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陆辉:赖清德民调暂领先 有利蓝军团结

政大政治系教授兼主任陈陆辉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4月19日电(记者 张颖齐)2024大选备受关注,民主进步党提名赖清德,中国国民党人选则尚未出炉。政治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兼主任陈陆辉接受中评社访问分析,赖清德民调领先,有助国民党、泛蓝团结;若泛蓝人选赢赖清德反而会造成分裂、不利。

  陈陆辉,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政大选举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专长为政治行为、政治社会化、民意调查、研究方法等。

  对于赖清德民调领先,陈陆辉认为,有些民调是用纯市话、甚至网路民调,也不晓得母体样本是谁,准确度要打问号。他做研究纳入手机族,较为精准,不过即使赖现在领先,对国民党来说,应也没差,因蓝营是要推最强的人,若现在新北市长侯友宜、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台中市长卢秀燕都能赢赖,那蓝营恐怕就会分裂,赖如今以执政者之姿领先,反倒对泛蓝的团结比较好。

  陈陆辉分析,目前虽看不到侯友宜的两岸论述,但根据他去年12月做的民调,赞成两岸维持现状的民众中,对侯的支持度高于赖,这让台湾民众会想想到底要和平还是战争,对战争有警惕、忧虑也许或有利侯。至于郭台铭,他建议可比照当年竞选时的陈水扁,要带给人民快乐与希望的两岸关系、社会繁荣。

  陈陆辉说,但在国民党的提名机制上,若采直接征召、不民调初选,也许郭台铭就出局了,下个阶段思考的是,郭与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要不要配?但这是另外不同的GAME(游戏),年轻选民虽较支持柯,但是否会出来投?甚或若郭柯配,选民有了策略选举的想法,认为郭柯仍不会赢,就还是从蓝绿间选一个投,柯的年轻选票虽对郭有加分,但年轻选民不见得出门投票,对郭也会较不利。

  “我若是郭台铭也会挣扎!”陈陆辉笑说,郭台铭如今尚在争取国民党支持,因这是郭人生最大的梦想与希望,端看此刻有无机会;至于柯文哲,虽在20、30岁的高教育程度选民中支持度较高,但也绝非整体领先,他去年12月底作的民调还是侯友宜比较强,柯恐怕就循以前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模式,大选赢不了、也要冲“国会”席次的政党票,让选民进行策略投票,不分区投民众党。

政大政治系教授兼主任陈陆辉。(中评社 张颖齐摄)

  陈陆辉向中评社说,2024也可能出现2022台北市长选举模式,国民党蒋万安、民进党陈时中、民众党推荐的黄珊珊都各自都维持票数,没发生策略投票,但2024郭柯配若循此模式,看似也无法当选,不过柯文哲可继续党主席、在“立院”有政党席次、媒体声量,郭可能就都没,不过郭台铭以自己期许的位阶来看,也应觉得郭柯配也不会当选。

  对于侯友宜19日将启程访新加坡、郭台铭访美日、柯文哲访美,陈陆辉表示,出访带着媒体,就是为增加一些曝光度,台湾选举很好玩,都要给美国面试一下,同时也为了增加民众觉得该候选人有受到国际认可,这是他们候选人的动机,但对于选情到底有无影响?

  陈陆辉直言,他曾和美国学者座谈,对方认为台湾觉得美国很重要,但他自己做民调却认为,不是那么重要,除非有航空母舰就在台湾海峡,或两岸发生非常紧张的关系,否则若只是演习一下就开走,台湾民众对政治的态度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与改变。

  陈陆辉还提到,美国在奥巴马执政时,前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提出“重返亚洲”,那时感觉好像民主党比较反中,以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较和缓,孰料中美贸易战发生,美国觉得“世界第一”被挑战,民主党、共和党都反中,还成为美国总统拜登与特朗普为激化选票的共识。因此对台湾来讲,除非两岸有很紧张的关系,或美国有大动作,若都不存在,那美国对台湾的候选人态度,其实不是这么重要,虽美国可能比较属意赖清德,不过也是有2种说法,一个是认为赖“务实台独”会挑起争端、一个是就完全合乎美国要的。

政大政治系教授兼主任陈陆辉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4月19日电(记者 张颖齐)2024大选备受关注,民主进步党提名赖清德,中国国民党人选则尚未出炉。政治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兼主任陈陆辉接受中评社访问分析,赖清德民调领先,有助国民党、泛蓝团结;若泛蓝人选赢赖清德反而会造成分裂、不利。

  陈陆辉,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政大选举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专长为政治行为、政治社会化、民意调查、研究方法等。

  对于赖清德民调领先,陈陆辉认为,有些民调是用纯市话、甚至网路民调,也不晓得母体样本是谁,准确度要打问号。他做研究纳入手机族,较为精准,不过即使赖现在领先,对国民党来说,应也没差,因蓝营是要推最强的人,若现在新北市长侯友宜、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台中市长卢秀燕都能赢赖,那蓝营恐怕就会分裂,赖如今以执政者之姿领先,反倒对泛蓝的团结比较好。

  陈陆辉分析,目前虽看不到侯友宜的两岸论述,但根据他去年12月做的民调,赞成两岸维持现状的民众中,对侯的支持度高于赖,这让台湾民众会想想到底要和平还是战争,对战争有警惕、忧虑也许或有利侯。至于郭台铭,他建议可比照当年竞选时的陈水扁,要带给人民快乐与希望的两岸关系、社会繁荣。

  陈陆辉说,但在国民党的提名机制上,若采直接征召、不民调初选,也许郭台铭就出局了,下个阶段思考的是,郭与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要不要配?但这是另外不同的GAME(游戏),年轻选民虽较支持柯,但是否会出来投?甚或若郭柯配,选民有了策略选举的想法,认为郭柯仍不会赢,就还是从蓝绿间选一个投,柯的年轻选票虽对郭有加分,但年轻选民不见得出门投票,对郭也会较不利。

  “我若是郭台铭也会挣扎!”陈陆辉笑说,郭台铭如今尚在争取国民党支持,因这是郭人生最大的梦想与希望,端看此刻有无机会;至于柯文哲,虽在20、30岁的高教育程度选民中支持度较高,但也绝非整体领先,他去年12月底作的民调还是侯友宜比较强,柯恐怕就循以前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模式,大选赢不了、也要冲“国会”席次的政党票,让选民进行策略投票,不分区投民众党。