领域转向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开展在技术、专利、产品、应用、资金、市场和人才等层面的交流合作,以推动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深度整合、实现新经济产业嵌入式合作。同时,借助两岸产业协会等民间平台促进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协调对接,避免恶性竞争。   第三,以同等待遇为指向实施对台开放新政策;今后应根本改变对台资的涉外管理思维,将台资与陆资同等对待,分阶段逐步放宽台资投资市场准入,让台资企业与大陆本土企业享有公平竞争机会。

  第四,构建“自下而上”的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新机制。大陆应建构以民间力量为主的对接机制和协商平台,发挥两岸企业家峰会、海峡论坛等化解两岸经济合作分歧、达成共识、协同行动的平台功能,密切与台湾工业总会等六大工商团体的常态化联系,建构两岸产业协会在产业对接与合作上的沟通、协商机制,辅导两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吸引台湾更多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

  第五,积极反制民进党当局的经济“去中入美”战略对此,大陆应牢牢掌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增强对台湾经济的“磁吸力”,使民进党“远中去中”的企图落空。一方面,加紧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自贸区等战略,开拓两岸经济关系的新动能;另一方面,有效运用经济、外交、政治等多种手段粉碎民进党当局“联美入美”、开拓国际经济空间的险恶企图,必要时应对台湾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李娜)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凤娇不久前参加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期间就“新形势下的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发表看法。她表示,两岸融合发展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路径。其中,经济融合发展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实现两岸融合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石和重要支柱。

  吴凤娇分析道,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民进党当局肆意推行“经济去中”政策措施,两岸经济良性互动格局完全打破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关键命题。

  她指出,当前两岸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是两岸经济融合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二是民进党加紧实施经济“去中入美”战略;三是两岸新兴产业同质性竞争趋势加剧;四是两岸经济合作的传统模式亟待转型升级。

  对此,吴凤娇就继续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以“一带一路”战略开拓两岸经济新空间。大陆一直对台湾工商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持欢迎态度,鼓励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共同开发“一带一路”商机,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园区与产业园区共建、资本共营的试点合作,将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共同耕耘“一带一路”市场,从而开拓两岸经济合作新空间,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由成本驱动、市场单一化向利益共享、市场多元化转变。

  第二,以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等产业为重点促进两岸新经济产业的互嵌合作。两岸应积极发挥自身产业与资源禀赋优势,引导两岸企业合作领域转向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开展在技术、专利、产品、应用、资金、市场和人才等层面的交流合作,以推动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深度整合、实现新经济产业嵌入式合作。同时,借助两岸产业协会等民间平台促进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协调对接,避免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