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今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为实现全年的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从下阶段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增强,宏观政策显效发力,经济运行有望持续好转。考虑到去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预计将比一季度明显加快,大大超过5%。三、四季度随着基数的升高,增速也许会比二季度有所回落。总的来看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很可能超过政府的预定目标。
卡米尼亚克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市场专家李·拉贝对今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了信心。在他看来,从去年二十大以来,中国政府就开始推出一些调整措施,这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有充分体现。他认为:促进内需就是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优先关注事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采取措施刺激增长和消费,第二季度中国经济状况将进一步改善。多项数据表明,中国消费者支出在稳步增加,这将在今后数年内推动中国企业在消费导向领域的收益增长。考虑到中国的家庭拥有大规模的储蓄,随着整个社会走出疫情影响,显而易见会引发消费支出的强劲反弹。
此前海关总署发布的外贸数据,更使人们对今年的中国经济刮目相看。3月中国出口出人意料地大涨14.8%,以人民币计算则涨幅达23.4%,止住了连续此前5个月的下滑势头。其中太阳能产品、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等产品的出口增幅都相当惊人。这一数据让此前担心中国经济的人们松了一口气。此前的预期是降幅将达7%,这是至少从2018年以来与预期的最大背离。彭博新闻社网站当天的一篇报导就指出:中国出口出人意料的增长是经济向好的主要迹象。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一乐观数据表明,目前外部需求的状况好于预期。
但从分项数据来看,第一季度人均消费为6738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同比仅增加4.0%,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涨幅更只有3.5%,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从3月的CPI仅为0.7%也可清楚看出,今后推动消费的政策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如果消费持续保持旺盛,甚至局部出现供不应求状况,则势必会推动物价上涨,从而导致企业根据这一信号加大生产投入,因此更强劲地推动经济增长。我国人口全球占比达17.9%,但消费额仅占12.8%。如能填补这一缺口,则相当于增加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整体消费水准,这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仍十分巨大,经济增长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释放。如能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中国经济再上一个台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为实现全年的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从下阶段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增强,宏观政策显效发力,经济运行有望持续好转。考虑到去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预计将比一季度明显加快,大大超过5%。三、四季度随着基数的升高,增速也许会比二季度有所回落。总的来看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很可能超过政府的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